-
子宫腺肌病女性的孕前健康保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针对暂无妊娠意愿或正在备孕的子宫腺肌病女性的孕前健康保健(preconception care,PCC)中,如何评估并减少生殖高危因素,尚无任何循证医学的证据。在子宫腺肌病影响子宫体50%以上时,或虽然影响子宫体25%~50%,但是伴有子宫腔明显变形、内膜菲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问题时,生殖功能严重受损,可以视为严重的生殖高危因素。尽早妊娠和分娩是最理想的生育力保护方案。对子宫肌层区域性解剖结构和子宫内肌层机能的揭示,有助于评估子宫腺肌病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31I治疗转移性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45岁,20年前行剖宫产术,3年前因左卵巢囊肿行左卵巢囊肿剥除术,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13岁初潮,平素月经规律。本次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痛和右下肢进行性疼痛。增强CT示右卵巢可见不均匀强化肿块,大小3.5 cm×1.5 cm,腹腔、盆腔内见多个轻度强化肿物。颈部超声示甲状腺结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盆腹腔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提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 MSO),滤泡型,伴子宫、腹膜、肠系膜和网膜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细胞角蛋白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人骨髓内皮细胞标志物-1(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 marker-1, HBME-1;+)、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TTF-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 TPO;部分+)、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指数(约1%~2%)、高相对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CD56(-)、突触素(synapsin, Syn;-)、嗜铬素A(chromogranin, CgA;-)。后患者接受6周期化疗(卡铂500 mg+紫杉醇240 mg)。化疗期间血清Tg水平持续缓慢上升(从204.3 μg/L升至281.0 μg/L),癌胚抗原、肿瘤糖类抗原-125变化不明显。6周期化疗后复查CT示:腹盆腔多发肿物,结合病史考虑为残留的肿瘤转移灶,最大径较前变化不明显。化疗结束后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后行甲状腺切除术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右叶DTC(典型乳头状癌),左叶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央区淋巴结未查见癌(0/3),pT1N0M0,Ⅰ期。术后患者服用左旋甲状腺素(每日100 μg)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抑制治疗。后行2次 131I治疗,每次剂量为7 400 MBq,治疗间隔6个月。首次 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post-therapy whole-body scan, Rx-WBS)及SPECT/CT显像示:残余甲状腺(图1A);腹盆腔多发残留MSO转移灶伴 131I摄取(图1A~1C)。第2次Rx-WBS及SPECT/CT显像示:清除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成功(图1D);腹盆腔多发残留MSO转移灶伴 131I摄取,摄取值及摄取灶数目均明显小于第1次显像,多数转移灶最大径缩小,部分病灶完全缓解(图1D~1F)。此外,抑制性Tg水平从第1次 131I治疗前的110.0 μg/L降至第2次 131I治疗后的1.3 μg/L。经过2轮 131I治疗后,解剖学和血清学均取得了明显缓解,没有监测到明显不良反应。目前该患者在TSH抑制下积极随诊监测。对DTC病灶和MSO病灶分别进行二代测序,以下基因突变均为阴性: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BRAF) V600E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启动子、转染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 RET)、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KRAS)、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neuroblastoma RA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NRAS)、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 TP53)、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PIK3C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宫颈癌全段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分布和CTV边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宫颈癌全段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分布,探讨临床靶区(CTV)的勾画边界。方法:回顾分析86例宫颈癌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患者。应用CT增强影像、淋巴结与周围结构的三维重建图像,明确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的解剖学边界。结果:86例左肾静脉以下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至左肾静脉上缘之间,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分布,在十二指肠出现后,下腔静脉右前方未发现肿大淋巴结。所有转移淋巴结均位于双侧卵巢血管和输尿管内侧,肠系膜下静脉紧邻其左前方;自上而下位于肾静脉、十二指肠、肠系膜血管后方;位于腰椎体和腰大肌前方。27例左肾静脉以上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位于双侧膈脚后方,在腹主动脉后方沿奇静脉、半奇静脉上行,25/27例位于食管贲门交界水平(平第11胸椎)之下,5/27例伴有下腔静脉后内侧和右侧膈脚之间转移淋巴结,上界至腹腔干水平。结论:推荐全段腹主动脉旁淋巴结CTV勾画边界:上界,平第11胸椎(食管贲门交界水平);左肾静脉以下侧界,肠系膜下静脉、卵巢血管和输尿管的内侧缘;左肾静脉以上侧界,双侧膈脚;前界,肾静脉以上腹主动脉的侧后壁、肾静脉、十二指肠、肠系膜血管的后缘;后界,腰椎体和腰大肌的前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46,XY完全型性腺发育不全为表现的Frasier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分析Frasier综合征在性发育异常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特征,具体为回顾性分析1例46,XY Frasier综合征患者的生殖系统发育和解剖特点、性激素情况、基因检测结果及性腺的手术病理结果。本例患者在性发育方面表现为“46,XY完全型性腺发育不全”,病因系WT1基因9号内含子c.1432+5G>A的剪接突变,已被报道为Frasier综合征的致病突变。生殖激素符合高促性腺素低性激素血症;术中所见符合幼女盆腔,未发现肾Wilms瘤;性腺病理一侧为发育不良的卵巢,另一侧为性腺母细胞瘤。其肾病起病年龄为7岁,活检病理符合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激素原发抵抗,已进展为终末期肾病。Frasier综合征可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肾病、46,XY性发育异常及性腺肿瘤三联征,与WT1基因9号内含子剪接突变有关;若为46,XY性腺发育不全,尤其是Frasier综合征患者,性腺肿瘤发生率高、恶变率高,应积极切除双侧附件,并依据肾病状态,及时开始性激素补充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连续重复给予含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对雌性大鼠生育力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连续重复给予含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LNG)紧急避孕药(emergency contraception pills,ECPs)对雌性大鼠生育力及其F1代仔鼠健康的影响。方法:成年SPF级雌性大鼠于每个动情周期连续给予3次LNG-ECPs,分别给予3个(P-3)、6个(P-6)和12个(P-12)动情周期。雌性大鼠每个给药时程下,采用Excel产生随机数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LNG-ECPs组和溶媒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0.12 mg/kg LNG-ECPs和等体积溶媒。各组于末次给药后4 h分别取1/2动物(12~18只)进行解剖(6~9只)和交配(6~9只);剩余1/2动物(12~18只)于停药恢复3个动情周期后再分别进行解剖(6~9只)和交配(6~9只),计算脏器系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雌性大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孕激素、睾酮、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以及游离甲状腺激素3(free thyroid hormone,fT3)的水平。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后进行卵泡计数。记录LNG-ECPs给药结束和停药恢复期雌性大鼠妊娠率及窝仔数,测定F1代仔鼠生长指数以及主动和被动运动能力等指标。取P-12大鼠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建立LNG-ECPs致卵巢差异表达基因谱,分析LNG-ECPs致卵巢损伤的差异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①连续给予3个和6个动情周期后,LNG-ECPs组雌鼠的血清激素水平和生育力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F1代仔鼠生长指数和行为学结果与溶媒对照组仔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连续给予12个动情周期后,与溶媒对照组相比,LNG-ECPs组大鼠血清中FSH[(0.21±0.17)U/L]、LH[(0.27±0.08)U/L]和孕激素[(0.68±0.23)μg/L]水平显著低于溶媒对照组[(1.00±0.82)U/L, P=0.043;(1.00±0.50)U/L, P=0.006;(1.00±0.20)μg/L, P=0.027],雌二醇[(2.24±1.03)μg/L]和睾酮[(1.25±0.25)μg/L]水平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1.00±0.35)μg/L, P=0.019;(1.00±0.07)μg/L, P=0.044];卵巢中原始卵泡数量(4.88±2.36)显著少于溶媒对照组(16.13±9.36, P=0.005),闭锁卵泡数量(24.38±5.01)显著高于溶媒对照组(19.13±2.30, P=0.018);LNG-ECPs组中F1代仔鼠负重游泳时间[(157.13±32.29)s]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198.06±40.01)s, P=0.003]。停药恢复3个动情周期后,LNG-ECPs可造成大鼠血清中FSH[(2.48±1.18)U/L]、LH[(1.60±0.41)U/L]、睾酮[(1.37±0.23)μg/L]及FSH/LH值(1.61±0.41)显著高于溶媒对照组[(1.00±0.67)U/L, P=0.024;(1.00±0.27)U/L, P=0.014;(1.00±0.18)μg/L, P=0.011;1.00±0.49, P=0.042],且雌激素水平[(0.49±0.15)μg/L]和AMH水平[(0.79±0.15)μg/L]显著低于溶媒对照组[(1.00±0.37)μg/L, P=0.011;(1.00±0.10)μg/L, P=0.016],同时,大鼠卵巢中原始卵泡数量(6.25±5.06)仍显著少于溶媒对照组(12.00±5.56, P=0.048);F1代仔鼠在旷场中的运动总距离[(89.85±36.98)m]以及负重游泳时长[(112.00±29.52)s]均显著低于溶媒对照组[(147.55±23.13)m, P<0.001;(137.69±25.85)s, P=0.014]。③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溶媒对照组相比,LNG-ECPs组雌性大鼠卵巢组织中存在 Cd5、 Cxcr1、 Lexm、 Fga、 Mybphl和 Gstm5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卵巢类固醇生成和皮质醇的合成与分泌等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过程,还涉及碳代谢、丁酸甲酯代谢和半胱氨酸等物质代谢过程,以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免疫调节过程。 结论:在雌性大鼠中,短期重复(<12个周期)给予LNG-ECPs对雌鼠生育力及其F1代仔鼠生长发育和行为学未见明显影响;而长期重复(12个周期)给予LNG-ECPs会导致卵巢功能损伤,并会对F1代仔鼠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停药恢复3个动情周期后仍未见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手术且病理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2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DIE组(94例)和非DIE组(146例),分析比较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盆腔病灶解剖分布特点的关系。结果:(1)240例盆腔内异症患者中DIE患者94例,DIE在盆腔内异症中的发生率为39.2%(94/240)。94例DIE患者术前诊断44例,术前诊断率为46.8%(44/94)。(2)与非DIE组患者比较,DIE组患者继发痛经[分别为53.2%(50/94)、38.4%(56/146), P=0.033]、肛门坠胀[分别为43.6%(41/94)、28.1%(41/146), P=0.013]、性交痛[分别为39.4%(37/94)、18.5%(27/146), P=0.001]、经期腹泻[分别为33.0%(31/94)、15.8%(23/146), P=0.002]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与非DIE组患者比较,DIE组患者妇科检查中子宫固定不活动[分别为21.3%(20/94)、6.8%(10/146), P=0.001]、宫骶韧带触痛结节[分别为26.6%(25/94)、6.2%(9/146), P<0.01]、后穹隆触痛结节[分别为19.1%(18/94)、4.8%(7/146), P<0.01]、阴道壁蓝色结节[分别为6.4%(6/94)、0(0/146), P=0.003]检出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4例DIE患者共计162个DIE病灶,分别为:宫骶韧带88个(54.3%,88/162),阴道直肠隔41个(25.3%,41/162),直肠14个(8.6%,14/162),膀胱4个(2.5%,4/162),输尿管6个(3.7%,6/162),阴道壁7个(4.3%,7/162),子宫直肠陷凹2个(1.2%,2/162)。94例DIE患者中有43例(45.7%,43/94)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DIE病灶。DIE组患者合并卵巢型内异症囊肿者69例(73.4%,69/94),共计103个卵巢型内异症囊肿,1个卵巢内有1~9个异位囊腔。(5)与非DIE组患者比较,DIE组患者子宫直肠陷凹完全封闭的发生率高[分别为76.6%(72/94)、19.2%(28/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DIE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较高,但术前诊断率不高。疼痛症状、妇科检查发现子宫活动度差、子宫颈周围有触痛结节均提示DIE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源褪黑素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褪黑素作为光周期信号变化的重要生理信号物质,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对生物有机体的代谢活动、免疫活动、抗逆活动及繁殖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孵化2 h内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含不同浓度(0,0.02,0.2,2和20 μg/g)外源褪黑素的人工饲料后,观察了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体型和体重变化、卵巢发育进度、以及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变化.[结果]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含0.2,2和20 μg/g外源褪黑素的人工饲料后,3-6龄幼虫历期和总幼虫历期较对照(取食正常人工饲料)显著延长,雌蛹历期较对照显著缩短.在20 μg/g外源褪黑素处理下,草地贪夜蛾总幼虫历期最长,比对照延长2.53 d;雌蛹历期最短,较对照缩短1.67 d;而所有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雄蛹历期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2和20 μg/g外源褪黑素处理后,2-6龄幼虫头壳宽度显著减小,预蛹前幼虫体重明显下降,雌雄蛹重显著减轻;成虫寿命和产卵期显著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单雌日均产卵量显著下降.在20 μg/g外源褪黑素处理下,草地贪夜蛾雌成虫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单雌日均产卵量均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45.12%和31.66%.生殖系统解剖观察表明:随着外源褪黑素浓度的增加,雌蛾卵巢的发育速度明显减缓.[结论]高浓度外源褪黑素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其发育历期延长、体型减小、体重减轻、生殖力下降.本研究的结果为褪黑素在有害生物防控方面的潜在利用和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疾病-知识能力系统的全国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设计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调研分析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所需的疾病系统及知识能力系统,为住培结业考核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效度研究(超声医学专业)”专家组进行调研,组建超声住培疾病系统,共计5部位分类及34类具体疾病,评估者独立评估各疾病建议例数及重要性,得到各疾病总权重;制订知识能力系统,包含19项超声住培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评估各项指标权重。上述两系统各指标权重相乘,构成疾病系统-知识能力系统联表。结果:超声住培疾病系统共计34类疾病,总权重得分最高的前10位疾病为肝局灶性病变、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肝弥漫性病变、胆囊疾病、卵巢疾病、心脏瓣膜病及冠心病、颈部血管、房/室间隔缺损、心肌疾病。重要性得分最高的前5位疾病为卵巢疾病、心脏瓣膜病及冠心病、房/室间隔缺损、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知识能力系统权重得分最高的前四项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技能,扫查与图像识别技能,解剖、病理及病理生理知识,报告书写技能。疾病系统-知识能力系统联表总权重得分最高的前3位疾病-知识能力项目为肝局灶性病变、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技能。结论:本项目评估超声住培疾病系统及知识能力系统各指标权重,通过疾病系统-知识能力系统框架建立考题的结构模型,可为全国超声住培结业考核设计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妊娠期与非妊娠期附件扭转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讨妊娠期与非妊娠期附件扭转(adnexal torsion,A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的376例A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妊娠期AT组72例,非妊娠期AT组304例,根据孕周妊娠期AT患者进一步分为妊娠早期AT组(≤14周,n=47)和妊娠中晚期AT组(>14周,n=25).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妊娠期AT组呕吐、下腹痛时间<24 h及持续性腹痛的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妊娠期AT组(均P<0.05).②妊娠期AT组行手术路径(开腹手术者比例)和手术方式(保守性手术者比例)以及术后病理为黄体囊肿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妊娠期AT组,附件区包块的直径、术后病理为成熟性畸胎瘤、黏液性囊腺瘤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比例明显低于非妊娠期AT组(均P<0.05).③妊娠早期AT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腹腔镜手术和保守性手术的比例、附件区包块直径明显高于妊娠中晚期AT组,病理性囊肿的比例和扭转度数明显低于妊娠中晚期AT组(均P<0.05).结论:妊娠期如出现下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需警惕AT,尤其是妊娠早期、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病理多为黄体囊肿.妊娠期治疗AT,无论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都是安全可靠的,且不影响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大螟成虫在高剂量性信息素交配干扰环境中的求偶和交配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通过实验室研究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中大螟Sesamia inferens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分析比较性信息素化合物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抑制大螟成虫求偶和交配的差异,为田间大螟有效的交配干扰技术提供技术参数.[方法]在风洞生物测定仪中模拟性信息素高剂量环境,采用2-D行为记录和分析、行为观测、卵巢解剖、性信息素提取和GC-M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雌雄成虫的移动距离、求偶和交配率以及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采用主动释放器试验评价了合成的性信息素的田间交配干扰效果.[结果]大螟雄成虫在暗期第1个小时的移动距离大于其他时间段的,在Z11-16:Ac环境中大螟雄成虫移动距离占整个暗期移动距离的51.8%±9.3%,远高于对照(无性信息素释放)和Z11-16:Ald环境中的,而暗期不同时间雌成虫移动距离则没有显著差异.Z11-16:Ac和Z11-16:Ald环境中雌成虫产卵器伸出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环境中的.在对照环境中,1日龄雌成虫产卵器伸出比例为76.7%±14.6%,显著高于 Z11-16:Ald 环境中的(29.2%±13.1%)和 Z11-16:Ac 环境中的(26.7%±11.7%).而各交配干扰环境中不同日龄大螟雌成虫产卵器开始伸出时间和伸出后的持续时间则无显著差异.对照环境中,雌雄成虫的交配率高达72.2%±5.6%,Z11-16:Ac和Z11-16:Ald环境中交配率分别为40.5%±3.4%和45.2%±3.1%,说明对照组交配率显著高于交配干扰组.在不同的交配干扰环境中,雌成虫性信息素Z11-16:Ald和16:Ac的滴度无显著差异,Z11-16:Ac处理后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和Z11-16:Ac的滴度显著降低,对照环境中的雌成虫Z11-16:OH和Z11-16:Ac的滴度分别为(3.79±2.56)和(7.29±4.49)ng,但Z11-16:Ac环境中仅分别为(0.80±0.59)和(1.99±0.45)ng.Z11-16:Ald环境中Z11-16:OH和Z11-16:Ac的滴度则与对照环境中的无显著差异.田间试验验证了交配干扰的效果,Z11-16:Ac交配干扰效果比Z11-16:Ald要稳定和高效,Z11-16:Ald的交配干扰效果则与地理种群有关.[结论]大螟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化合物需要加入Z11-16:Ac才能使交配干扰效果稳定和高效,仅仅只有Z11-16:Ald时干扰效果可能会受地理种群的影响,Z11-16:Ac不仅干扰雄成虫求偶,也同时影响了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滴度以及雌雄成虫的交配,因此,在多个方面提高了防控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