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膜透析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是治疗原理不同的两种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均可用于终末期肾病(ESRD)和急性肾损伤(AKI)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起源于HD,由于其可靠的生命支持作用,已成为重症救治领域必备的基本技术.与HD相比,PD在AKI及重症救治领域应用相对不足,但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大量研究显示,PD在AKI及严重顽固心力衰竭救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腹腔复苏(DPR)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PD治疗模式,可以有效纠正腹腔微循环障碍,已成为重症救治领域重要的复苏技术.PD技术兼具DPR和CRRT的功能,它在危重症救治领域中的作用令人期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皮下注射肝素出现腹直肌鞘血肿导致自发性腹膜外型膀胱破裂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疾病,所见者几乎全是腹膜内型,腹膜外型更加罕见.笔者报道1例房颤患者行脐周皮下注射肝素抗凝治疗后,出现腹直肌鞘血肿(rectus sheath hematoma,RSH)导致自发性腹膜外型膀胱破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皮穿刺肾周筋膜悬吊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经后腹腔入路行肾部分切除术,手术视野暴露不佳,会导致手术难度和损伤风险增加。本研究28例T 1a期肾肿瘤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均采用经皮穿刺肾周筋膜悬吊技术暴露术野,术中无腹膜损伤者,无增加套管,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76.5±20.3)min,出血量(92.1±18.7)ml,肾动脉阻断时间(19.5±4.3)min,术后均无出血、感染、血尿等并发症。该技术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而且操作简单,增加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是可以探索应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PD中心接受规律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年龄≥18岁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LC分为LC-PD组和非LC-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4匹配,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和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2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LC-PD组13例,非LC-PD组52例。与非LC-PD组比较,LC-PD组患者基线尿量较少( Z=-3.546, 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较低( Z=-2.609, P=0.009)。随访3、6、12、24个月时,LC-PD组患者血清总蛋白( t=-3.319, P=0.002)、血清白蛋白( t=-4.019, P<0.001)、三酰甘油( Z=-2.263, P=0.024)和血磷( Z=-2.173, P=0.030)水平均低于非LC-PD组。至随访第2年,LC-P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基线值显著升高( χ2=16.901, P=0.001),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55, P=0.694)。LC-PD组患者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下降速率慢于非LC-PD组( χ2=44.589, P<0.001)。LC-PD组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C-PD组(0.59/患者年比0.20/患者年, Z=-2.135, P=0.033)。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10/25例次比11/30例次),LC-PD组链球菌占比高于非LC-PD组(4/10比0/11, P=0.035),首次腹膜炎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高于非LC-PD组(4/9比1/22, P=0.01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 χ2=0.491, P=0.484)及技术生存率(Log-rank χ2=0.408, P=0.5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LC安全、有效,LC-PD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与非LC-PD患者相当。本透析中心LC-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较非LC-PD患者高,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提示应注意加强患者的管理与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累及胃、腹膜后淋巴结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1例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累及胃、腹膜后淋巴结,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相关治疗。患者男,42岁,骨髓活检示骨小梁旁见成片分布的梭形细胞。胃角黏膜活检示黏膜固有层见散在分布、胞质透亮的肥大细胞。腹膜后淋巴结活检示肥大细胞紧密聚集、弥漫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肥大细胞及梭形细胞均阳性表达CD117、CD2及CD25。分子检测:KIT D816V 突变。病理诊断为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经腹与腹膜外入路术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通过比较经腹与腹膜外入路这两种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旨在为临床手术方案的拟定提供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KI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伴横纹肌样分化与伴肉瘤样分化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伴横纹肌样分化(mRCC-R)与伴肉瘤样分化(mRC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TKI治疗的5例mRCC-R和9例mRCC-S患者的临床资料。mRCC-R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60.2±7.1)岁;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2例,纳差、消瘦1例,体检发现2例;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2例;肿瘤长径(8.8±4.1) cm;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5例;术后发生肺转移4例,肺转移合并腹膜转移1例。mRCC-S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58.0±8.0)岁;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1例,肉眼血尿1例,消瘦1例,体检发现6例;肿瘤位于左肾4例,右肾5例;肿瘤长径(8.9±3.5) cm;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9例;术前存在肺转移1例,术后发现肺转移3例,骨转移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脑转移1例,肺转移合并肝转移1例,肺转移合并骨转移1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现转移后5例mRCC-R和6例mRCC-S应用索拉非尼,2例mRCC-S应用舒尼替尼,1例mRCC-S应用阿昔替尼治疗。比较mRCC-R组与mRCC-S组应用TKI后患者生存情况,以及同一病理类型患者术后早期(<3个月)与≥3个月后使用TKI的生存情况。对两组出现相同转移部位患者应用TKI后的生存情况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mRCC-R组和mRCC-S组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26.5±5.5)个月和(20.7±4.7)个月( P=0.329),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21.9±5.5)个月和(6.3±2.1)个月( P=0.013)。mRCC-S组中术后早期和术后≥3个月使用TKI治疗患者的OS分别为(27.5±6.5)个月和(16.8±6.1)个月( P=0.619),PFS分别为(12.3±3.3)个月和(3.3±1.7)个月( P=0.096);mRCC-R组中术后早期出现转移并使用TKI治疗仅1例,最终因疾病进展后死亡,OS为3个月。mRCC-R组和mRCC-S组中单纯肺转移患者的OS分别为(33.3±2.2)个月和(19.5±8.9)个月( P=0.118),PFS分别为(27.3±3.1)个月和(7.8±4.2)个月( P=0.009)。 结论:TKI治疗mRCC-R的疗效优于mRCC-S。对于单纯肺转移的患者,mRCC-R的PFS优于mRCC-S。mRCC-S患者术后早期应用TKI与术后≥3个月应用TKI,预后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类患者PEW以及预后改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关于PEW诊断标准共纳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肾内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行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治疗未发生PEW的老年患者112例为非PEW组,同期纳入114例发生PEW的患者归为PEW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人体学测量、生物电阻抗等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D和P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EW组与非PEW组比较,PEW组平均年龄更高( t=0.951、 P<0.001),≥65岁者占比更高( χ2=17.161、 P<0.001),体质指数更低( t=6.740、 P<0.001),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更高( χ2=14.176、 P<0.001),血液透析率更高( χ2=4.543、 P=0.033),透析月龄更长( t=2.306、 P=0.023),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体细胞质量指数更低( t=6.262、13.405、9.507、8.341、4.610、5.599、2.499,均 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水分比更高( t=6.380、4.519,均 P<0.001),上臂肌围更小( t=5.418、 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透析龄、血清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HD治疗的老年患者PEW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762、0.182、2.694、2.980, P=0.023、0.007、0.009、0.027);≥65岁、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水平是PD治疗的老年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452、0.671、0.962, P=0.013、0.000、0.000)。 结论:HD老年患者的PEW发生率较PD者低,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预防PEW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清创术在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残余感染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观察组)实施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清创引流术。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清创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结肠瘘、切口疝、胃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患者随访6.0~48.0个月,观察组无新发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新发糖尿病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清创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诊断胎儿肠穿孔致胎粪性腹膜炎和睾丸鞘膜腔胎粪性积液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孕妇43岁,孕1产0,孕37 +5周,既往体健,无特殊遗传病史,孕妇于孕19周、24周及32周分别在我院产检,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肠管未见扩张(图1)。孕37周超声检查发现羊水最大深度83 mm,羊水指数237 mm。胃泡大小30 mm×17 mm,膀胱大小40 mm×32 mm。胎儿腹腔内大量积液,范围约73 mm×71 mm×43 mm,肠管未见扩张,呈团状分布(图2)。腹腔下方(相当于阴囊部位)测及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90 mm×76 mm×79 mm,向外膨出,囊壁完整,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透声较差,可见密集光点沉积后壁(图3),并通过一纤细交通口与腹腔相通,周边可见椭圆形实质等回声(考虑为睾丸)(图4)。超声会诊意见:①胎儿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腹腔大量积液,肠穿孔? ②胎儿会阴部巨大囊性包块,考虑睾丸鞘膜腔大量胎粪性积液;③羊水增多。产后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产后外观显示腹部膨隆如鼓,阴囊肿胀如球,阴茎无法分辨(图5)。X线片可见大量腹腔积液,膈肌膨升。术中见腹腔大量暗绿色胎粪性腹水,吸净后探查见回盲部盲袋处1 cm 2大小的穿孔,周边有胎粪溢出,远端肠管空虚,肠壁弹性尚可。探查双侧内环口均未闭合与阴囊相通,可见胎粪液体蓄积在阴囊内,将胎粪吸净,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及阴囊,切除坏死肠管,行端端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诊断:胎儿回盲部肠闭锁,肠穿孔,MP,合并双侧睾丸鞘膜腔大量胎粪性积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2022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