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1967-2019年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1967-2019年宁波市尘肺病发病状况,分析尘肺病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于2021年2月,整理宁波市1967-2019年尘肺病病例资料,其中1967-1987年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88-2005年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史病例档案,2006-201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系统》中尘肺病报告卡;随访补充相关信息,包含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尘肺病诊断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尘肺病构成及发展趋势、人群特征和行业特征等情况。结果:1967-2019年宁波市累计报告尘肺病1 715例,其中壹期1 254例,贰期258例,叁期172例;报告矽肺1 202例(70.09%),石棉肺296例(17.26%),电焊工尘肺40例(2.33%),石墨尘肺32例(1.87%)。男性1 296例(75.57%),女性419例(24.43%),男性尘肺病主要为矽肺(91.15%,1 102/1 209)和电焊工尘肺(100.00%,40/40),女性尘肺病主要为石棉肺(90.24%,268/297)和石墨尘肺(87.50%,28/32),报告的平均年龄为(49.71±10.90)岁,平均工龄为(10.98±6.96)年;报告尘肺病病例的前三位行业分布的分别为建筑业336例(19.5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7例(18.48%)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5例(18.37%);报告人数前三位地区分别为宁海县414例(24.14%)、余姚市294例(17.14%)和鄞州区272例(15.86%)。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及电焊烟尘相关企业监督管理,遏制尘肺病的高发态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石膏在中西医骨科临床中的应用简史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类加工和使用石膏并用于建筑和生活用具中至少有7 000年的历史。而将石膏用于骨折固定,首次文献记载是在公元970年,波斯医师穆瓦法克用石膏浆浇注的方法固定小腿骨折。虽然从希波克拉底时代开始,在欧洲大陆、埃及、中国等地区,先后有在绷带上添加蜡、沥青、油脂或树脂,以及粘土胶混合物、面粉和蛋清等物质使绷带变硬的方法,但均不能像石膏那样快速硬化。直到19世纪中期,分别由俄国的皮罗戈夫用帆布浸泡在石膏浆中的方法,以及荷兰的马西森用布条包夹石膏粉的方法,才形成了现代石膏绷带的雏形,并迅速在全世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养生方》药物"非廉"考释及"飞廉"文化内涵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运用音韵、训诂、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证等方法,论证出土文献《养生方》药物"非廉"即《神农本草经》中的植物药"飞廉",而非动物药"蜚蠊"。"飞廉"一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语源上与"风"有关,语义有"轻、快"的内在含义,被用为相关图腾形象、传说人物、历史人物、药物、建筑等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急医院的发展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应急医院是在战争、重大灾害或重大疫情发生时,现有医疗机构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或接诊能力难以满足激增的需求,通过改建或新建的具有接诊、实施救治、甚至隔离功能的医院。不同种类的应急医院在近现代不断发展完善,既有配备了先进装备的模块化、集装箱式的野战方舱医院、野战帐篷医院、医院船等野战医疗机构,也有基于已有公共场所建筑物改建或专门新建的应急医院。在全球各国多次灾情疫情防控救治中,应急医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应急医院的历史、种类以及在不同灾情和疫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枫桥古镇白蚁危害综合治理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古建筑大多属木结构或土木结构,因使用年代久远,其木结构极易遭受白蚁危害.介绍了浙江省诸暨市枫桥古镇的历史沿革、白蚁危害现状、白蚁危害综合治理措施及白蚁综合治理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质量管理措施,为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综合治理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顾及屋顶绿化的城市三维生态网络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基础设施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提升城市生态韧性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路径.然而,目前城市生态网络研究多关注二维的地面生态空间,而顾及屋顶绿化的三维生态网络构建研究尚不多见.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LiDAR、高分辨率遥感及建筑属性等多源数据,采用多因子叠置与电路理论等方法,构建了顾及屋顶绿化的城市三维生态网络整合分析框架:即采用多因子叠置方法,从建筑高度、屋面坡度、建筑年代、历史文化属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屋顶绿化建设的适宜性;其次,结合建筑与植被三维结构特征数据,采用电路理论构建了有无屋顶绿化两种情景下的生态网络;最后,通过比较生态廊道数量、长度、平均阻力等指标分析了屋顶绿化对城市三维生态网络结果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 46.59%的屋顶适宜进行绿化,表明屋顶绿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顾及屋顶绿化的生态廊道数量由 205 条增加到209 条,生态网络总长度增加,单位长度阻力值减小,表明屋顶绿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生态空间的景观连通性、增加生态廊道密度,为高流动性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地和垫脚石.3)屋顶绿化对城市生态网络优化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在城市中心区的优化作用最大,工业区次之,在生态良好片区优化作用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城市高密度区域地面生态空间与屋顶绿化空间的整合分析与统筹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古建筑、壁画及土遗址中常见害虫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不可移动文物是反映过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是文物研究的重要对象.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使不可移动文物遭受各种劣化,由虫害引起的生物劣化是文物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古建筑、壁画及土遗址3类不可移动文物受虫害影响尤为严重.本文根据文物种类划分阐述了古建筑、壁画及土遗址中主要虫害类型及机理,对当前的文物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传统的文物虫害防治以物理、化学治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是较为快速有效的除虫方法,但化学药剂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且文物自身的脆弱性使化学杀虫剂应用受到限制.当前,多种具有长效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绿色杀虫剂对传统化学方法进行了极大的改进.此外,利用生物天敌或寄生生物控制害虫的生物防治法不仅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小,且具有较长持效性,是新型害虫防治研究的热点,但用于防治的生物种类是否会对文物造成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文物虫害防治作为一个交叉研究领域,建筑、农业等领域的虫害防治方法对其有较大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最后,本文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常见害虫的防治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和展望,期望为文物害虫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沧海遗珠——被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
编辑人员丨2023/8/6
坐落于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约翰日的金华昌公司,是由伍于念大夫和梁安先生共同创造.1952年伍于念大夫离世,他将诊所在内的整栋建筑和物品捐给政府,并设为博物馆,供后人了解当年的历史.馆内用照片、实物、录像生动客观地浓缩和再现了100多年之前,一代早期华人移民远渡重洋,在美国西北部的奋斗历程.博物馆中珍贵的中医药资料为后世的中医药研究以及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推广和宣传具有重大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面向未来
编辑人员丨2023/8/6
1985年,人们发现牛津大学(图1)有着350年历史的大礼堂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问题.经检查,大礼堂的20根横梁已经风化腐朽,需要立刻更换.由于每一根横梁都是由巨大的橡木制成的,为了保持大礼堂350年来的历史风貌,要更换必须只能使用橡木.当时,要找到20棵巨大的橡树已经很难了,而即使有可能找到,每一根橡木也许将花费至少25万美元.这令牛津大学一筹莫展.这时,学校园艺所称,350年前大礼堂建筑师早已考虑到后人可能会面临这种困境,当年就请园艺工人在学校的土地上种植了一大批橡树,如今每一棵橡树的尺寸都已远远超过了横梁的需要(图2).一名350年前的建筑师,他的墓园早已荒芜,而他的职责却没有结束,他所拥有的责任心和远见,让人肃然起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居住在近现代历史建筑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并分析居住在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8~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京津冀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中居住的387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劣化健康影响调查问卷并附带健康自评表,对老年人的健康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居住在近现代历史建筑中的老年人群呼吸、心血管、消化三个方面疾病评分均明显高于京津冀地区常模水平(P<0.1),原统计学假设不成立.眼、耳鼻喉、神经、皮肤、泌尿系统疾病评分与京津冀地区常模水平比较符合原统计学假设(P>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居住历史建筑的时长、所居住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所居住历史建筑的主体材料情况是影响近现代历史建筑中居住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 居住在近现代历史建筑中的老年人易患呼吸、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因此,近现代历史建筑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应从近现代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建筑主体材料、老年人居住建筑改善入手.同时政府和个人两方面共同发力,针对健康问题发生的因素逐步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