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金属硫蛋白1E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清sTNFR-P55、MT1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截止随访结束,146例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共有32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肿瘤坏死因子-α、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为Ⅲ期占比、血清sTNFR-P55、MT1E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OR=2.768,95%CI 1.107~6.920)、CEA(OR=2.751,95%CI 1.101~6.879)、肿瘤分期为 Ⅲ期(OR=3.611,95%CI 1.444~9.029)、sTNFR-P55(OR=3.343,95%CI 1.337~8.361)及 MT1E(OR=3.267,95%CI 1.307~8.169)均为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 78.12%(95%CI 59.56~90.06)、75.00%(95%CI 56.25~87.87)、71.88%(95%CI 53.02~85.60),特异度分别为 63.16%(95%CI 53.56~71.85)、75.44%(95%CI 66.32~82.80)、96.49%(95%CI 90.73~98.87),AUC 分别为 0.723(95%CI 0.642~0.793)、0.760(95%CI 0.682~0.827)、0.880(95%CI 0.816~0.928).结论 血清 sTNFR-P55、MT1E 与 ER 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有关,且血清sTNFR-P55、MT1E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效能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血糖代谢水平、血清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o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 h Upor、UAER、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BG、FPG、HOMA-IR、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TNF-α、sTNFR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清CEA、TNF-α及sTNFR-P55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60例乳腺癌患者记为乳腺癌组,另选同期于我院确诊6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记为良性病变组和60例正常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EA、TNF-α及TN-FR-P55水平.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血清CEA、TNF-α及TNFR-P5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EA、TNF-α及TNFR-P5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良性病变组血清CEA、TNF-α及sTNFR-P5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EA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6.7%,69.2%;TNF-α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8.3%,65.8%;TNFR-P55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8.3%,61.7%;CEA +TNF-α+sTNFR-P55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kappa值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kappa值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平行联合检测及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906明显高于血清CEA、TNF-α及TNFR-P55单独应用于乳腺癌诊断(P<0.05).结论:血清CEA、TNF-α及sTNFR-P55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系列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炎宁颗粒联合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胃炎宁颗粒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儋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2粒/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炎宁颗粒,15g/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候积分、SF-36量表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清学指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5.4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关临床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以观察组最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以观察组最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前列腺素E2 (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胃泌素(GAS)、胃泌素-17 (G-17)、生长抑素(SS)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胃炎宁颗粒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改善机体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体外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调查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周围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自然表达和是否通过内毒素脂多糖(LPS)或酒精刺激后表达增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示AC组TNFα和sTNFRp55、p75自然表达较正常组增强。经LPS刺激后TNFα、sTNFRp55、p75的表达不论在AC组还是健康组均较自发性表达增加,但AC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0.05,<0.01,<0.05。经酒精刺激后不论AC组还是正常组TNFα、sTNFRp55的表达与自发性表达无差异,虽然sTNFRp75的表达较正常组增高,但这种差异在自发性表达中已显示出来。这些结果提示AC组血清中TNFα和sTNFR水平升高与体内单核细胞活化有关,它的活化受其内毒素影响,酒精对其活化未显示直接作用。持续性TNFα和sTNFR水平增高是促进AC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ST2 (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重症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sST2和AngⅡ、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sST2和Ang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802,P =0.371).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重症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心室重塑,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天丹通络胶囊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天丹通络胶囊治疗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NMS)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PD患者110例以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分别脱落2例、4例.观察组53例采用美多芭片加用天丹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美多芭片治疗并服用安慰剂,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TCM)积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30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S)评分,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IL-2受体(sIL-2R)、可溶性IL-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P<0.05).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TCM评分、UPDRS评分、PDQ-39评分与NM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CAT水平均显著高对照组,MDA、TNF-α、IL-2、IL-6、sIL-2R、sIL-6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PD患者的NMS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胃癌放疗期间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NEUT、sTNF-R1水平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放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观察感染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99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3周调强放疗(IM RT),分析放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病原菌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放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中性粒细胞(NEUT)、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199例胃癌患者中21例在放疗期间出现了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55%(21/199),共检出38株病原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55岁、住院时间≥2周、临床分期Ⅳ期、接受化疗、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胃癌放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患者血清PCT、CRP、sTNF-R1、NEUT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 胃癌放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要警惕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例如年龄≥55岁、住院时间≥2周、临床分期Ⅳ期、接受化疗、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以及合并其他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检测血清PCT、CRP、sTNF-R1、NEUT指标来初步诊断感染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CEA、sEC、sTNFR-P55预测乳腺癌术后转归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可溶性E-钙黏蛋白(sEC)、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在预测乳腺癌术后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手术的13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检测患者血清CEA、sEC、sTNFR-P55水平并探讨其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共35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97例未发生复发转移(未复发转移组).两组CEA、sEC、sTNFR-P5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sEC、sTNFR-P55是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EA、sEC、sTNFR-P5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93、0.76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43、0.732,0.600、0.866,0.829、0.691.结论 血清CEA、sEC、sTNFR-P55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一定关系,术后可作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EC患者55例作为EC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55例作为子宫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EC组、子宫良性病变组及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iNOS及sTNF-RⅠ、sTNF-RⅡ水平,比较Ⅰ~Ⅱ期与Ⅲ~Ⅳ期EC患者血清iNOS及sTNF-RⅠ、sTNF-RⅡ水平.对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EC患者血清iNOS及sTNFR异常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EC组患者血清iNOS、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高于子宫良性病变组及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EC患者血清iNOS、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EC患者iNOS、sTNF-RⅠ、sTNF-RⅡ高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均为EC患者血清iNOS、sTNF-RⅠ、sTNF-RⅡ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C患者血清中iNOS、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升高,其高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这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等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