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利卿教授祛风宣肺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感染后咳嗽临床常见,其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容易误诊误治,中医恰当辨治具有独特效果.史利卿教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从事中医呼吸专业教研工作近30年,针对该病开展了专项临床及基础研究,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并可兼其他病理因素为病,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其中正气虚弱、脏腑失调为风邪致咳发病及迁延不愈之内伤基础,病程可较长,提示风邪不易祛除,余邪不尽,内伏于肺,外邪引动,咳嗽迁延不愈,临床自拟祛风宣肺方,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用药轻宣灵动,祛风宣肺以透邪外出,注重肺脾同治,宣上畅中,重视中焦气机通顺,同时顾护阴津,寒热并用,驱邪不伤正,临床应用,效如桴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TRP通路"探讨慢性咳嗽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咳嗽临床常见,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易误诊误治,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相继颁发相关指南,目前认为咳嗽高敏感性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医将慢性咳嗽归于"久咳""久嗽"范畴,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史利卿教授团队针对该病开展了专项临床及基础研究15年,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其突出临床症状提出"风邪伏肺"病机,应用祛风宣肺法治疗效果显著.文章结合西医学相关咳嗽机制研究进展及既往研究结果,初步探讨祛风宣肺法治疗该病的疗效机制,丰富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致咳相关学术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咳嗽学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分析史利卿治疗湿热咳嗽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史利卿教授治疗慢性咳嗽湿热郁肺(湿热咳嗽)的用药规律,以期为湿热咳嗽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 以2015年9月至20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史利卿教授门诊湿热咳嗽案例为数据来源,建立数据库并规范术语;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对中药使用频数、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对高频用药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进行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案307份,涉及129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数为4871次,高频用药有黄芩、薏苡仁、蜜麻黄、蜜紫菀、黄连、清半夏、豆蔻等;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辛、苦居多,主要归肺、脾、胃经,药物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常用药物组合有豆蔻-清半夏-薏苡仁-黄连-黄芩、蜜麻黄-厚朴-前胡、蜜紫菀-蜜款冬花-清半夏;核心处方为三仁汤合祛风宣肺方加减.结论 史利卿教授治疗湿热咳嗽以祛风宣肺、清热利湿为法,注重肺脾同调、寒温并用、宣降共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史利卿运用温阳化湿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史利卿运用温阳化湿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经验.史利卿认为阳虚寒凝为IPF发病的病机关键.湿热、血瘀是主要病理要素,贯穿IPF疾病各个阶段.病位在肺、肺络,兼及脾、肾等多个脏腑.病性本虚标实,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相兼共存,互为影响,故预后不佳.史利卿主张临证以温阳化湿通络为治疗大法,注重标本兼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肺脾肾多脏同调.通络之法不限于活血通络,尤为注重开宣肺气、温通阳气以通络开痹,补而不滞,宣通肺络,清化湿热,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