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遇到患者常以某个或多个症状、体征或辅助检查异常反复就诊,由于疾病无法明确具体归属,如水肿、乏力、慢性咳嗽等,对于此类疾病如何诊治日益受到全科医生的重视 [1]。水肿作为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涉及的相关疾病种类较多,掌握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从而有效解决患者因此反复就诊的困扰,优化水肿患者的管理,对于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功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咳嗽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儿童,发病率及就诊率逐年增高,明确病因是慢性咳嗽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于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并没有简便、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该文就肺功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为临床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其在气道疾病诊治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呼出气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上下气道、大小气道NO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上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少见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哮喘联盟在2015年发表的“无创气道炎症评估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相关指南以及重要文献,撰写本共识,针对气道NO检测的方法学、质量控制、结果判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助更好应用该项技术指导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在慢阻肺患者筛查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筛查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慢阻肺防治中心架构内的全省33家综合医院及289家基层医院覆盖社区内参加筛查的151 06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肺功能仪,对慢阻肺筛查问卷(COPD-SQ)≥16分者(高危人群)行肺功能检查,通过信息化平台内结构化数据对人群进行评估和管理。描述筛查人群和慢阻肺患者的分布特征和随访情况,分析该策略在患者筛查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信息化平台内151 062例居民基本资料完整并且完成问卷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占筛查人群的26.5%(40 042/151 062);50%以上存在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59.4%)或气促(77.6%);高危人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后更为显著;吸烟指数≥600者高危人群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人群(77.1%比16.4%);生物燃料暴露(61.3%比22.1%)及呼吸疾病家族史(64.2%比22.6%)与高危人群比例增加有关(均 P<0.001)。5 268例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慢阻肺,高危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27.8%(5 268/18 965);男性患病率34.0%(3 942/11 588)高于女性18.0%(1 326/7 377);2 950例(56.0%)至少完成1次症状随访,510例(9.7%)完成1次以上肺功能随访。 结论:基于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慢阻肺筛查和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慢阻肺筛查效率,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随访不连续的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慢性咳嗽研究从国内走向国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全球患病率约为9.6%,国内尚无全国性流行病学数据,meta分析显示成人患病率约为6.22%。慢性咳嗽可以由肺内外疾病引起,误诊、误治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国内慢性咳嗽的研究起步较晚,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经过20余年努力,取得了系列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展望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与国内、国际同行合作,开展国内、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让中国咳嗽研究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佛山市陶瓷从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佛山市陶瓷从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21年1月,从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中选择5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企业,选择2021年1-10月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体检的陶瓷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52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陶瓷从业人员COP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8.51±1.25)岁,男328人,女197人,COPD检出率为9.52%(50/525)。男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喘息和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肺龄异常检出率、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以及COPD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工龄、吸烟情况和COPD家族史是陶瓷从业人员COPD患病的风险因素( P<0.05)。 结论:陶瓷从业人员是COPD的高发人群,要做好健康宣教,并定期做好职业体检,及时发现肺功能变化,及早预防COPD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eNO、CaNO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类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咳嗽指发病时间>8周的不明原因的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球成人慢性咳嗽发病率为9.6%。近些年来,咳嗽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其中有一些新的检查手段应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泡气一氧化氮(CaNO)通过反映气道炎症对慢性咳嗽病因进行诊断,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分类则通过反映亚段支气管以下外周小气道和肺泡的炎症水平来参与慢性咳嗽病因的鉴别诊断。FeNO、CaNO及BALF细胞学分类联合诊断可以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目前FeNO、CaNO及BALF细胞学分类在慢性咳嗽中的研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慢性咳嗽的精准病因诊断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0年欧洲呼吸学会成人及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亮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0年1月欧洲呼吸病杂志发布新的成人及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南),本文就该指南的亮点进行解读。指南对慢性咳嗽诊治中的8个重要问题给出循证医学的推荐意见,强调了咳嗽敏感性增高在不同表型咳嗽中的地位,分别推荐了成人和儿童的诊治流程,强调针对不同咳嗽表型序贯试验治疗的重要性。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均纳入哮喘性咳嗽,建议根据对平喘治疗的反应来诊断或排除哮喘,不再强调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导痰在哮喘性咳嗽的诊断作用。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诊断价值与界限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婴幼儿双主动脉弓合并Kommerell憩室的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婴幼儿双主动脉弓合并Kommerell憩室的诊断、手术方法、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结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双主动脉弓合并Kommerell憩室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3.7±11.6)个月(1~36个月),体质量(9.8±3.4)kg(5~20 kg)。患儿术前伴有喘憋、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术前均行心脏CT检查,憩室平均8 mm×9 mm,气管中下段受压程度56%±16%(30%~80%)。所有患儿左弓远端均闭锁,同时合并Kommerell憩室。手术方式为左主动脉弓分离、韧带分离和憩室切除。其中1例因气管软化严重术中同期放置气管支架。结果:患儿监护室滞留(1.4±0.8)天(1~4天),术后住院(6.7±2.8)天(4~13天),均治愈出院。随访(25.5±16.9)个月(2~60个月),18例无明显持续性呼吸道症状,4例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结论:双主动脉弓合并Kommerell憩室的手术方式在分离闭锁端的主动脉弓和韧带时,同期切除憩室,早期预后良好,有可能消除残留症状和晚期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层医疗机构咳喘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评估标准(试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疾病负担严重、防控形势严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目前仍然呈现高发态势,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3.7%,总患者人数近1亿 [1];同时,慢阻肺是我国居民第3位死因,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慢阻肺死亡病例的31.1% [2]。更令人担忧的是,慢阻肺的诊断率却不尽如人意,仅为23.6%~30.0%,仅7.9%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3]。我国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4.2%,哮喘患者达4 570万(不包括症状不典型的哮喘患者),控制率仅28.7% [4, 5]。研究报道慢性咳嗽患病率为2.0%~28.3%,以30~40岁者最多 [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