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1b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单侧N1b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及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初治甲状腺乳头状癌96例患者,术前确诊单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术式为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区和侧颈Ⅱa、Ⅱb、Ⅲ、Ⅳ及Ⅴb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用缝线标记颈部各区分界,分析各亚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本组96例单侧N1b患者的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同侧气管旁85%,Ⅲ区82%,Ⅳ区77%,气管前55%,对侧气管旁47%,Ⅱa区40%,喉前34%,Ⅱb区6%,肌间6%,Ⅴb区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1 cm和气管前淋巴结转移相关( OR=3.282、3.064,均 P<0.05),右侧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腹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相关( OR=3.364, P<0.05)。 结论:单侧N1b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各亚组淋巴结均有较高的转移率,手术范围至少应包括侧颈Ⅱa~Ⅳ区及整个中央区,包括对侧气管旁淋巴结和右侧Ⅵb区淋巴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6例患者中,发生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80例,转移率为15.5%。全组患者共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 127枚,115枚淋巴结存在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0.2%。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位置与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有关(均 P<0.05)。胸上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23.4%,26/111)高于胸中段、胸下段鳞癌[分别为13.5%(40/296)和12.8%(14/109)],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20.6%(37/180)]高于中、高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为14.6%(39/267)和5.8%(4/69)]。T4期食管鳞癌患者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27.3%(3/11)]高于T1、T2、T3期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为9.6%(19/198)、19.0%(16/84)和18.8%(42/22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 OR=0.61,95% CI:0.41~0.90, P=0.013)、肿瘤浸润深度( OR=1.46,95% CI:1.11~1.92, P=0.007)、肿瘤分化程度( OR=1.67,95% CI:1.13~2.49, P=0.011)为食管鳞癌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作为食管鳞癌手术常规清扫部位。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是食管鳞癌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镂空法"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镂空法"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178例T1~T3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5例、女73例,年龄41~78岁。178例患者均采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术中喉返神经淋巴结的清扫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方法100例纳入传统组,采用"镂空法"78例纳入镂空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术后胸腔引流量、食管吻合口瘘及肺部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灶部位及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镂空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左侧为(5.28±1.77)枚、右侧为(3.33±1.36)枚,传统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左侧为(1.79±0.96)枚、右侧为(1.05±0.88)枚;同侧组间比较,镂空组均多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710、12.841, P值均<0.01)。镂空组78例中,喉返神经损伤共3例(3.85%),其中轻度损伤2例(2.56%)、中度损伤1例(1.28%);传统组100例中,喉返神经损伤12例(12.00%),其中轻度损伤8例(8.00%)、中度损伤4例(4.00%);镂空组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损伤程度低于传统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3.775, Z=-1.936, P值均>0.05)。镂空组肺部感染7例(8.97%)、传统组为20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140, 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值均>0.05)。 结论: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镂空法"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在增加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同时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甲状旁腺癌侵犯气管、食管、喉返神经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甲状旁腺癌是临床上罕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甲状旁腺癌,手术完整切除右侧下方甲状旁腺癌、同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侵犯的气管浅筋膜、食管肌层、喉返神经等周围浸润组织,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患者拒绝术后放化疗等其他治疗。随访12个月,甲状旁腺激素比正常值偏高,影像学检查暂不考虑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孔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探讨单孔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108接受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接受单孔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67例接受三孔胸腔腹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肿瘤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T分期、N分期、总手术时间[(197.3±21.3)min对(188.6±25.8)min, t=1.820, P=0.072]、胸部手术时间[(110.2±13.6)min对(105.1±13.2)min, t=1.956, P=0.053]、胸腔出血量[(117.6±65.7)ml对(110.9±64.2)ml, t=0.519, P=0.605]、胸腔淋巴结清扫数量[(11.2±5.0)枚对(11.5±5.0)枚, t=-0.236, P=0.814]、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3.2±2.8)枚对(3.3±3.0)枚, t=-0.100, P=0.921]、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2.5±1.1)枚对(2.4±1.2)枚, t=0.068, P=0.946]和术后住院时间[(10.3±4.7)天对(12.1±4.8)天, t=-1.937, P=0.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孔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三孔组[(5.5±1.7)对(6.4±1.6), t=-2.804, P=0.006],单孔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亦低于三孔组[(3.6±1.8)对(4.1±2.3), t=-1.125, 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孔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近期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3月—2021年12月南京同仁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cN0 PTMC患者154例,其中男48例、女106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43岁。肿瘤灶位于左侧腺叶66例(单癌灶62例、多癌灶4例)、右侧腺叶65例(单癌灶55例、多癌灶10例)、双侧腺叶23例(双侧均为单癌灶20例、双侧均为多癌灶3例)。对单病灶病例依据术前超声检查进行肿瘤位置的划分与分组:以甲状腺冠状面1/2假想平面为界,肿瘤主体(超过肿瘤横径的1/2)位于假想平面前方者纳入腹侧组(85例)、位于假想平面后方者纳入背侧组(72例);对于多灶患者,肿瘤位置不作区分。合并桥本甲状腺炎34例。15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共行Ⅵ区淋巴结清扫177侧,其中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全切+同侧/肿瘤侧Ⅵ区淋巴结清扫131例、甲状腺全切+双侧/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23例;观察术后并发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cN0 PTMC 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对cN0 PTMC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54例中,共清扫Ⅵ区淋巴结177侧,检出淋巴结转移阳性者61侧占34.4%,其中单癌灶腹侧组转移率为16.4%(14/85)、单癌灶背侧组为55.5%(40/72)、多癌灶患者为35.0%(7/20)。术后随访4~57个月,发生喉返神经暂时损伤侧别占6.7%(12/177),甲状旁腺损伤例数占16.8%(26/154)。未见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以55岁为分界点),以及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是否多癌灶患者间cN0 PTMC 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单癌灶肿瘤位置不同(腹侧组与背侧组)患者cN0 PTMC 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39, P<0.001)。单癌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腹侧是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0.16,95%可信区间为0.08~0.33, P<0.001)。 结论:单癌灶的肿瘤位置是cN0 PTMC 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肿瘤靠近背侧的cN0 PTMC,建议常规清扫同侧Ⅵ区淋巴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04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9例,女55例;年龄为(62±8)岁。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不同收治时期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IQR)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1)术中情况。404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率、清扫数目、转移率,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率、清扫数目、转移率分别为(306±56)min,200(100)mL,(29.9±13.1)枚,(18.5±9.7)枚,78.47%(317/404)、4.0(3.0)枚、17.35%(55/317),94.55%(382/404)、3.0(2.0)枚、21.20%(81/382)。(2)术后情况。404例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腺癌、癌肉瘤、腺鳞癌、恶性黑色素瘤),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喉返神经麻痹、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切口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深静脉血栓、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90 d病死率分别为377、11、7、5、3、1例,27.48%(111/404),8.91%(36/404),10.64%(43/404)、6.93%(28/404)、0.99%(4/404)、2.48%(10/404)、1.73%(7/404)、0.50%(2/404)、1.98%(8/404),6.93%(28/404),16(11)d,0.50%(2/404)。(3)不同收治时期患者临床特征比较。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患者例数分别为40、56、57、116、135例。不同收治时期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病理学T分期、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率、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可获得较好短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单中心临床效果报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 M( Q R)]65.5(29.0)岁(范围:48~82岁)。cT3~4a期比例为73.3%(22/30),cN(+)期比例为43.3%(13/30)。患者无影响手术的严重基础疾病,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收集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总时间为210(105)min(范围:130~268 min),胸部和腹部操作时间分别为92(46)min(范围:72~136 min)和32(14)min(范围:20~48 min)。R0切除率93.3%(28/30),环周切缘阴性比例96.7%(29/30)。淋巴结清扫总数为21.5(7.2)枚(范围:16.0~28.0枚),其中胸部淋巴结12.0(6.5)枚(范围:9.0~18.0枚),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2.0(1.5)枚(范围:1.0~5.0枚),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0(1.0)枚(范围:1.0~3.0枚)。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3.3%(13/30)。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0%(3/30),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26.7%(8/3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术后住院时间10(9)d(范围:5~42 d)。结论: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3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连续收治的30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27例,年龄(31.5±11.0)岁(范围:17~55岁)。甲状腺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24例。观察孔位于下唇系带前方远离牙龈根部1 cm处,第1、2操作孔位于双侧第一前磨牙根部水平靠近唇侧处,分别连接双极马里兰钳和超声刀,第3操作孔位于右侧腋窝皱襞处,连接5 mm精细操作钳。术后1个月采用视觉数字评分系统评估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最大径(5.3±3.0)mm(范围:2~15 mm)。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10.5±4.4)枚(范围:4~20枚),其中12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2例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其他术后并发症包括血肿1例,感染1例,颏下皮肤穿孔1例,未发生颏神经损伤。术后住院时间(6.3±1.2)d(范围:4~10 d)。经过1~7个月随访,患者未发生局部淋巴结复发或转移。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视觉数字评分为(9.4±0.8)分(范围:8.7~9.6分)。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寻根法及悬吊法在胸段食管癌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寻根法及悬吊法在胸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60例采用寻根法及悬吊法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设为研究组,60例采用不显露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微创McKeown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1~3个月肿瘤复发转移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术中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McKeown术,无中转开胸、开腹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0± 19) min、(248± 22) min;(484± 80) mL、(493±60) m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2,-0.69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清扫成功率、转移率,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0±4.1)枚和(1.0±0.9)枚、86.7%(52/60)和60.0% (36/60)、23.3%(14/60)和1.7%(1/60)、16.7% (10/60)和5.0% (3/6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0,x2=10.909,12.876,4.22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清扫成功率、转移度,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3.5±3.6)枚和(1.5±1.0)枚、93.3% (56/60)和83.3% (50/60)、8.55%(20/234)和4.00%(4/100),7.69% (20/260)和1.72% (1/58),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5,x2=2.911,2.172,1.856,P>0.05).(2)术后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0±0.6)d、(2.2±0.8)d,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3.1±0.6)d、(3.2±0.5)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7.2±0.3)d、(6.9±0.5)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618,-0.991,3.985,P>0.05).喉返神经损伤程度比较:轻度损伤比较,研究组5例患者轻度损伤,对照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81,P>0.05);中度损伤比较,研究组1例患者中度损伤,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23,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无重度损伤.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8±2.5)d、(14.5±2.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9,P>0.05).(3)随访情况:1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随访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采用术后化疗辅助颈部局部放疗,两组均无患者死亡.发生喉返神经轻度损伤的6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声音嘶哑;喉返神经中度损伤的9例患者,术后1~2个月发音均有好转,进流质食物后无呛咳症状.结论 寻根法及悬吊法在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安全有效,尤其利于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暴露及清扫,同时降低了喉返神经中度损伤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