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精神活性物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25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型滥用物质,比起传统毒品来说其种类更丰富、化学结构更复杂.新精神活性物质按照药理学作用可分为七大类,除了效果未知的类别,其余的兴奋剂类、合成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类、经典致幻剂类、合成阿片类、身心分离剂类和镇静催眠类都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该文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部分国家地区食品中大麻素类化合物的监管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结构上与四氢大麻酚(Δ-9-THC)相关的或可与大麻素受体结合的一组化合物统称为大麻素.大麻素可分为植物源性大麻素类、合成大麻素类、内源性大麻素类.Δ-9-THC是植物大麻素中唯一具有精神活性的化合物,国际上将Δ-9-THC>0.3%的大麻列为禁用毒品,Δ-9-THC<0.3%者列为工业大麻.后者因其成瘾性较低、商业价值较高被很多国家允许添加到食品中.越来越多的工业大麻食品受到热捧,关于大麻食品中大麻素类化合物检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在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业大麻,还有各种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伪装成常规食品,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增加食品安全风险.本文对部分国家与地区食品中大麻素类化合物的监管现状进行阐述,以促进国内大麻食品的安全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新型毒品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合成毒品使用人群中HIV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合成毒品使用者中HIV感染率的地区分布变化较大,注射使用合成毒品者及使用合成毒品的男男性接触者中HIV感染的风险较高.在合成毒品使用者中,未婚、无业者,多药滥用,注射使用毒品以及共用注射器等毒品使用行为,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性交易及性暴力等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合并感染多种疾病等因素为HIV感染与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禁毒力度,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以期预防和减少HIV在我国合成毒品滥用者中的感染与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东省青岛市2006-2015年暗娼人群行为变化及流行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山东省青岛市暗娼人群行为变化特征和艾滋病性病流行因素,为制订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5年在哨点监测期4-7月按《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收集当地暗娼人口学特征及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 连续10年调查样本显示,年龄≥30岁、已婚/同居和应召暗娼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梅毒感染率从2006年1.0%(4/420)上升至2015年13.3%(53/400)(趋势x2=54.22,P<0.001);吸食合成毒品率在12.0%(48/400)和55.5%(222/400)之间波动;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坚持安全套使用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170.62,P<0.001);艾滋病知识得分≥6(趋势x2=152.96,P<0.001)和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比例(趋势x2=114.87,P<0.001)呈上升趋势;2009-2015年分年度分层分析,吸食毒品与不吸食毒品的暗娼相比有更高的梅毒感染率和不安全性行为(JP<0.05),应召暗娼梅毒感染率高于场所招募暗娟(P<0.05).结论 青岛地区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吸食合成毒品是影响青岛市性病艾滋病传播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加强对吸毒暗娼人群监测力度,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西省青少年非医疗目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江西省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西省4家戒毒机构收治的青少年戒毒人员(15~25岁)4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6名青少年药物滥用者以男性(86.38%)、初中学历(62.44%)、无业(61.27%)和未婚者(80.05%)为主.在过去12个月曾经非医疗目的和主要滥用的精神活性物质中合成毒品的使用频率均高于传统毒品,其中使用占比最高的均是冰毒(分别为69.95%和67.84%);初次滥用药物的平均年龄为(18.27±2.15)岁;使用方式主要是烫吸(60.80%);获得途径以同伴提供(73.71%)为主;使用场所多为宾馆/饭店(50.47%),使用原因以追求欣快/刺激(40.38%)为主.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和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的现象,而低年龄段、低学历、无业、未婚的男性青少年是药物滥用的重点干预和监测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吸食毒品人员及成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吸毒成瘾认定门诊的吸毒人员毒品滥用及成瘾状况. 方法:对吸毒成瘾认定门诊的4 856例吸毒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吸毒种类进行调查,并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安非他命类药物戒断症状自制评估表、以及阿片类药物戒断症状量表(COWS)评估,结果分别使用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被认定或暂不被认定吸毒成瘾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接受认定吸毒者所涉及的毒品种类包括冰毒、吗啡、氯胺酮、大麻、可卡因、摇头丸等,其中涉及冰毒共4 689例,占认定总数的96.6%.被认定吸毒成瘾比率为57.2%(2 779例),暂不被认定吸毒成瘾者吸毒比率42.8%(2 077例);被认定吸毒成瘾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病理评分(t=28.139,t=17.151,=16.469,£=43.087;P均<0.001)、安非他命类药物戒断症状自制评估分(t=67.483,P<0.001)以及COWS评分(t=7.916,P<0.001)均显著高于暂不被认定吸毒成瘾组. 结论:门诊接受吸毒认定者使用的毒品以冰毒为主,半数以上吸毒者被认定吸毒成瘾;吸毒成瘾者具有更明显的精神症状及戒断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基苯丙胺对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是目前新型合成毒品中的主要品种.滥用甲基苯丙胺不仅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安全带来威胁.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内环境调节、激素分泌、生殖及性功能等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研究报道甲基苯丙胺可不同程度影响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相关器官组织包括肾上腺、肾脏、性腺(睾丸或卵巢)、子宫和阴茎.探讨其影响机制利于缓解毒品滥用者的症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控制不良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合成卡西酮类物质滥用及依赖性评价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概述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 2017年度世界毒品报告,自2009年至今,世界范围内已报告的739种新精神活性物质(NPS)中有19%属于合成卡西酮类,多达140种[1].近年来,合成卡西酮类物质作为一种重要新型合成毒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流行态势,通常以"浴盐"、"植物肥料"等名义在市场上流通[2].滥用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可产生幻视、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伴有失眠、食欲下降、抑郁、焦虑等副作用[3],严重者甚至出现攻击、自残等行为,已有媒体报导多起由吸食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引起的袭击事件.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将甲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DPV) 、4-甲基乙卡西酮等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4].为了解合成卡西酮类物质的危害性以及滥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需对其药物依赖性进行评价.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躯体症状,它的表现为药物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等.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5].药物依赖性评价需综合药物化学性质、药理、药动学,结合动物实验数据、临床研究资料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等进行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酸阿比朵尔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改进盐酸阿比朵尔的合成方法 .方法 以1,2-二甲基-5-羟基-3-吲哚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酰化、溴化、缩合、Mannich反应、成盐5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盐酸阿比朵尔,目标产物及各步中间体结构经 LC-MS、1H-NMR确证.结果与结论 该合成工艺总收率为39.70% (以1,2-二甲基-5-羟基-3-吲哚甲酸乙酯计),较文献收率提高了 5. 1%,纯度大于99. 9% ,新工艺中不再使用一类溶剂四氯化碳和剧毒品苯硫酚,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