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妇产科学会关于孕期滥用阿片类药物有害作用的科学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欧洲,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等毒品的摄入变得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中。每年约有3万名妇女非法使用阿片类药物。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每160名孕妇中就有1名在定期产前检查时被发现具有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症状。妊娠期及哺乳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带来一系列问题。2023年5月,欧洲妇产科学会的官方杂志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发表了一项科学综述 [1],旨在探讨孕产妇阿片类药物滥用对母儿短期和长期影响,并对孕产保健专业人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临床诊疗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省平顶山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特征与治疗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人群的基本特征、治疗依从性以及脱失原因,为提高门诊治疗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中心2017年12月以来首次入组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既往毒品使用情况和MMT治疗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用回归模型分析维持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入组MMT的鸦片或海洛因成瘾者共141例。男女比例为3.86∶1;年龄(43.96±8.05)岁;未婚、离异或丧偶82例,占58.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4例,占66.67%;初次吸毒年龄为(25.06±6.34)岁;吸毒时间(9.07±6.48)年,最短5个月,最长27年;单纯使用阿片类者134例,占95.04%;曾有毒品注射行为者26例,占18.44%。治疗期间平均服药剂量为(69.54±25.07)mL。MMT维持率为40.43%(57/141)。MMT维持率在文化程度高、居住地离门诊近、交通方便、吸毒时间长、日均服药剂量大的患者中较高。结论:平顶山市MMT患者以男性、非在婚状态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主,与其他地区一致。提高维持率需增设服务延伸点,应关注低文化、吸毒时间短、服药剂量小的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戒毒人员便秘处方专家共识(2021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海洛因、鸦片等毒品和美沙酮等脱毒药物属于阿片类,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阻止排便反射的下传和肠道平滑肌的运动,使肠管蠕动不协调而导致便秘,加之吸毒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精神因素,且生活习惯不规律,蔬菜、水果类补充不足等促使便秘发生。因此,吸毒者便秘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很多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存在严重的戒断反应和心理依赖,同时,他们还要承受便秘带来的痛苦。为此,必须对戒毒人员的便秘进行综合治疗。国内相关专家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循证医学证据的原则,经多次研讨后,就戒毒人员便秘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并针对戒毒人员的便秘提出治疗建议,包括非药物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精神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如促胃肠动力药、各类泻剂、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等,以规范戒毒人员便秘的诊治,供戒毒相关管理人员、医师等在戒毒工作中参考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高新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海洛因兴奋剂成瘾者274例。先采用美沙酮脱毒,然后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组(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2组(盐酸纳曲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各60例,观察两组抗复吸效果。结果: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婚姻状况、毒品使用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抗复吸治疗6个月后,在个人生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1组未复吸率为86.7%(52/60),2组未复吸率为6.7%(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7.1, P<0.001)。 结论: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纳曲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傣医药在戒毒治疗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傣医学中主要与毒品吸食后导致脏腑功能受损,四塔、五蕴功能失调有关;针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疾病的治疗,傣医以先解后治,身心合一为治疗特色,综合运用内外治法,包括傣医解药疗法、睡药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口功疗法、整体疗法等,整体调节四塔与五蕴的功能与平衡,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独特优势.通过对傣医药在戒毒治疗方面的优势及疗效特点分析,探讨傣医药疗法在戒毒治疗中的合理定位,以期使傣医药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帮助吸毒者解除对毒品的身心依赖,为戒毒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阿片类药物全球滥用的监管现状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梳理阿片类药物全球滥用的监管现状及研究进展,为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改善滥用者治疗提出建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国际麻醉品管制局、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网站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当前国际阿片类药物滥用情况仍不容乐观,目前以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为首的国际机构从政策立法、区域合作、生产交易、预防治疗四个维度提出有效建议并启动了相关行动,同时研究者也从政策、预测滥用风险、滥用者治疗等不同维度开展了相关研究.结论 目前阿片类药物的监管措施及研究无法满足当下阿片类药物的监管需求,未来仍需从加强药物有效监管、预测药物滥用风险、改善成瘾治疗方案等方面深入研究,进一步改善阿片类药物滥用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阿片诱导的脆弱样T细胞调控伏隔核突触可塑性及戒断症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成瘾患者免疫力低下是毒品成瘾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质谱流式对海洛因成瘾患者外周免疫细胞特征及功能进行解析发现,海洛因成瘾患者外周脆弱样T细胞比例增加,其分泌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信号重塑了伏隔核神经元结构,进而调控了急性戒断症状.急性戒断期间,机体缺氧是诱导传统调节性T细胞向脆弱样调节性T细胞转变的关键因素.阿片类药物促使神经元分泌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chemokine(C-C motif)ligand 2,Ccl2],同时导致星形胶质细胞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recombinan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表达下调,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二者共同趋化脆弱样T细胞向伏隔核聚集.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阿片成瘾外周免疫微环境如何调节中枢神经元及成瘾表型,有望通过免疫干预治疗阿片成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新精神活性物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25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型滥用物质,比起传统毒品来说其种类更丰富、化学结构更复杂.新精神活性物质按照药理学作用可分为七大类,除了效果未知的类别,其余的兴奋剂类、合成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类、经典致幻剂类、合成阿片类、身心分离剂类和镇静催眠类都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该文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GC-MS/MS法鉴别毒品中的依托尼秦和依替氮卓
编辑人员丨2023/9/2
依托尼秦(Etonitazene; CAS NO.911-65-9),化学名称为1-(β - 二乙氨基乙基)-2-(对乙氧基苄基)-5- 硝基苯甲酰亚胺,分子量396.88,化学式C22H28N4O3;依替氮卓(Isotonitazene; CAS NO.14188-81-9,化学名称为N,N- 二乙基-2-[2-(4-异丙氧基苯基)-5- 硝基-1H- 苯并咪唑-1- 基]-1- 乙胺,分子量410.51,化学式C23H30N4O3.依替氮卓与依托尼秦互为结构类似物,均为苯并咪唑阿片类镇痛药,依替氮卓的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500 倍,依托尼秦的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1 000 倍[1].目前,依替氮卓和依托尼秦被列入国际《1961 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我国《麻醉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被管制[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江苏省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新型毒品滥用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新型毒品滥用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现场为江苏省新型毒品滥用情况较为严重的5个MMT门诊(南京市2个、无锡市2个、连云港市1个).截止2017年5月,招募接受MMT≥6个月的新型毒品滥用者为病例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择对照组.利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MMT治疗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治疗期间毒品滥用情况等信息,尿液检测新型毒品,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对新型毒品滥用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共212人(病例组与对照组各106人),研究对象年龄(45.1±7.2)岁,以男性(78.3%,166/212)、已婚或同居(48.6%,103/212)、无业(63.2%,134/212)为主.滥用的主要新型毒品中,苯二氮卓占62.3%(66/106)、甲基苯丙胺占39.6%(42/106),同时滥用≥2种毒品占8.5%(9/1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近6个月治疗过程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会增加新型毒品(OR=3.25,95%CI:1.35 ~ 7.79)、苯二氮卓(OR=3.25,95%CI:1.11 ~9.47)及甲基苯丙胺(OR=13.31,95%CI:1.12~ 158.01)滥用风险;家人提供MMT费用(OR=25.93,95%CI:1.81~ 371.15)会增加甲基苯丙胺滥用的风险;参加MMT≥9年则会使新型毒品(OR=0.03,95%CI:0.01 ~ 0.21)、苯二氮卓(OR=0.02,95%CI:0.00~0.36)及甲基苯丙胺(OR=0.02,95%CI:0.00 ~ 0.69)的滥用风险减少.结论 随着MMT时间增加,MMT者的新型毒品滥用减少.家庭及朋友的社会支持存在问题,会增加新型毒品滥用,且多集中于日常吗啡尿检阳性率较高的MMT者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