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NF-κB探讨启宫丸对PCOS-IR大鼠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启宫丸对PCOS-IR大鼠血清TNF-α、IL-6及子宫组织NF-κB的影响,探讨启宫丸改善PCOS慢性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270 mg/kg)组及启宫丸低(3.78 g/kg)、中(7.56g/kg)、高(15.12 g/kg)剂量组.采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建立PCOS-IR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 d.ELISA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处在动情间期;子宫内膜腺体少、短而直;血清TNF-α、IL-6和子宫NF-κB mRNA及NF-KB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启宫丸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多且弯曲;血清TNF-α、IL-6和子宫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启宫丸高剂量组大鼠子宫NF-κB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启宫丸能改善PCOS大鼠慢性炎症,给子宫内膜的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其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于志强运用启宫丸辨治痰湿型闭经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8
介绍于志强主任运用启宫丸治疗痰湿型闭经的经验.于主任认为闭经病机常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常,痰浊等病理产物阻滞胞宫有关.临证重视从痰湿论治继发性闭经,主张"内伤杂病以开郁为先务",治疗上强调"开郁健脾,温肾化痰,调理冲任"之法,分型论治,每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启宫丸治疗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启宫丸治疗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PCOS不孕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启宫丸汤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应用12 周观察肥胖指标、性激素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排卵率、妊娠率及安全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及血清睾酮(T)、雄烯二酮(AND)、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子宫动脉RI均明显降低(P均<0.05),雌二醇(E2)水平明显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FAI、FINS、HOMA-IR、TG、TC水平及子宫动脉RI均明显降低(P均<0.05),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体重、BMI、T、FAI、FINS、HOMA-IR、TC及子宫动脉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E2 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排卵率为 54.44%(196个周期),对照组排卵率31.11%(112 个周期),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23.33%(14/60),较对照组的10.00%(6/60)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指标均正常.结论 启宫丸能够改善痰湿证PCOS不孕患者肥胖,可调节性激素与糖脂代谢,促进子宫膜厚度增厚,降低子宫动脉RI,提高排卵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启宫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痰湿证的临床疗效及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启宫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PCOS-IR)痰湿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启宫丸治疗PCOS-I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COS-IR痰湿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启宫丸汤剂治疗,连续应用1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肥胖指标、性激素指标、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挖掘GEO数据库,获得PCOS-IR的差异表达基因靶点与表达量,绘制火山图与热图;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启宫丸的活性成分与靶点,二者取交集靶点,绘制韦恩图、PPI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绘制核心靶点的箱状图,并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分析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1)临床研究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雌二醇(E2)、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体质量、FINS、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BMI、E2、FAI、FINS、HOMA-IR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2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2)网络药理学机制方面,经筛选获得启宫丸活性成分193个,靶点759个,PCOS-IR靶点1149个,交集靶点76个,前5位核心靶点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TGS2)、雌激素受体1(ESR1)、雄激素受体(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前5位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阿魏酸、没食子酸、金丝桃苷;GO富集分析共得到1550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BP)1226条、细胞组成(CC)139条、分子功能(MF)185条,BP富集为炎症反应、MF富集为与信号受体结合、CC富集在三级颗粒;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34个条目,癌症通路、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特异性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占据重要位置,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重要的连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启宫丸中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启宫丸治疗PCOS-IR临床疗效显著,启宫丸多成分通过PTGS2、AR等靶点作用于癌症通路等而发挥治疗PCOS-IR的作用,该结果可为启宫丸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启宫丸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和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启宫丸方辅助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和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PCOS伴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化学药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启宫丸方辅助治疗,每日1剂,以水煎成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用药至行人工受精术停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子宫超声指标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记录患者排卵、受孕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超声指标和内膜容受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大,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减小,整合素αvβ3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为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受孕率比较(27.91%vs.1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启宫丸方辅助治疗有助于调节PCOS伴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排卵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AKT-GLUT4通路探讨二至天癸合启宫丸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二至天癸合启宫丸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局部AKT-GLUT4胰岛素代谢通路干预作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肾虚痰湿不孕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二至天癸方合启宫丸方(中药)组和安慰剂组,各组33例.两组患者皆采用GnRHa+达英-35双降方案,中药组患者于服用达英-35同时给予二至天癸方合启宫丸方,直至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安慰剂组患者给予安慰剂颗粒.观察PCOS患者治疗前后肾虚痰湿证候积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变化;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天数;获卵数、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取卵日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代谢通路中AKT、p-AKT、GLUT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证候积分、HOMA-IR显著降低(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增加(P <0.05,P<0.01),p-AKT、GLUT4蛋白表达升高(P<0.05);两组Gn用量、Gn天数及AKT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至天癸合启宫丸方可能通过上调卵巢颗粒细胞p-AKT和GLUT4蛋白表达,改善PCOS患者卵巢胰岛素抵抗,提升卵母细胞发育潜能,进而改善PCOS患者的IVF-ET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启宫丸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预处理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加味启宫丸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预处理后予来曲唑促排卵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肾虚痰湿型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行屈螺酮炔雌醇片预处理,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启宫丸预处理,2组在行3个月经周期预处理后予来曲唑促排卵3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比较2组注射用绒促性素注射日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及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予来曲唑促排卵3个周期后比较2组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2组FPG、FINS、HMOA-IR及L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FINS、HMOA-IR及LH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子宫内膜类型及血流灌注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 <0.05),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启宫丸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肾虚痰湿型PCOS不孕患者进行预处理,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激素水平,并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而增加种植率,提高妊娠率,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启宫丸加味联合二甲双胍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启宫丸加味联合二甲双胍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后脱落4例)予二甲双胍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50例(后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启宫丸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2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评分、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45/4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36/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月经周期、经量、腰膝痠软、畏寒肢冷、肢体困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7、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2、FSH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T、L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E2、FSH均高于对照组(P<0.05),T、LH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启宫丸加味联合二甲双胍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肾虚痰瘀型PCOS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拮抗炎性反应、调节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启宫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本实验通过检测启宫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性激素水平变化,观察卵巢病理组织形态改变、凋亡状况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启宫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30只采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饲料法制备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中药启宫丸组、阳性药达英-35组、模型组,每组各10只.启宫丸组给予14.7 g/(kg·d)灌胃,达英-35组给予0.21 mg/(kg·d)口服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干预持续21天.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及孕酮(progesterone,P)等激素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卵巢组织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Wnt、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启宫丸组及达英-35组血清E2及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LH水平及LH/FSH比值显著降低(P<0.01),以及可不同程度升高血清FSH水平(P<0.05).(2)HE染色结果 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启宫丸组达英-35组可不同程度改善卵泡发育,减少闭锁卵泡.与达英-35组相比,启功丸组GC层数明显增加.(3)TUNEL染色结果 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启宫丸组和达英-35组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下降(P<0.01).(4)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启宫丸组和达英-35组wnt及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表达范围增加.结论 启宫丸可调节FSH、LH等性激素分泌水平,改善卵巢组织病理损伤,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启宫丸对痰湿证PCOS不孕患者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启宫丸对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颗粒细胞(GCs)中增殖与凋亡相关因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DCD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调控,探讨启宫丸对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痰湿证PCOS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启宫丸+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每组33例,均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观察组于IVF前1周期始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启宫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不予中药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痰湿证候改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和用量、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日 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双原核(2PN)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Cs中PDCD4和PCNA的表达.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痰湿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痰湿证候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CG日血清LH、E2和P水平均升高,但只有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PN受精率[82.25%(556/676)/69.92%(365/522),x2=25.172,P<0.01]和优质胚胎率[44.19%(190/430)/34.23%(102/298),x2=7.266,P<0.01]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卵巢GCs中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下调,PCNA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宫丸可能通过下调PDCD4的表达和上调PCNA的表达来干预卵泡发育过程,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痰湿证PCOS患者证候表现,抑制GCs凋亡并促进生长,以改善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