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休克相关蛋白HSP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家族 H(Hsp110)成员 1[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H(Hsp110)member 1,HSP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首次确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邻非癌组织.通过qRT-PCR检测HSPH1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标志物、宫颈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确定3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利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PH1预测1年、2年和3年生存的临床价值,并通过外部数据库和细胞实验验证结果.结果:HSPH1在临床样本和GSE29570数据库宫颈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0.05),且与CA125、CA19-9、CEA和SCCA呈正相关(均r>0,P<0.05).高表达组(≥1.57)肿瘤大小≥4 cm、FIGO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血管空间侵犯比例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TCGA数据库和临床样本分析显示,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SPH1<1.57(HR=0.299,P=0.039)和无淋巴结转移(HR=0.245,P=0.003)是独立预后因子.HSPH1预测1年、2年和3年生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85和0.88.结论:HSP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HSPH1可作为宫颈癌预后评估和治疗靶点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miR-1290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调控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探讨miRNAs是否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过程以及miR-1290对NAFLD GH/IGF1轴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GenBank GEO数据库,Targetscan、mirBase、miRanda等miRNA生物数据库以及大量文献阅读筛选出在NAFLD中异常表达的miRNAs,再通过GO和KEGG分析靶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与GH/IGF1轴基因相关的miRNAs;利用1 nmol/L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人肝细胞HL-7702(L02)并建立NAFLD的细胞模型(L02 NAFLD);通过不同浓度的rhGH、rhIGF1干预L02细胞及NAFLD细胞;观察不同浓度干预后相关miRNAs的基因表达变化;使用细胞转染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与L02 细胞相比,L02 NAFLD 细胞中 miR-16、miR-1290、miR-122 的表达上调(P<0.05).25、250 ng/mL rhGH 及 50、500 ng/mL rhIGF1分别干预L02细胞和L02 NAFLD细胞,干预后两组细胞的TG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上调(P<0.05);miR-1290 和 miR-16 表达受抑制,尤其是 miR-1290 表达明显下调(P<0.05).mimics miR-1290,L02 NAFLD 组中 GHR、IGFBP3、FASN 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45、0.020,均<0.05),PPAR-γ、SREBP-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s在NAFLD中表达异常,miR-1290在NAFLD中表达上调,miR-1290可能通过GH/IGF1参与NAFLD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发病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肝细胞癌预后相关的炎症反应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其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筛选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密切相关的炎症反应关键基因,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估该模型在HC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HCC患者肝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mRNA表达数据作为训练集,从GEO数据库中获取HCC患者的mRNA表达数据作为验证集.筛选出与HCC预后相关的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运用LASSO回归和随机生存森林(RSF)方法筛选与HCC预后相关的炎症反应关键基因.基于这些关键基因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验证,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评估该模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列线图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5个与HCC预后相关的炎症反应基因,经LASSO回归和RSF分析,确定11个炎症反应关键基因,即IL18RAP、MEP1A、RIPK2、CYBB、SLC7A1、ADM、IL7R、P2RX4、ACVR2A、SERPINE1、SLC7A2.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预测1、3、5年生存率,AUC值均超过0.60;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总生存期(OS)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1);PCA和t-SNE分析显示该模型能有效区分高、低风险患者.Cox回归分析提示预后风险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且与OS显著相关(P<0.01).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67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1年和3年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吻合度好,5年吻合度稍弱.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并验证了一个基于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模型,筛 选出的11个炎症反应关键基因(IL18RAP、MEP1A、RIPK2、CYBB、SLC7A1、ADM、IL7R、P2RX4、ACVR2A、SERPINE1、SLC7A2)与HCC进展密切相关,且在模型中显示出较强的预后预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卵巢癌中血管生成相关免疫基因预后模型的构建和肿瘤微环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卵巢癌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免疫基因(ARIG),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说明不同预后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潜在差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卵巢癌的转录组数据和生存数据.利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鉴定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RIG.通过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通过Cox分析临床特征和风险评分,将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IDE)分析预后风险模型与免疫浸润、免疫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最后,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手术的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输卵管组织85对,通过qPCR和WB法验证五个差异表达的ARI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在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果: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142个差异表达的ARIG,通过Lasso和Cox回归分析,得到5个基因作为预后基因(PTGER3、SCTR、IGHG1、HSPA8、IGF2),构建了预后风险模型,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更差;此外,不同风险评分的患者在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通过qPCR和WB法验证这5个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均P<0.01),其中HSPA8表达量最高,且高表达HSPA8与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晚、组织分级差、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细胞功能实验证实,HSPA8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差异表达的5种ARIG能有效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且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疗效有关,初步证实其在卵巢中发挥促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多疏蛋白CBX4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与凋亡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CBX4的表达情况,揭示CBX4对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TCGA数据库中分析CBX4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GEO在线数据库对ESC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CBX4的表达水平进行t检验分析;过表达或敲低CBX4后,通过MTT、菌落集成实验和流式凋亡术检测CBX4对ESCC细胞活力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和免疫组化法验证CBX4对瘤体增殖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凋亡相关基因PARP、Bcl-2、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CBX4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 CBX4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ESCC组织中CBX4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敲低CBX4后ESCC细胞凋亡增加,增殖被抑制(P<0.05);同时,被剪切的PARP和Bax抑癌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促癌基因Bcl-2表达水平降低.体内裸鼠成瘤结果表明,过表达CBX4后,瘤体体积和Ki67表达明显增加(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CBX4与p38 MAPK通路基因相关性高,敲低CBX4后,p38 MAPK通路被激活,其下游转录因子表达量增加(P<0.05),从而诱导ESCC细胞凋亡.结论 CBX4在ESCC中高表达,发挥促癌作用,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影响ESCC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内凝集蛋白1在卵巢癌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体外抗增殖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分析内凝集蛋白1(ITLN1)在卵巢癌中的生物信息学信息及其体外抗增殖作用.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来分析筛选卵巢癌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工具(GEPIA)来分析ITLN1在卵巢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基因型组织表达(TCGA-GTEx)数据制作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分析ITLN1低表达或高与卵巢癌病人总生存率的曲线关系.利用LinkedOmics筛选ITLN1在卵巢癌中的相关基因,然后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组:空载体对照组(vector),TLN1过表达载体组(TLN1),ITLN1+740 Y-P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TLN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以及磷酸化Akt(p-Akt)在卵巢癌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ITLN1在卵巢癌组织(0.45±0.17)和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0.72±0.08)、CAOV3(0.57±0.05)、SKOV3(0.44±0.08)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ITLN1在卵巢癌中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8),ITLN1高表达组的卵巢癌病人总生存率高于ITLN1低表达组(风险比0.74,P<0.05).ITLN1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0.55±0.02).结论 ITLN1表达水平可以成为卵巢癌病人的预后判断标志物,是潜在的卵巢癌治疗的靶点.这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eRNA调控网络构建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分析并构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的调控网络,筛选预测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治的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获取HIE的非编码RNA高通量测序数据,并进行差异基因分析.根据ceRNA理论构建出circRNA(circular RNA)-miRNA-mRNA网络,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理论(Gene Ontology,GO)分享,探索和功能注释具有ceRNA潜在功能的circRNA.结果 对GSE121178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得差异circRNAs165个,其中上调59个,下调106个;对GSE181127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得差异miRNAs 63个,其中上调60个,下调3个.用miRecords、miRTarBase、TarBase数据库对获得差异miRNAs进行靶点mRNA预测,并对3个数据库预测结果取交集,共获得11个靶点mRNA(PIK3R1、BACE3、VEGFA、PPP2R2A、LATS2、WDR82、VEZT、TUBA1A、THBS1、SLC7A6、CDK6).经阈值筛选,筛选了10个共表达circRNAs、4个共表达miRNAs和11个共表达mRNAs,构建circRNA-miRNA-mRNA网络.KEGG富集分析显示:HIE涉及的20个交集蛋白在信号通路中,较为靠前的10条信号通路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细胞衰老和细胞周期等靶点.说明这些信号通路或与HIE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表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空白组(P<0.001).模型组miR-31-5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中miR-520g-3p,miR-30a-5p,miR-29a-3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WB显示,模型组中CDK6、THBS1和TUBA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中VEZT和WDR8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 构建了HIE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找到了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为HIE的诊治提供了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构建铜代谢相关基因的肾透明细胞癌预后模型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构建基于铜代谢相关基因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新型肾透明细胞癌(ccRCC)预后模型.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从基因集数据库(MSigDB)5.1版整理出铜代谢相关基因,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ccRCC数据对获取的铜代谢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32个铜代谢相关差异基因;用单因素比例风险回归(Cox)分析铜代谢基因,筛选出具有预后价值的60个铜代谢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得到14个关键基因,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及关联性分析.之后对关键基因进行套索回归分析(LASSO),结果显示有3个基因被纳入模型,计算公式为:风险分数=HAMP×0.205+TMPRSS6×0.097-CCND1×0.033.分别应用TCGA数据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ccRCC数据集GSE22541进行内部模型验证和外部模型验证;利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验证模型预后价值;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生存状态图表明,高风险组死亡病例数多于低风险组;ROC曲线表明风险评分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5).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构建诺莫(Nomogram)列线图,对病人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基于铜代谢相关基因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可用于ccRCC的预后预测,针对铜代谢相关基因设计靶点可能是治疗ccRCC的一种新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COL7A1的上调与肺腺癌的预后不良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研究Ⅶ型胶原蛋白α1(COL7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预后价值以及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使用TCGA和GEO数据库的RNA-Seq数据和临床信息,分析COL7A1 mRNA表达.蛋白质组分析评估COL7A1蛋白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估COL7A1在肺腺癌的诊断价值.通过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COL7A1的预后价值,并建立了临床预测模型.TIME2.0数据库用于评估COL7A1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RT-qPCR验证了 COL7A1的表达情况.结果 COL7A1在肺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特别是在远处转移和晚期的组织中更为明显.COL7A1具有肺腺癌诊断和预后价值,COL7A1高表达是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较TNM分期更准确.此外,COL7A1与肿瘤成纤维细胞浸润正相关,与中性粒细胞浸润负相关.结论 COL7A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 通过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 12.0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筛选出Hub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1 0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22个,下调基因497个.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质、蛋白质磷酸化、免疫应答、补体成分、激酶活性、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FoxO信号通路等.最终确定了 CDK1、CCNA2、CCNB2、CDC20、TOP2A、KIF20A、DLGAP5、BUB1、KIF11和TPX2为Hub基因.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 10个Hub基因(CDK1、CCNA2、CCNB2、CDC20、TOP2A、KIF20A、DLGAP5、BUB1、KIF11 和 TPX2)有可能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仍需更多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索这些Hub基因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中的具体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