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肺泡和/或气道异常导致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表现出胸闷、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威胁生命健康[1,2,3]。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为COPD良好转归的关键。不规律治疗诱使疾病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致病情与肺功能严重程度不一致,不利于早日康复[4]。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理解并利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5]。高水平健康素养有助于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康复训练依从性好[6]。社会支持指源于个体外的所有支持总和,可降低或防止外部伤害,适应社会好[7]。自我运动是个体在环境中判断自身能否充分执行、完成训练行为的信心[8]。社会支持及运动自我是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者在COPD健康素养影响康复训练依从性中的作用报道尚少[9,10]。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影像诊断方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前列腺癌多为成骨性骨转移,在X线上表现为结节、斑片状高密度影。由于骨X线平片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低,难以及时发现骨转移灶,因此不作为骨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但骨X线平片诊断骨转移的特异性高,可以根据骨X线平片显示的骨质破坏程度评估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以此作为诊断骨折、骨质破坏的检查方法。前列腺癌骨转移CT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部斑片、结节状密度增高(成骨性转移瘤),少数病灶可见骨质密度不均匀减低伴局部软组织肿块(溶骨性或混合性骨转移)。CT可以显示X线平片难以发现的较小骨质改变,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较X线平片明显提高,特别对显示骨皮质破坏有明显优势,同时可以观察转移灶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与邻近软组织的结构关系。对于骨扫描可疑的转移瘤,需要与肋骨及椎体良性骨折、椎体终板炎、许莫氏结节等良性病变鉴别时,CT有较大帮助。但CT对尚无明显骨质密度变化的骨转移瘤诊断困难,对脊髓浸润情况难以准确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的MRI影像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低或稍高信号,DWI高信号,T1WI+C轻度或明显强化,少数骨转移灶可伴有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MRI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MRI对于骨转移病灶的检出率较全身骨扫描和CT灵敏度更高,尤其是仅存在于骨髓的转移灶;MRI能够显示骨转移灶的部位、侵犯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尤其对于发现脊髓及神经侵犯很有价值,是评估脊柱转移瘤和脊髓受压情况的最佳检查方法;MRI尤其是全身MRI可用于判断骨转移病灶治疗后的疗效反应,且MRI无电离辐射伤害。但MRI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呼吸运动会影响MRI对肋骨病灶的检出,MRI对于四肢长骨,尤其是骨皮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杨思医院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74例中、重度AECOPD患者为对象,中度AECOPD患者90例为对照组、重度AECOPD患者84例为观察组;记录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0天的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PR)、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PaO2)、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 PaCO2)、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及SII与其他指标相关性。结果:入院时对照组SII (1354.5±324.5)×109/L、血清CRP(60.2±16.4)mg/L、血清PCT(3.26±0.58)ng/ml、pH(7.18±2.11)、PaO2(55.9±13.8)mmHg、PaCO2(56.6±16.8)mmHg、氧合指数(266.4±60.2)mmHg、呼吸困难评分(2.54±0.51)分,观察组(1 892.3±511.2)×109/L、(78.3±20.1)mg/L、(7.32±2.21)ng/ml、(7.09±2.16)、(46.5±11.4)mmHg、(76.5±23.4)mmHg、(222.1±45.5)mmHg、(3.44±0.66)分;入院第10天,对照组SII (667.1±156.1)×109/L、血清CRP(25.4±5.4)mg/L、血清PCT(1.49±0.39)ng/ml、pH(7.34±2.32)、PaO2(76.2±18.8)mmHg、PaCO2(45.7±14.2)mmHg、氧合指数(362.8±88.7)mmHg、呼吸困难评分(1.08±0.36)分,观察组(987.2±261.3)×109/L、(33.2±10.9)mg/L、(2.11±0.90)ng/ml、(7.32±2.21)、(66.2±15.3)mmHg、(55.3±17.8)mmHg、(318.3±73.5)mmHg、(2.15±0.59)分。两组入院时和入院第10天,SII、血清CRP、血清PCT、pH、PaO2、PaCO2、氧合指数、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与第10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天SII与血清CRP、PCT、PaCO2、呼吸困难评分呈正相关性,与pH、PaO2、氧合指数呈负相关性。观察组生存74例(88.10%),死亡10例(11.90%);对照组生存88例(97.78%),死亡2例(2.22%),观察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I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病情越重SII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痰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黏痰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来自32家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316例为对象。COPD患者给予吸氧、消炎、舒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伴有黏痰症状和咳痰困难的COPD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溶液,每次3 ml(2 ml︰15 mg),一日2次,持续治疗7天。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道黏痰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痰量和咳嗽、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按临床是否属于COPD急性加重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COPD患者316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患者痰液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痰液量、咳嗽症状和痰液黏稠度均有明显改善,评分分别下降1.64分(95%CI:-1.73,-1.56)、1.41分(95%CI:-1.50,-1.33)、1.10分(95%CI:-1.19,-1.01)、1.22分(95%CI:-1.30,-1.13)和1.73分(95%CI:-1.83,-1.64),生活质量评分则增加0.06分(95%CI:0.05,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综合总疗效高(P<0.05),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治疗结束时临床总疗效的例数分别为125例(39.56%)、215例(68.04%)、265例(83.86%)和285例(90.19%)。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溶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黏痰症,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白细胞介素-4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4(IL-4)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诊的2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成感染组(n=122)与未感染组(n=78),对比2组患者HIF-1α、IL-4表达水平,再根据感染组病情严重程度分成为轻、中、重度感染,分析不同感染程度患者HIF-1α、IL-4表达水平,并根据感染组预后情况将其分成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对比不同预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IL-4对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感染组HIF-1α、IL-4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不同感染程度支气管扩张患者HIF-1α、IL-4水平呈现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P<0.05);不同预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在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良基因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HIF-1α、IL-4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IF-1α、IL-4高表达是影响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HIF-1α、IL-4预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795、0.823,IL-4+HIF-1α联合检测AUC高达0.911,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结论 血清HIF-1α、IL-4均能有效评估、预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发展,两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实用价值更高,对支气管扩张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一定辅助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7 d对咳嗽、咳黄痰、喘息、胸胁胀满、面赤身热等主要症状进行轻重程度评分,采用mMRC量表评估呼吸困难程度,采集动脉血检测PaO2和PaCO2,ELISA检测血清CRP、PCT和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两组患者咳嗽、咳黄痰、喘息、胸胁胀满、面赤身热等主要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mMRC量表评分均下降(均P<0.05),Pa02均升高(均P<0.05),PaCO2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主要症状改善、mMRC量表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均明显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血清CRP、PCT、SAA水平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CRP、S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提高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的疗效,有助于改善痰热壅肺症状和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炎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尼达尼布联合汉防己甲素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观察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每次100 mg,bid,口服+汉防己甲素片每次40 mg,tid,口服. 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肺功能指标、肺纤维化积分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纳入42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39例/42例)和76.19%(32例/4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mMRC评分分别为(1.43±0.27)和(1.69±0.31)分,SGRQ评分分别为(46.51±4.39)和(51.08±4.76)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64.96±6.55)%和(58.67±5.01)%,纤维化积分分别为(1.12±0.14)和(1.26±0.18)分,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80.31±7.03)和(75.02±6.94)mmHg,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试验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2.38%,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较基础治疗更能改善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及呼吸困难程度、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良性气道狭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良性气道狭窄指因各种良性病变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导致死亡。良性气道狭窄涉及不同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不同的发病机制涉及不同的通路或因子,治疗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将对良性气道狭窄原因、发生机制和治疗等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达沙替尼相关肺动脉高压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达沙替尼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报道达沙替尼相关PH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达沙替尼剂量、PH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和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为24篇,报道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3~73岁,平均50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达沙替尼剂量为140 mg/d者14例,100 mg/d者7例,70 mg/d者2例,不详2例;开始服用达沙替尼至发生PH的时间为10 d~144个月,中位时间37个月;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症状者24例,水肿8例,肝肿大5例,颈静脉扩张5例,咳嗽、胸闷各3例,胸痛2例,乏力1例;胸部CT、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出现胸腔积液和/或心包积液者20例;WHO功能分级为Ⅳ级者8例,Ⅲ级9例,Ⅱ级4例,不明4例。右心导管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25例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和/或肺动脉收缩压均升高。诊断PH后,24例患者遵医嘱停用达沙替尼,其中22例给予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2例未予特殊干预;1例自行间断服用达沙替尼。19例患者换用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停用达沙替尼并对症治疗1周至36个月(平均7个月)后,好转17例,部分好转7例,不详1例。结论:达沙替尼相关PH多见于CML患者,男性多见,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37个月,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多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停药及予特异性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呼吸操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呼吸操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2例,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2例、参照组30例。参照组行呼吸训练,试验组加用呼吸操,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呼吸操可以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