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改期间善后办门诊部加强卫生服务保障工作的做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伴随着七大军区撤销、五大战区成立,一个新的军队机构军区善后工作办公室应运而生,肩负着为军队改革解除后顾之忧,让战区和战区军兵种轻装上阵的历史责任.在善后工作中,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也是具体而且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善后办门诊部,确保新旧体制转换期间不断供、不漏供,高标准完成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是军委的要求,也是职责所系,现将笔者单位的做法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PDCA提升儿科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加强儿科临床试验项目实施过程中试验用药品管理的规范性,提升儿科临床试验质量.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我院2010-2013年儿科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药品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试验用药品管理的复杂多样性及儿童生理特性、用药特点,应用PDCA质量改善循环法于2014-2017年期间完善药品管理流程,规范操作细节,加强人员培训,对比管理改善前后临床试验问题数量、种类等数据,研究改进效果.结果:管理改善后,我院儿科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质量大幅提高,临床试验问题数量由39个降为5个,问题种类由6种降为3种.同时,GCP中心药房管理工作获得了研究者和申办者的一致好评.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改善药品管理有助于提升儿科临床试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龙处长被捕
编辑人员丨2023/8/6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前夕,省卫生处从民国政府卫生部上海仓库及中华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等途径争取到大批药品与医疗器械,存放在火车北站附近的省卫生处仓库.白崇禧率军窜到长沙后,虽大军云集,但社会秩序混乱.仓库地当交通要道,易遭国民党乱兵抢劫.为此,省卫生处处长龙伯坚(毓莹)找国立湘雅医学院院长凌敏猷商量,拟将这些药品器械转移到医学院存放,以备解放后应用.凌敏猷同意将这批物资存放在湘雅医学院新建附属医院病栋的地下室,由卫生处派员照料.龙伯坚指派卫生处庶务股长陈之影具体经办.物资放妥后,又派专人轮流看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湘雅故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伍家岭防治姜片虫病1948年8月,为继续利用美援来开发中国农村,南京国民政府继"善后救济总署"后,曾成立了"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当时,湖南省政府在南京与该会签署了修复洞庭湖堤垸的双边协议,因事涉滨湖10县,获得的相关款额较大,为此,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设有驻湘办事处来监督这笔款项的使用.这年秋,复员长沙的国立湘雅医学院,正在院长凌敏猷教授的带领下,四处求援,进行着校园的重建与新建工作.其时,湘雅的老熟人、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驻湘办事处主任张福良先生来到湘雅,想利用些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的资金在湖南农村进行地方病的防治调查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深圳市福田区托幼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托幼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深圳市福田区托幼机构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在2轮咨询中请40名相关专家对初拟的三级指标体系进行重要性评分,根据重要性评分均数等对指标进行增减.用层次分析法将各级指标构建两两对比的判别矩阵,请专家比较每组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对福田区38家托幼机构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机构应急能力各项得分.运用系统聚类将机构分类,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100%和95%,权威系数为0.85.在第二轮咨询中各级指标重要性得分均值均> 4.00,满分比>25%;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三级指标0.32、二级指标0.38、一级指标0.44.福田区38家托幼机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介于52.21~ 84.98,平均71.71.使用系统聚类将38家托幼机构分为3类,3类机构在应急能力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级指标的应急处置情况、健教与沟通,二级指标的上报情况、处置情况、善后处理、健教宣传、沟通协调,3类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公立托幼机构应急能力总分高于私立机构(P=0.013),应急能力总分与托幼机构办学时间呈正相关(r=0.373,P=0.02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现场评估结果显示福田区托幼机构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整体较强,但机构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应急处置情况、健教与沟通方面,尤其是疫情上报、病例隔离和转达响应上级部门发布预警信息的落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患者入院流程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运用追踪法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法分析并解决患者入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患者入院体验效果.方法 收集某院2019年1月7日-2020年8月16日胸外科新入院患者共131例.其中,流程改善前63例,流程改善后68例.追踪患者办理入院的每个环节,查找以一站式服务为基准的入院流程存在的缺陷及隐患.制定具体改善措施,比较风险优先指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改善前后患者在住院服务中心的等待时间、往返次数、直观拥挤度、噪音分贝.结果 流程改善前后RPN指数明显下降,患者等待时间、往返次数、直观拥挤度、噪音分贝均明显下降(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 追踪法联合FMEA有利于一站式入院流程的管理,改善患者入院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PDCA循环在降低临床路径变异率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PDCA循环管理办法降低某院临床路径系统变异率,以达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由相关科室组成PDCA持续改进小组,遵循PDCA循环确立临床路径系统变异率目标值、明确真因、实施对策,并对比改善前(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和改善后(2019年9月1日-2019年11月30日)的5524例临床路径病例在变异率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结果 经过本轮 PDCA 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变异率由改善前的56.52%降至改善后的27.53%,科室的变异率达标率由改善前3.23%提高至改善后45.16%;同时,住院费用由改善前的(15 571.75±32 339.83)元降至改善后的(13 801.69±23 133.88)元,住院药品费用由改善前的(2889.37±5736.66)元降至改善后的(2552.53±6228.36)元(P<0.05).结论 通过PDCA循环分析及发现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功降低了临床路径的变异率,提高了临床路径的执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