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喉风从痰论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急喉风为临床常见的喉科危急重症,以发病迅速、痰涎壅盛、呼吸困难、汤水难下为主要特征,西医学称急性喉梗阻.现代临床多以气管内插管、气管切除术等器械介入治疗,易给患者带来痛苦.纵观古代医籍,整理归纳急喉风病因病机为风热疫毒邪气侵入,风痰或痰火上逆于喉间,而“痰涎壅盛,喉窍闭阻”是导致呼吸困难危急证候的主要因素,故治疗以“祛痰开窍”为主,治疗方法分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分“泻火解毒,祛痰开窍法”及“祛风散邪,祛痰开窍法”,外治法分探吐法、吹喉法、灌喉法、外敷法、滴鼻法、针刺法等.急喉风从痰论治理论清晰,疗效确切,治法多样,若能灵活运用中医治法处理危急状况,也能减轻患者痛苦,相信对于提升医疗品质及临床疗效有极大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龚廷贤《寿世保元》五官疾病辨治特色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寿世保元》对五官科疾病的耳鸣、耳聋、耳道流脓、耳聆烂湿、耳疮等多种耳病,鼻塞、鼻渊、鼻衄、鼻中肉赘、颡疳或鼻疳、赤鼻等多种鼻病,口疮、口臭、牙疼、牙疳、重舌等多种口舌疾病,喉痹、喉风、单或双乳蛾等多种咽喉疾病,结合塞耳、熏耳、灌耳、吹耳、吹鼻、搐鼻、塞鼻、熏鼻、擦牙、漱口、口噙、吹喉、蘸喉、点眼等外治法以及内服汤剂,结合官窍的局部治疗,使药效直达病所,疗效确切,对中医治疗五官科疾病提供了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方补德《喉风论》针刺治疗喉疾学术特色钩玄
编辑人员丨2023/8/6
《喉风论》为清代医家方补德所著,书中简要概括了喉风三因论,重点记载了方补德采用针刺治疗喉疾的学术特点,包括妙用开风路针,首创以日为法;重视喉科刺血疗法;主张针药结合.为针刺治疗喉科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清代普陀山佛医心禅《一得集》论治喉科诸症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清代佛医心禅,定海普陀山(今浙江舟山普陀山)人,少年出家,醉心于岐黄之术,光绪年间在普陀山修行,后于杭州、宁波等地云游.心禅擅长结交地方名士,乐于深入劳苦大众,边学佛、边行医,医术受到当地患者认可[1],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多年行医心得整理成书,起名《一得集》,寓意自谦,请俞樾等知名学者作序刊行.《一得集》于清末刊行[2]后,民国时期被编入《珍本医书集成》[3]再次出版,近四十年来亦被多次整理重印.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讨论医理,中、下卷记述医案.其中关于论治喉科诸症,可谓提纲挈领,深入浅出,见解独到,疗效显著.心禅认为古人将喉症分为"七十二名目"过于繁琐,只需分为"喉蛾""喉痹""喉风"三大纲及其它零星杂症即可.现将《一得集》论治喉症部分梳理,对其探讨赏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喉风源流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三方面,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关于喉风的论述进行搜集整理,追本溯源,以冀有裨于临床实践."喉风"首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因多属风邪、风热或疫毒邪气侵袭,内因多属肺胃积热化痰或脾胃积热生痰.外内合邪,风痰上扰,亦或痰火上壅,而成是病是证.针对喉风痰涎壅阻气道之关键病机,古代医家先以外治法开关豁痰,而后以内治法祛生痰之源,以图标本兼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六神丸的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六神丸由牛黄、麝香、珍珠、蟾酥、雄黄、冰片等中药组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中医学认为其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喉风喉痈、痈疡疔疮、无名肿毒等症 [1].近年来随着对六神丸药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临床疗效评价的开展,使得六神丸在临床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现就六神丸组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在临床中单用、联合药物及联合其他疗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郑氏喉科吹药治疗喉风的学术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郑氏喉科流派运用吹药治疗喉风的治则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咽喉危急重症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在郑氏喉科代表性医著《重楼玉钥》《重楼玉钥续编》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吹药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关联规则、系统聚类等方法,分析郑氏喉科吹药治疗喉风的用药规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吹药方剂22首,涉及中药46种.高频使用药物有冰片、硼砂、芒硝、白矾、薄荷、儿茶等.药物的性味分析中,辛味药(36.96%)、甘味药(32.61%)、寒凉药(67.39%)、平性药(18.52%)为主.挖掘得到关联规则12条,2味药7条:"冰片-薄荷""儿茶-黄柏""薄荷-黄柏""冰片-黄柏".3味药5条:"薄荷-儿茶-黄柏""冰片-黄柏-儿茶"等.网络链接分析得出,其中强链接配伍有4组,为"冰片-硼砂""硼砂-芒硝""冰片-薄荷"和"冰片-芒硝";中等链接配伍31组;弱链接配伍22组.当距离为21时聚类分析,得到如下4组药物组合.C1:儿茶、黄柏、薄荷、青黛.C2:冰片、雄黄、猪牙皂.C3:僵蚕、硼砂、芒硝.C4:灯芯草、甘草、白矾、寒水石.结论 郑氏喉科吹药治疗喉风多选用"清热散邪""涤痰消肿"类药物,并体现"辛凉养阴"的学术特色,具有紧扣病机、随症施治、快捷效显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六神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六神丸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其应用广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咽喉肿痛、烂喉丹痧、喉风喉痈、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六神丸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被逐渐挖掘.查阅并归纳近10年来关于六神丸抗肿瘤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其抗肿瘤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转移、逆转耐药性等方面,并可缓解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今后将系统研究六神丸各药味之间的相互药理学作用机制,探索其临床治疗肿瘤的安全用量范围,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阴一阳结"理论指导下五输穴治疗喉科急症的临床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喉科急症主要包括急喉痹、急喉风、喉痈、乳蛾等疾病,起病急,病变迅速,严重者可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一阴一阳结"是喉痹的根本病机,厥阴少阳相结为患、咽喉气机不利是导致喉科急症的重要病机.西医以抗生素、激素治疗为主,但中医针刺五输穴治疗喉科急症,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喉痹病名证治溯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喉痹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喉痹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以来别名众多,根据病因病机命名的病名有火证喉痹、阴虚喉痹、阳虚喉痹、格阳喉痹、瘟毒喉痹等,根据发病特点命名的病名有喉风、乳蛾、马痹、马喉痹等.历代医家对喉痹病因病机、治法各有见解,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火热上攻、虚火上炎、阳气虚衰、瘟疫邪气、痰热壅盛、风寒侵袭、风毒所客等,其治法可概括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益气温阳、祛痰消肿等内治法及针灸疗法.整理喉痹病名、因机、治则之源流,可为现代医者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