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ECMO敷料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体外循环支持系统,对治疗严重心肺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ECMO导管的有效固定可以避免移位、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ECMO治疗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透明敷料、外科敷贴及绷带等多种工具结合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固定不够牢靠、外观不够美观整洁、更换不够方便等问题,尚缺乏特异性有效敷料来固定ECMO导管,为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特设计了一种ECMO敷料,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120543021.3).该装置包括依次薄弱连接的上部敷料、中部敷料、下部敷料 3 个部分.上部敷料顶面为上部敷料层,上部敷料层顶面设有第 1 刻度标识,底面中部设有纱布层;中部敷料顶面为中部敷料层,底面 2 个长度方向边沿设有网状层,2 个网状层之间设有切口纱布,切口纱布 2 个长度边沿连接网状层,切口纱布与中部敷料层之间设有塑料薄膜,切口纱布沿长度方向等间隔设有裂缝,中部敷料层顶面设有第 2 刻度标识;下部敷料与中部敷料的连接处设有开口,下部敷料底面为胶黏层.该装置设计简单,固定效果好,方便更换,可避免导管滑脱、移位,减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适用于躁动患者的腕部约束手套的设计与运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病情重,身上常需留置各种管道,为了防止非计划拔管的发生,需将患者的双手进行约束。目前临床使用的约束手套存在约束不当、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易脱落、易造成患者手部压力性损伤等问题。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躁动患者的腕部约束手套,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20 2 1612453.7)。该装置由约束手套和约束指环组成,既能实现约束作用,又能持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且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佩戴舒适,可防止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性化预防护理方案对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个性化预防护理方案对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52例,采用整群分组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的手术患者7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患者7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预防护理方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个性化预防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个性化预防护理方案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患者获取良好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ICU护士对危重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预防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5—8月,采用自行修订的ICU护士MDRPI预防知信行问卷对浙江省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54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分析ICU护士MDRPI预防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知识、态度与行为3个维度之间关系。结果:ICU护士MDRPI预防知信行问卷总均分为(3.87±0.46)分,其中知识维度条目均分为(3.43±0.69)分,态度维度条目均分为(4.13±0.51)分,行为维度条目均分为(4.06±0.56)分。不同性别、婚姻、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是否为医院伤口造口或压疮小组成员、是否护理过MDRPI患者、是否接受过MDRPI专题培训的ICU护士MDRPI预防知信行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是否护理过MDRPI患者、是否接受过MDRPI伤的专题培训为ICU护士MDRPI预防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 P<0.05)。ICU护士MDRPI预防知识、预防态度和预防行为两两呈正相关( P<0.05)。 结论:ICU护士对MDRPI预防的态度和行为较为积极,但相关MDRPI预防的知识较为缺乏。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ICU护士MDRPI预防知识的培训,提升其MDRPI的识别及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评估及处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主要包括导管相关的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以及潮湿相关皮肤损伤。导管相关皮肤损伤可能会引起患者局部疼痛、瘙痒等不适,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本文对导管相关皮肤损伤发生后的评估和处理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人员识别和干预此类皮肤损伤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ICU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循证方法,采用计算机6S证据模型,检索相关文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由3名接受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对各类型文献进行独立评价,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证据。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包括指南8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1篇、专家共识1篇,总结出风险评估、皮肤护理、医疗器械的选择和佩戴、预防性使用敷料、教育与培训相关的24条最佳证据。结论:总结预防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实践依据,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实践变革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建议运用证据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运用证据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制订适合临床转化的变革策略,并运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人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成人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受骨科俯卧位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术前活动力、手术时间、合并慢性疾病、使用骨科医疗器械是导致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 P<0.05)。年龄≥60岁、肥胖、术前活动力受限、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时间≥3 h、骨科医疗器械的使用均为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术前活动力受限、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时间≥3 h、使用骨科医疗器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613、0.638、0.620、0.741、0.660,其中术前活动力最佳截断值>1。 结论:影响成人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年龄≥60岁、肥胖、术前活动力重度受限、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时间≥3 h、使用骨科医疗器械易诱发术中压力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循证护理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8年1~12月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16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发生程度及诺顿(Norton)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效预防治疗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及术后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骨折术中及术后动脉损伤的解剖学位置、原因及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股骨近端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股动脉”“血管损伤”“血肿”“假性动脉瘤”“解剖学”,以及“proximal femur fracture”“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femoral artery”“vascular injury”“hematoma”“pseudoaneurysms”“anatomy”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有关股骨近端骨折术中及术后动脉损伤的文献,排除无法获取全文、内容不符、低质量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终纳入33篇文献,对动脉损伤的位置、原因、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股骨近端骨折术中及术后动脉损伤的位置多数在股深动脉系统。多因医源性操作引起,尖锐手术器械误伤动脉尤其常见,少数由移位的骨折块刺破邻近血管导致。患肢进行性肿胀和难以纠正的贫血是动脉损伤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彩超、CTA和DSA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超声引导下压迫及凝血酶注射等保守治疗适用于小血肿和不存在压迫症状的假性动脉瘤,而伴有压迫症状、有较大破裂风险、保守治疗失败的假性动脉瘤应行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包括弹簧圈栓塞和支架植入,可以快捷安全地封堵血管破口,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动脉瘤的压力,费用高昂;切开手术治疗能够完全解除动脉瘤的压力,但是手术创伤较大。结论:医师需要熟悉股深动脉系统与股骨的位置关系,对可能损伤动脉的操作器械和手术步骤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手术治疗的指征。继续优化现有手术方式中的器械、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改良介入器材的性能,是未来防治动脉损伤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认知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认知状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培训,改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2月17日浙江大学金华医院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出现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13名护士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理论知识认知度偏低、危险因素识别局限、风险评估未落实、处理措施不及时、缺乏防护意识、管理培训不完善、医用防护物资不足7个主题。结论: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认知度较低,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改进管理策略,增强其防护意识,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定期加强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性措施,及时保障抗疫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