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社区综合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分析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与肺炎球菌疫苗的效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流感季开始前,选取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示范区选取2组社区并将其随机分成A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和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疫苗接种知识得分、接种意愿及接种比例的差异。共纳入15 226例患者。干预后,2组患者的疫苗知识知晓得分、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经干预,疫苗知识得分中位数提高分值B组(50.00分)高于A组(42.86分);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6.91%)高于A组(4.16%);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7.35%)低于A组(16.61%);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7.90%)低于A组(9.08%);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3.37%)低于A组(4.06%)。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疫苗知识水平、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在社区综合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对提高疫苗知识水平、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上更有促进效果,但对疫苗接种比例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社区人群的两次横断面调查评价糖尿病综合管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探讨南通市崇川区居民2012年和2018年糖尿病的流行状况,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利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2012年和2018年两次横断面调查的17 780名和13 382名居民数据,获得糖尿病相关信息分别4 583份和3 996份,分别以2012年和2018年江苏省人口为参照进行标化,采用χ2检验比较两次调查的糖尿病患病率及管理率(包括知晓率、治疗率、知晓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结果显示,2012年和2018年的糖尿病粗患病率分别是12.0%和15.7%(χ2 =24.25, P<0.05),标化率分别是10.1%和10.8%(χ2 =1.05, P=0.306),发病率分别是5.7%和2.3%(χ2 =55.60, P<0.05)。两次调查,男性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7%和11.6%(χ2 =3.66, P=0.056),女性为10.5%和9.9%(χ2 =0.50, P=0.481);18~59岁人群为7.2%和6.5%(χ2 =0.85, P=0.357),60岁及以上人群为20.6%和21.9%(χ2 =0.91, P=0.339)。2018年糖尿病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标化知晓治疗率、标化控制率、标化治疗控制率分别为84.4%、80.3%、95.2%、58.4%、70.2%,高于2012年的47.2%、23.4%、44.8%、30.4%、59.4%(χ2 =183.33、χ2 =380.65、χ2 =282.99、χ2 =93.24、χ2 =6.22, P均<0.05)。2018年男性的糖尿病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标化知晓治疗率、标化控制率为85.8%、78.8%、91.8%、62.7%,高于2012年的50.5%、37.5%、72.3%、32.6%(χ2 =78.40、χ2 =96.17、χ2 =27.55、χ2 =48.96, P均<0.05),女性的糖尿病标化管理率分别为83.0%、81.7%、98.5%、54.1%、65.1%,高于2012年的44.0%、10.0%、18.3%、28.2%、48.8%(χ2 =105.52、χ2 =326.36、χ2 =317.22、χ2 =43.34、χ2 =3.87, P均<0.05)。2018年18~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的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标化知晓治疗率和标化控制率分别为82.9%、79.7%、96.1%、55.0%和88.0%、81.8%、93.0%、67.2%,高于2012年的42.6%、19.8%、42.2%、27.5%和63.9%、36.8%、53.9%、40.8%(χ2 =44.51、χ2 =102.17、χ2 =57.78、χ2 =21.65, P均<0.05;χ2 =71.18、χ2 =181.55、χ2 =146.26、χ2 =59.23, P均<0.05)。综上,全方位覆盖社区居民生活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对糖尿病的管理效果较好,有效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2019年236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质量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的建设质量。方法:利用2017-2019年期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调研评估结果,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比较不同指标间、不同区域间得分的差异。采用 x± s描述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得分值的95% CI检验不同区域示范区得分的统计学差异。为了比较不同指标间的得分情况,将各指标得分换算成百分制得分。 结果:236个示范区现场评估的百分制总得分83.5分;一级指标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体系整合(92.8)、政策完善(90.3)、环境支持(88.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7.4)、慢性病全程管理(78.1)、创新引领(76.5)、监测与评估(75.1)。东部示范区总得分(259.2±18.8),高于中部(243.2±15.2)和西部(245.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示范区建设质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时应予以充分考虑;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与评估和创新引领维度是示范区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在下一步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0年我国664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2020年我国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选取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点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作为调查对象,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开展2020年区/县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调查,分析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和配置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城乡间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东、中和西部不同区域间差异;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评价配置的均衡性。 结果:共调查678个区/县,664个区/县完成有效应答,有效应答率97.9%,其中区/县疾控机构的设置率为98.34%(653/664),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科室的设置率为96.02%(627/653)。627个设置慢性病防控科室的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职技术人员配置的中位数为4人,其中示范区(4人)高于非示范区(3人),东部(5人)高于中部(4人)和西部(4人),城市(4人)高于农村(4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配置率为0.71人/10万,其中示范区(0.73人/10万)高于非示范区(0.67人/10万),西部(0.82人/10万)高于中部(0.71人/10万)和东部(0.67人/10万),农村(0.77人/10万)高于城市(0.68人/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按人口规模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352 9;示范区与非示范区,东、中和西部不同区域,城乡的总泰尔指数分别为0.067 8、0.076 3和0.000 2,组内贡献分别达97.35%、99.52%和98.80%。 结论:2020年我国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相对均衡,配置数量仍存在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城乡、区域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经济性与重要性的糖尿病防控重要性-绩效分析决策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糖尿病防控重要性-绩效分析(IPA)决策模型并探讨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方法:采用重大慢性病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个体和群体层面,共10个维度指标、44项措施,分别获取经济性和重要性得分。采用IPA模型对糖尿病防控维度指标进行象限划分;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确定同一象限内维度指标优先级;各维度内的防控措施优先级则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参数确定。结果:经济性和重要性总分均值分别为66.50和89.94分,由此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第1象限重要性和经济性均高,为“最高优先级”,包括:医保与家庭医生、健康教育、高危发现与干预、患者管理和社区行动;第2象限重要性高而经济性低,为“优先改进级”,仅包括并发症筛查1项维度指标;第3象限重要性和经济性均低,为“最低优先级”,包括:个人健康服务评估随访、环境支持、糖尿病合并感染预防和降糖政策;第4象限重要性低而经济性高,为“其次改进级”。不同象限内优先考虑的措施分别为:(1)最高优先级:控制血脂、职业场所、防控工作计划、血糖检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优先改进级:年度神经病变筛查;(3)最低优先级:普及风险评分、健康饮食、健康餐饮创新活动和结核病筛查。结论:IPA模型可用于构建糖尿病防控决策模型并确定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阐述了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是健康中国的主要任务,并结合中国慢性病防控的三大基础工作,探讨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赋能的建议和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2020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对比分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为合理配置慢性病防控资源和推动示范区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0年全国区(县)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采用区(县)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分析示范区与非示范区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技术、政策6个方面的资源配置情况.共664个区(县)完成了调查,其中示范区480个,非示范区184个.采用SAS 9.4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x2检验.结果 示范区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中位数(5人)、慢性病防控经费占疾控机构总经费比例(11.00%)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4人、7.00%);除健康超市外,示范区配置健康支持性环境数量均高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开展心脑血管监测(84.29%)、肿瘤登记(95.5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监测(33.76%)的覆盖率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54.59%、89.01%、20.33%),而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覆盖率(78.13%)低于非示范区(92.86%);示范区开展重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COPD筛查与早期诊断覆盖率均高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97.88%)、制定慢性病防控综合规划(86.84%)、建立慢性病防控多部门联络员制度(98.09%)、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协调组织(99.58%)的区(县)覆盖率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68.68%、51.10%、63.74%、6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示范区的慢性病防控资源总体配置情况好于非示范区,建议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中国2010-2019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进展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了解中国2010-2019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的进展情况,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中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0-2019年创建的483个示范区创建年和2019年的相关数据,从支持性环境创建、社区参与、个人技能发展和卫生服务方向调整4个方面对各示范区的健康促进工作进行综合评价,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P25,P75)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截至2019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支持性环境创建中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为91.0%、社区宣传栏覆盖率为96.1%,社区参与中幼儿园每个班级平均健康教育课时数为6.0(6.0,10.0)个,中小学每个班级平均健康教育课时数为6.0(6.0,10.0)个,辖区平均群众健身团体个数为92.0(26.0,250.0)个,平均志愿者数为280.0(62.5,1 200.0)人,有自我管理小组平均社区数为89.0(44.5,174.5)个,平均自我管理小组数为99.0(48.8,204.3)个,各区县平均自我管理小组覆盖人数为2 137.0(842.5,7 520.5)人,个人技能发展中健康教育讲座平均总次数为510.0(191.0,1 241.0)次,慢性病核心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3.6%(57.8%,71.0%),平均健康素养水平为22.1%(17.0%,28.1%),卫生服务方向调整中健康指导员平均配备数为281.5(67.8,1 207.8)人;与创建年比较,2019年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示范区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社区宣传栏覆盖率、幼儿园每个班级平均健康教育课时数、中小学每个班级平均健康教育课时数、平均志愿者数和平均健康素养水平与创建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年不同区域示范区比较,不同区域示范区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社区宣传栏覆盖率、辖区平均群众健身团体个数、有自我管理小组平均社区数、平均自我管理小组数、健康教育讲座平均总次数、平均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指导员平均配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年不同地区示范区比较,不同地区示范区社区宣传栏覆盖率、辖区平均群众健身团体个数、有自我管理小组平均社区数、平均自我管理小组数、各区县平均自我管理小组覆盖人数、健康教育讲座平均总次数、平均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指导员平均配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国基于示范区开展的慢性病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仍存在区域和地区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辽宁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比较辽宁省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的管理情况、健康行为养成情况,评估示范区建设效果,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应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示范区和非示范区18岁及以上居民4622和470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示范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11%)低于非示范区居民(29.17%),知晓率(57.58%)、治疗率(54.59%)和控制率(23.50%)均高于非示范区居民(分别为45.77%、41.69%和1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区居民与非示范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1.64%、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示范区居民的糖尿病知晓率(54.46%)、治疗率(51.30%)和控制率(20.07%)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32.99%、30.03%和1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区居民吸烟率、有害饮酒比例均低于非示范区,二手烟暴露率、自觉限盐比例、自觉控油比例、限盐工具使用、控油工具使用、有休闲性身体活动比例、蔬菜摄入充足比例、水果摄入充足比例等指标均高于非示范区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等因素后,示范区居民患高血压风险较低(OR=0.88,95%CI:0.77~0.99),具有较高的高血压知晓率(OR=1.45,95%CI:1.20~1.76)、治疗率(OR=1.47,95%CI:1.21~1.78)、控制率(OR=1.96,95%CI:1.51~2.53)和糖尿病知晓率(OR=1.61,95%CI:1.20~2.18)、治疗率(OR=1.59,95%CI:1.17~2.15).示范区居民吸烟(OR=0.66,95%CI:0.57~0.77)、有害饮酒(OR=0.65,95%CI:0.48~0.89)、自觉限盐(OR=3.70,95%CI:3.28~4.17)、自觉控油(0R=4.52,95%CI:3.97~5.16)、限盐工具使用(OR=4.40,95%CI:3.61~5.35)、控油工具使用(OR=3.81,95%CI:3.07~4.73)、有休闲性身体活动(OR=2.82,95%CI:2.46~3.24)、蔬菜摄入充足(OR=1.67,95%CI:1.46~1.90)、水果摄入充足(OR=2.41,95%CI:2.17~2.69)等健康行为养成情况均优于非示范区居民,示范区居民二手烟暴露(OR=4.48,95%CI:3.97~5.07)的风险较高.结论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方式,促进健康行为养成,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管理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节选一:心血管病社区防治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1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1.1 有关国家卫生健康法律、政策和规划目标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防治行动位列《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五大疾病专项行动之首 [1].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为与慢性病防控密切相关的健康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了法律遵循 [2].202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正式实施,为所有医师开展诊疗活动和救助患者提供了法律保障[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