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的结直肠癌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安全性及其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多中心、真实世界的大样本数据,为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5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例)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7例)共计94例患者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58岁。直肠癌81例,结肠癌13例(2例为结肠双原发癌);肿瘤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82例;肿瘤高分化46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11例。26例(27.7%)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行单纯免疫治疗,主要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68例(72.3%)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和微卫星稳定(MSS),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主要为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PD-1+长程或短程放疗,或PD-1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分析评价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手术情况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手术并发症;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包括以下指标:主要病理学缓解(MP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在病理上残留肿瘤≤10%;病理完全缓解(pC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患者在病理上未见残留肿瘤;肿瘤评效为疾病控制率(DCR),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患者在全组中所占的比例;客观缓解率(ORR),为CR+PR。结果:全组94例患者接受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4(1~10)个,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2%(35/94),包括皮肤相关不良反应35例(37.2%)、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22.3%)和免疫性肠炎8例(8.5%),其中Ⅲ级不良反应占1.1%。末次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0(21~55) d,直肠癌根治术81例,结肠癌根治术11例,结肠癌联合其他脏器切除2例;全部患者原发灶切除均达到R 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3%(21/94),主要为吻合口漏(4例)、盆腔感染(4例)、腹腔积液(3例)、吻合口狭窄(3例)和腹盆腔出血(2例);Ⅰ~Ⅱ级并发症13例(13.8%),Ⅲ级并发症8例(8.5%),无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全组患者中位随访32(1~46)个月,DCR为98.9%(93/94),ORR为88.3%(83/94),pCR率41.5%(39/94),MPR率60.6%(57/94)。行单纯免疫治疗的26例dMMR和MSI-H患者pCR率为57.7%(15/26),MPR率为65.4%(17/26)。行联合免疫治疗的68例pMMR和MSS患者pCR率为35.3%(24/68),MPR率为58.8%(40/68)。 结论:对于初始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肿瘤控制率和病理缓解率;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小板相关指数与溶栓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latelet volume indices, PVI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与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研究人群依据MRS评分(modified rank in scale,MRS),分为MRS≤2和MR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NLR( OR=1.045, 95% CI:1.032~2.350, P=0.032),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OR=4.212, 95% CI:1.074~16.513, P=0.039),MPV×NLR/血小板计数(PLT)( OR=5.711,95% CI:1.342~24.298, P=0.018),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OR=1.015, 95% CI:1.001~2.372, P=0.03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 OR=1.266, 95% CI:1.111~1.443, P<0.01)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论:NLR、MPV、MPV×NLR/PLT、PDW、NIHSS评分是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PV×NLR/PLT可以较好地预测3个月后AI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急性早期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非急性早期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ICVA)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9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非急性早期症状性ICV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63.4岁(范围:52~72岁)。术前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4.3分(范围:4~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3分(范围:8~18分)。其中2例患者行同期血管内治疗;7例患者行分期血管内治疗,即一期应用微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并球囊成形,使血流保持在脑血流灌注分级系统分级2b级及以上,随后通过抗血小板药物及自身纤溶系统溶解病变部位附壁血栓;二期于残余重度狭窄部位行支架植入术。采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记录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2例同期血管内治疗患者虽经积极治疗后闭塞血管均再通,但1例术中出现血栓移位,1例出现拉栓后血管再次闭塞;分期治疗的7例患者中6例血管再通,出院时NIHSS评分平均5.7分(范围:3~14分);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平均1.6分(范围:0~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0.9分(范围:0~2分),优于术前状态。结论:分期血管内治疗是非急性早期症状性ICVA闭塞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齿学系建立始末探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943年,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增设齿学系。北京市档案局保管的《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案卷中明确记录了学系设立之初的时代背景、报批经过、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这些史料为了解口腔医学名称的演变,学科的发展,以及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医史学科的教育科研先驱李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李涛(1901—1959)于1921年就读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8—1942年供职于协和医学院中文部,讲授中外医学历史,从事医史研究,并于1940年完成《医学史纲》。此期间李涛曾积极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搜罗中医古籍,并成为中华医史学会主要领头人之一。1946年后供职北京大学医学院(后更名北京医学院),担任医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参与编辑《医史杂志》,编制最早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发表了一批视野开阔、角度新颖的中国医学史研究论文。在医史教学与科研方面,李涛特别注重实物及实地考察所得的医学史料,深入调查历代医史遗迹。1954年,李涛兼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医史研究室主任,1956年与陈邦贤联袂举办医史高级师资进修班,为医史学科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儿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儿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儿科临床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反映当代,面向世界".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PubMed/PMC、Scopus、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EBSCO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每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连续出版物号为:CN 43-1301/R;ISSN 1008-8830.在本刊刊登的所有稿件都必须通过同行评议,发表后可开放获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伴EVI1高表达的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点及早期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EVI1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其对早期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诊治的361例AML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AML患者EVI1基因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并比较中危及高危伴EVI1+ AML患者的临床与生物学特征及诱导缓解率,分析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的影响因素.32例健康供者进行EVI1/ABL基因水平检测,确定EVI1表达的异常界值.结果:以EVI1/ABL基因定量表达≥8.0%作为EVI1的阳性表达.在361例初发AML中,EVI1+ AML患者共33例(9.1%),其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45(18 ~67)岁,中位随访期为6.6(0.7 ~13.2)个月.中危核型17例,包括正常核型9例,1例+8;高危核型14例,包括7例-7/7q-,4例t(v;11q23),3例inv(3)/t(3;3),2例未见分裂象.33例患者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为42.4%,总CR率为60.6%.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预后分层,分为中危组16例,高危组17例,无低危组患者.中危组与高危组1个疗程CR率分别为68.8%和17.6% (P =0.005),总CR率分别为81.3%和41.2% (P =0.032),复发率为7.7%和14.3%.单因素分析,高危染色体核型对1个疗程CR率及总体CR率均有影响(P=0.004、0.029).高危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中危组(41.2% vs.6.3%,P=0.039),且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中危组(P=0.012).结论:EVI1基因在AML中常伴中、高危核型表达,对于AML患者来说可能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伴-7/7q-、t(v;11q23)及inv(3)/t(3;3)等高危染色体核型的预后差,其1个疗程CR率及总CR率、长期生存率低,病死率高,应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侧枝循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脉溶栓的预后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评估侧枝循环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压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压梗死患者39例,依据溶栓前ASPECTS评分分为侧枝良好组及侧枝不良组,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及溶栓后90d的预后差异;再以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侧枝良好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更低、ONT(onset to needle time)更短,则预后更好.Logistec回归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是评估预后是否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OR:39.395,95%CI=1.336~1161.514,P=0.033).结论 ASPECTS可准确评估侧枝循环,对静脉溶栓有明确的指导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排螺旋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评估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6例行新辅助化疗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新辅助化疗前、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前2周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根据冠状位测量和轴位公式法判断肿瘤中心与食管胃结合部(EGJ)交界线的距离;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胃癌根治性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科医师复阅术后大体标本测量AEG的肿瘤中心与EGJ交界线的距离.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TNM分期系统确定新辅助化疗后临床T分期(ycT分期)、N分期(ycN分期)和病理学T分期(ypT分期)、N分期(ypN分期).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标准确定肿瘤退缩分级(TRG).观察指标:(1)AEG新辅助化疗后CT检查情况.(2)AEG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情况.(3) AEG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 AEG术后病理学分期情况.(5)AEG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准确率.(6) AEG新辅助化疗前后CT检查图像变化与病理学反应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1)AEG新辅助化疗后CT检查情况:46例AEG患者中,5例CT检查冠状位图像示肿瘤全貌及EGJ交界线,CT检查轴位图像示EGJ管壁增厚,病变全层不均匀强化,浆膜面不光滑;直接测量肿瘤中心与EGJ交界线距离均<2 cm,此5例均按食管癌分期.41例患者CT冠状位图像无法在一张图像中同时显示肿瘤全貌与EGJ交界线,CT检查轴位图像示EGJ管壁增厚,病变全层不均匀强化,浆膜面不规则形态;使用公式法计算为负值者27例,按食管癌分期,计算为正值者14例,按胃癌分期.(2)AEG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情况:46例AEG患者中,ycT分期:ycT1期1例,ycT2期6例,ycT3期31例,ycT4a期6例,ycT4b期2例;ycN分期:ycN0期5例,ycN1期14例,ycN2期23例,ycN3a期4例.(3)AEG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6例AEG患者中,38例为腺癌,3例为腺癌伴印戒细胞癌,3例为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2例为腺癌伴鳞癌.46例AEG患者中,大体标本上可观察肿瘤中心与EGJ交界线距离,按胃癌分期14例,按食管癌分期32例.(4)AEG术后病理学分期情况:46例AEG患者中,ypT分期:ypT0期1例,ypT1期3例,ypT2期5例,ypT3期29例,ypT4a期7例,ypT4b期1例;ypN分期:ypN0期17例,ypN1期4例,ypN2期15例,ypN3a期9例,ypN3b期1例.46例AEG患者中,TRG 0级1例,TRG 1级3例,TRG 2级16例,TRG 3级26例;20例为肿瘤有退缩,26例为肿瘤无退缩.(5) AEG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准确率:新辅助化疗后AEG ycT分期的准确率为78.3%(36/46),ycN分期的准确率为54.3% (25/46).(6)AEG新辅助化疗前后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反应的关系:46例AEG患者中,原发灶胃壁厚度缩小33例,胃壁厚度稳定13例.20例肿瘤有退缩患者中,17例原发灶胃壁厚度缩小,3例原发灶胃壁厚度稳定;26例肿瘤无退缩患者中,16例原发灶胃壁厚度缩小,10例原发灶胃壁厚度稳定.两者原发灶胃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9,P>0.05).46例AEG患者中,腹腔可疑淋巴结短径之和缩小31例,淋巴结短径之和稳定14例,淋巴结短径之和增大1例.20例肿瘤有退缩患者中,16例淋巴结短径之和缩小,4例淋巴结短径之和稳定;26例肿瘤无退缩患者中,15例淋巴结短径之和缩小,10例淋巴结短径之和稳定,1例淋巴结短径之和增大.两者淋巴结短径之和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9,P>0.05).3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胃壁与淋巴结短径之和变化情况不一致:CT检查示原发灶胃壁厚度化疗后缩小,而淋巴结短径之和无变化;病理学分期为ypN0期而临床分期为ycN1期.结论 参照AJCC第8版TNM分期系统,结合CT检查冠状位测量及轴位公式法可较客观地测量肿瘤中心与EGJ交界线的距离,从而选择食管癌或胃癌分期系统,纠正Siewert Ⅱ型AEG T3期过分期,提高总体临床分期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NS)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S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6例(NS组),并按照1:2比例收集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32例不伴N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无NS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脑梗死病因分型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结果(1)NS组患者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无N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6比15/26,P<0.01);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NS组与无NS组的多发或单发病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S组以多发病灶非单一供血区为主(8/16),无NS组以单发病灶为主(25/32).(3)NS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无NS组[(4.4±1.3)g/L比(3.4±1.1)g/L],而血白蛋白水平低于无NS组[(26±5)g/L比(39±4)g/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NS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发性病灶及非单一供血区病灶更常见,其发生脑梗死的机制可能有别于一般的脑梗死,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