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L在线课程结合工作坊在伤口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提高,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慢性伤口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由于对慢性伤口的护理专业性较强,目前我国的伤口专科护士数量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医院的伤口护理需求[1],为应对这一问题多家医院就开设了伤口联络护士岗位.联络护士是指已经掌握相关专科知识但从事非专科工作,为患者提供专业健康指导而与专科护士联络密切的护理人员[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东盟高等医学教育合作意向和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和东盟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合作的意向和需求,促进中国和东盟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方法:2020年5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的43个成员单位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意向、专长与挑战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所中国院校和10所东盟院校完成了问卷调查。中国和东盟院校合作意愿较高的领域包括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国14所、东盟8所)、科研能力培养(中国17所、东盟7所)和在线课程(中国17所、东盟7所);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国18所、东盟9所)、研究生交流(中国18所、东盟9所)、短期课程培训/研讨会(中国19所、东盟8所)、在线课程(中国14所、东盟7所);医学生临床观摩/轮转(中国15所、东盟9所)、青年学术会议与研讨会(中国18所、东盟7所)。中国和东盟院校均认为自身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国11所、东盟6所)、研究生短期课程培训/研讨会(中国10所、东盟5所)、临床观摩/轮转(中国10所、东盟5所)方面具备专长。超过一半的中国和东盟院校认为双方合作不存在挑战。结论:中国和东盟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意向点较多,双方在在线课程等方面的合作意愿均较强。在部分领域中国或东盟院校的单方合作意愿高,未来应立足双方合作的意向点,进一步挖掘双方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专长和特色,深化医学教育合作、促进中国和东盟医学教育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区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筛查认识的问卷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8年7月8日至8月12日通过微信群发布调查问卷链接、在问卷网回答的方式,对107名参加北京市西城区全科医生师资骨干培训项目者、50名中国科学院的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足筛查知识的在线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5份。145名全科医生均来自社区一级医院,其中全科医生105名,工作年限为10~20年者76名,大学本科学历者98名。75.9%(110/145)曾听说过糖尿病足筛查并知道应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98.6%(142/145)知道糖尿病足筛查的内容应包括病史、足部皮肤、神经病变、血管状态,知道足部骨骼及关节畸形、鞋袜选择者73.1%(106/145);21.4%(31/145)曾参加过糖尿病足筛查内容的相关培训。提示一些社区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筛查认识度不高,对筛查对象及内容了解不全面,且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和时间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科影像学移动互联网远程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由于专业地位和培养渠道的限制,我国儿科影像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儿科影像医生集中于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影像知识和人才奇缺,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大型远程医疗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医疗成为医疗会诊和教学的主流平台,为儿科影像远程教学提供了良机,有望成为培养儿科影像人才的利器。对文献、手机应用市场软件和成本效益的分析显示,目前大型远程医疗建设周期长、建设和维护成本高,且易受地域和环境制约,用于县级以下医院的远程教学尚待时日;利用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则十分便利,是当下实现儿科影像学远程教学的极佳选择,有望破解儿科影像人才培养和技能传播的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妇产科住院医师在其规范化培训期间临床实践参与情况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妇产科医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期间参与临床实践的情况,为完善相关培训细则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来自国内6大地区不同等级医院完成住培后2年及未参加住培的第4年或第5年的1 341名妇产科住院医师进行在线调查,了解住培(或前3年住院医师)期间参与20种常见妇产科手术操作的情况。结果:19.0%(255/1 341)的妇产科医师临床实践合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科学历( OR=1.661,95% CI:1.225~2.252)、东北地区( OR=2.637,95% CI:1.564~4.446)和华南地区( OR=2.362,95% CI:1.442~3.869)的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参与情况比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南西北地区的妇产科住院医师更好。 结论:妇产科医师住培期间临床实践不足,不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应当依据疾病谱和手术方式的变化修订住培细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六家肿瘤中心与欧美肿瘤中心放疗医师培养工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国内外优秀放疗中心肿瘤放疗专科医师培养经验,为中国肿瘤专科医院放疗基地医师培养体制提供改进的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邮件和在线调查,收取中国6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和欧美5家肿瘤专科中心的住院医师及教师反馈,描述和比较培养模式。结果:中国26位住院医师和23位教师参与调查。国外20位住院医师和1位教师回答问卷,并反馈4份专科医师培养制度文件。中国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分成2个阶段,本研究结果反应第一阶段情况。在培养目标、临床实践培养形式、轮转培养规则以及考核设置上中国与国外相同。但中国比国外规范化培训时长少(2~3年比4~5年)。中国项目覆盖主要常见病种;国外按照病种轮转保证每个病种的实践。中国工作量多数为40~60 h/周,国外住院医师工作时间多依照本地法规要求,但美国纽约项目长达60~80 h/周。结论:中国6家肿瘤中心放疗专科医师培养第一阶段在总体目标、培养模式和考核方向上与欧美优质项目相似,但在项目总时长尤其是放疗科内轮转时长和按照病种轮转方面低于欧美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医学科轮训期间不同专业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轮转重症医学科的住培医师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了解不同专业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现况及其对各项指标的认可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训的住培医师为对象;借助"问卷星",让住培医师在线填写《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获得有效问卷共256份。组间数据比较应用SPSS 19.0行 t检验或卡方检验。 结果: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住培医师均认为岗位胜任力涉及的8个维度指标非常重要;重症医学专业住培医师对"临床基本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3项指标的认可度评分高于其他专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住培医师对自身学术研究能力评分最低。重症医学专业住培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方面的自评情况优于其他专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不同专业住培医师对岗位胜任力的各维度重要性及自身状况评价有差异。在制定重症医学科的培训内容及考核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住培医师专业背景,适时评估其培训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互联网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开通互联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义诊团队在线服务,为患者在疫情期间提供必要的防范指导,降低一线门急诊接待压力和线下人群集中交叉感染风险。方法: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迅速反应,组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互联网义诊项目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需求,按需设置线上专科门诊,对义诊专家实施针对性的培训,优化患者端智能导诊,简化流程后通过互联网医院紧急上线。结果:互联网医院专家义诊团队于2020年1月26日上线,截至2020年2月1日,7 d时间义诊专家团队完成线上问诊4 120人次,其中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咨询2 489人次,占60.4%。598人次咨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425人次咨询焦虑、恐惧相关心理问题。筛查出发热及(或)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史患者共622例,其中既有发热又有流行病学史患者5例。结论:通过互联网医院帮助患者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排查疑似病患并进行心理干预,减少社会恐慌,在医院诊治之前,构建了第一道抗疫防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内营养多模式培训对肿瘤科护士营养支持知信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多模式培训对肿瘤科护士营养支持知信行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本地区3所甲级医院共85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入选对象实施多模式营养知识培训,包括理论教学、在线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践操作及联合查房等。比较培训前后肿瘤科护士营养支持知信行评分、肠内营养知识知晓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肠内营养支持知识、信念、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培训后肿瘤科护士肠内营养知识知晓率(包括营养配方选择、营养素输注方式、鼻饲给药注意事项、营养剂保存方法、喂养不耐受评估及识别、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等方面)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培训后肿瘤科患者腹胀、腹泻及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肠内营养多模式培训能有效提高肿瘤科护士营养知识、信念及行为能力,从而给予肿瘤患者科学的营养指导,降低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合引导性反馈的小规模限制性混合式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结合引导性反馈的小规模限制性混合式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参加2019、202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62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和2020年的培训学员作分别为对照组(32名)和试验组(30名)。试验组采用结合引导性反馈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手术安全核查、手术体位安置成绩分别为(89.90±3.92)、(91.37±3.57)、(92.03±2.98)分,对照组为(87.44±3.06)、(88.53±4.23)、(87.28±3.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学员对结合引导性反馈的SPOC教学法的效果评价较好,满意度均超过90%。 结论:结合引导性反馈的SPOC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培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手术室专科护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