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商城内不同功能区域在差异化送风条件下的污染物分布情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中央空调送风条件下各功能区的污染物分布现状,为建筑差异化送风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综合商城为例,在差异化送风条件下分别对其不同功能区内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只开送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浓度较低,在送风和回风均开后,室内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此时甲醛、PM10、PM2.5、CO2、TVOC、CO浓度差异分别为0.028 mg/m3、0.018 mg/m3、0.036 mg/m3、0.017%、0.208 mg/m3、1.279 mg/m3.除 CO 浓度外,各个功能区内甲醛、PM10、PM2.5、CO2、TVOC浓度均超标.只开送风、送风+回风均开这两种模式下服装区污染最严重,此时空气质量指数为2.72和3.28;餐饮区次之,为2.28和2.98;电子和首饰区污染最轻,为1.82和2.52.结论 服装区污染最严重,餐饮区次之,电子和首饰区污染最轻.建议从污染物源头及送风策略角度出发,进行污染物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程度负重对老年膝骨关节炎下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负重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10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负重0%自身体重(BW)组(36例)、负重5%BW组(36例)和负重15%BW组(36例).比较3组患者负重慢跑时的三维方向地面反作用力、额状面下肢关节角度、矢状面下肢关节角度和膝关节动力学参数.结果 随着负重的增加,患者三维方向上的地面反作用力逐渐增大,且负重5%BW组和负重15%BW组均高于负重0%BW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0%BW组与负重5%BW组和负重15%BW组膝关节内收角度峰值、踝关节内翻角度峰值和踝关节外翻角度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负重5%BW组与负重15%BW组膝关节内收角度峰值显著降低,踝关节内翻角度峰值显著升高,踝关节外翻角度峰值显著升高.3组其他冠状面下肢关节角度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0%BW组与负重5%BW组和15%BW组踝关节背屈角度峰值和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BW组踝关节背屈角度峰值显著升高,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显著降低.3组其他矢状面下肢关节角度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膝关节内收力距和膝关节屈曲力距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BW组膝关节内收力距和膝关节屈曲力距峰值显著升高.结论 不同程度负重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动力学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定位方式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和对照组(采用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9±9.2)岁;Garden分型: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1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3.5±7.9)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16例,Ⅳ型13例。所有骨折均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倒三角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包括螺钉间距、螺钉至颈皮质距离、螺钉覆盖面积、螺钉间平行偏差、螺钉与颈轴线偏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4±1.9)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3.1±5.5)min]、透视次数[(13.7±2.2)次]、导针钻孔次数[(3.7±0.6)次]、螺钉至颈皮质距离[(12.4±2.8)mm]、正位X线片上螺钉间平行偏差(2.2°±1.1°)、侧位X线片上螺钉间平行偏差(2.4°±1.0°)、正位X线片上螺钉与颈轴线偏差(4.0°±0.9°)、侧位X线片上螺钉与颈轴线偏差(3.2°±0.8°)均优于对照组[(46.5±8.6)min、(23.1±5.2)次、(11.0±2.2)次、(19.0±3.3)mm、6.5°±2.6°、7.1°±2.9°、7.7°±2.6°、9.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螺钉间距[(45.7±5.8)mm]、螺钉覆盖面积[(74.1±10.9)mm 2]均大于对照组[(31.3±7.7)mm、(55.5±9.0)m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有1例骨不连,对照组有2例骨不连同时螺钉退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螺钉穿出或断裂、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结论:相比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钉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减少透视次数和导针钻孔次数,有效提高螺钉置入精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固疏汤,2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价疼痛程度;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大粗隆(Troch)、Ward’s三角区(Ward’s)及L 1~ 4的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RC-3)、Bcl-2及转录元件辅激活蛋白(PGC-1a)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42/53)、对照组为61.5%(32/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55, P=0.047)。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艰评分及总分,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956、20.472、18.591、13.439、19.594、9.035,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Troch[(0.70±0.07)g/cm 2比(0.67±0.06)g/cm 2, t=2.356]、Ward’s[(0.57±0.06)g/cm 2比(0.51±0.05)g/cm 2, t=5.561]及L 1~ 4[(0.88±0.07)g/cm 2比(0.80±0.05)g/cm 2, t=6.727]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RC-3[(0.34±0.08)ng/L比(0.27±0.07)ng/L, t=4.768]、Bcl-2[(9.56±2.15)μg/L比(8.45±2.07)μg/L, t=2.694]及PGC-1a[(0.33±0.06)g/L比(0.25±0.04)g/L, t=8.0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上调SRC-3、Bcl-2、PGC-1a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调强放疗射野下的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的方向性响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在不同照射方向(0°、45°、90°和135°)和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0°、15°、30°、45°、60°、-15°、-30°、-45°和-60°)下的方向性响应,初步建立对其方向性的测试方法。方法:对医用加速器、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分别进行刻度及校准后,采用固体水模体覆盖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上部,通过调整固体水模的厚度,使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探头的有效测量中心到模体表面射线中心轴入射点的等效水距离为5 cm。选取探测器相对于治疗床长轴0°、45°、90°和135°共4个位置,于每个位置分别在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为60°、45°、30°、15°、0°、-15°、-30°、-45°和-60°时对选取的13个电离室探头进行测试。结果:医用加速器在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的剂量偏差≤0.18%;在相同照射野、不同入射角度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电离室探头的方向性响应偏差≤0.63%;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各探头对于其中心探头的测量偏差均<0.50%。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响应,是开展IMRT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中初步建立的测试方法可为相关医用加速器计量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基础性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期梅毒41例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梅毒螺旋体在二期梅毒皮疹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二期梅毒患者41例,分析皮损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并以此为分组依据,分析不同组间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的差异。对连续数据使用 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评估两组间差异;对分类数据使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组间差异。 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显示,42份二期梅毒皮损切片中,68.3%存在梅毒螺旋体,主要分布于表皮下部及真皮浅中层。以斑疹为主的二期梅毒疹的梅毒螺旋体阳性率[80%(16/20)]较以丘疹为主的二期梅毒疹[50%(11/22)]高( P < 0.05)。在10种病理特征中,免疫组化阳性组较阴性组更常表现出皮突延长( P < 0.05)、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P < 0.05)、角质层中性粒细胞浸润( P < 0.05)、苔藓样浸润模式( P < 0.05)、点状角质形成细胞坏死( P < 0.05)。免疫组化显示有较多数量梅毒螺旋体的切片表现出更多病理特征( H = 17.914, P < 0.001)。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大量(8份)、中量(14份)及少量(5份)梅毒螺旋体的切片分别平均有8种、7种及6种梅毒特异性组织病理特征;15份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阴性的组织切片平均只有4种病理特征。 结论:免疫组化可以显示梅毒螺旋体在二期梅毒皮疹中的分布,梅毒螺旋体含量较多的组织切片显示更多的梅毒特异性病理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和特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SMILE时术中发生失吸的患者16例(16眼),对其发生率、眼别、性别、失吸部位、失吸发生时眼球转动方向、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眼别、性别构成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行SMILE患者1 698例(男517例,女1 181例),3 365眼(右眼1 692只,左眼1 673只),术中发生失吸16例(16眼),发生率为0.46%。其中右眼9只(9/16),左眼7只(7/16),男5例(5/16),女11例(11/16)。不同性别( χ2=0.005, P=0.944)、不同眼别( χ2=0.229, P=0.632)失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吸位于激光扫描直径(3.62±2.55)mm处,多在直径2 mm内。按失吸部位分为:透镜底层失吸4眼(1/4),其中2眼当即改为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另2眼当即改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透镜边切失吸1眼(1/16),当即改为LASEK;透镜上层失吸10眼(5/8),其中8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扫描上层及做小切口,分离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3周后重新行SMILE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但发生再次失吸而在2周后改行LASEK;上层边切失吸1眼(1/16),直接用5 ml注射器针头划开上层边缘并完整取出透镜。按失吸发生即刻眼球转动方向分为:鼻上2眼(2/16)、颞上9眼(9/16)、鼻下2眼(2/16)、颞下2眼(2/16)、正下1眼(1/16)。所有失吸病例术后3个月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结论::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低,多发生于扫描透镜的上层和近瞳孔中央区。Bell现象为失吸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失吸部位和状态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经过合理的处理后仍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远期视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PDSCLs)与单焦框架眼镜、单焦角膜接触镜(SVCLs)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使用中文检索关键词近视、角膜接触镜、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眼轴、屈光不正和相关自由术语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网(VIP)等数据库,使用英文检索关键词myopia、contact lens、children、adolescents、myopia progression、axial length、refractive error和相关英文自由术语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收集数据,纳入将佩戴PDSCLs者作为试验组、佩戴单焦框架眼镜或SVCLs者作为对照组来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采用RCTs的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本研究的评级指标为2个组间屈光度变化和眼轴长度变化的差异,合并效应量以加权均数差(WMD)和95%置信区间( CI)表示。采用 I2检验评估各研究的异质性。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比较采用 Z检验。将附加度数≤+2.00 D、低像差、低焦深量的试验数据分配至低中附加组,附加度数>+2.00 D、高像差、高焦深量的试验数据分配至高附加组,采用亚组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附加值PDSCLs对近视的控制效果。 结果:共检索到378项研究,最终纳入10项高质量的RCT研究,共14组数据纳入Meta分析。纳入文献中受试者年龄6~18岁,随访时间10~36个月,包括试验组808例和对照组837例。其中有2项交叉试验研究未设置洗脱期,故仅纳入其首次干预后的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屈光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22 D,95% CI:0.15~0.30, Z=5.65; P<0.05);试验组眼轴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0 mm,95% CI:-0.12~-0.09, Z=12.28; 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附加亚组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屈光度变化和眼轴长度变化的WMD分别为0.21 D(95% CI:0.10~0.31)和-0.10 mm(95% CI:-0.13~-0.08)。高附加值亚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屈光度变化和眼轴长度变化的WMD分别为0.26 D(95% CI:0.13~0.38)和-0.13 mm(95% CI:-0.15~-0.10)。 结论:与单焦框架眼镜或SVCLs相比,PDSCLs可更有效地减缓儿童的近视进展,且PDSCLs附加度数较高时,减缓近视进展的效果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相关病死率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 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 OR值为1.4(95% 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 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 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 433元。 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延伸护理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的照护价值。方法: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案)和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及干预后第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水平、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中虹膜损伤、葡萄膜炎、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117/120)较对照组91.7%(110/12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裸眼视力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