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埃博拉病毒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针对病毒本身的抗病毒治疗就成为关注的焦点。现根据埃博拉病毒复制感染过程,简述作用于各环节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实(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而评述新型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疗效,并提出联合治疗方案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病毒和病毒病转录组学方法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性疾病呈现愈演愈烈、愈发愈快的趋势。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与宿主免疫调控机制,解析病毒与宿主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监测病原病毒与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转录组测序是一类在RNA水平上关注基因在特定时空状态下表达特征的技术,是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和研究mRNA差异剪接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的成熟,转录组学研究向着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方向发展,逐渐从理论研究领域向临床实验室过渡,改变着临床工作人员对病毒与病毒病的传统认知,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病毒转录机制、病毒与宿主的免疫互作、追踪疾病进展以及抗病毒药物研发等方面研究。本文主要对宏转录组的技术流程、常用软件以及病毒与病毒病方向的应用场景进行综述,并对细胞群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核转录组以及空间转录组的方法与应用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病毒转录机制研究与病毒病的防控提供方法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项关于埃博拉病毒病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脓毒症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Sepsis-3.0重新定义脓毒症为"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1]。细菌感染是脓毒症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儿童、免疫缺陷群体以及部分热带地区的脓毒症病例中,病毒感染占有较高的比例。东南亚的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者进行了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在儿童和成人中,病毒性脓毒症分别占36%和12%,其中常见的病毒是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鼻病毒、流感病毒等[2]。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脓毒症,但其诊断率相对偏低,亦缺乏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病毒性脓毒症。然而,病毒性脓毒症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儿科领域将其定义为对病毒感染的严重炎症反应[3],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参照Sepsis-3.0对病毒性脓毒症进行定义和诊断[4-5]。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感染中的应用已有70余年的历史,但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GC在病毒性脓毒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中国热带医学》2023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
编辑人员丨2024/2/3
AAlagille综合征Alagille综合征误诊为胆道闭锁1例并文献复习(符高佳,林道炯),(7):(773)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病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病(殷启凯,梁国栋),(1):(1)艾滋病 武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需求及影响因素(刘玉新,孔德广,王夏,等),(2):(167)按蚊 中国传疟媒介按蚊幼虫防制的主要实践及基本策略(王海防,周正斌,肖宁,等),(12):(1294)埃及伊蚊 氟虫腈处理埃及伊蚊幼虫的转录组学分析(王凯旋,索鹏辉,赵培真,等),(5):(462)利用无缝克隆方法构建埃及伊蚊表皮蛋白基因AaCPR100A双向启动子苏云金芽孢杆菌穿梭载体(马晨昕,张莹心,刘思寒,等),(11):(114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国热带医学》关于征集"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现状与展望"研究专栏的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客座编辑:林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龚文平,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副研究员;丰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汪伟,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征稿背景: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鼠疫、霍乱、天花、黄热病、流感、疟疾、艾滋病、结核、埃博拉、CO-VID-19等传染病全球广泛流行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和全面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际交流和人员流行的增加,我国传染病流行出现了新态势:传统传染病的危害尚未彻底消除,各种新发和再现传染病不断出现,输入性传染病病例呈增长趋势,食源性传染病发病率显著增加,传染病病例被误诊、漏诊屡见报道.自2000年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炭疽、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1D-19、鹦鹉热、猴痘等新发和再现传染病层出不穷.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为提高公众对传染病危害的认识,推动传染病防控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的交流与传播,助力传染病有效控制,《中国热带医学》拟于2024年1月刊载"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现状与展望"专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乌干达苏丹株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疫情概况(2022年8-10月)
编辑人员丨2023/9/2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罕见且通常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全球现有4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株埃博拉病毒、苏丹株埃博拉病毒、泰伊森林株埃博拉病毒和本迪布焦株埃博拉病毒),偶尔在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引起暴发疫情.埃博拉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性血液、体液和动物组织传播感染.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全身无力和出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埃博拉病毒病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凶险、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病毒之一,致死率可高达90%.针对面临的巨大挑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已成为医学界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埃博拉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谈我国国际旅行医学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跨境旅行成为传染病传播的桥梁.新世纪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等疫情通过旅行者在全球快速蔓延.旅行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而我国起步较晚.本文通过明确旅行医学服务对象,分析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旅行医学发展指明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7种非洲多发病毒病基于荧光微球的多元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非洲地区较为高发的7种重要病毒病基于荧光微球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完成初步的评价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引起裂谷热、黄热,马尔堡,埃博拉、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基孔肯雅热等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结合前期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多重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建立基于荧光微球的核酸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合成DNA和体外转录RNA等方法制备相关病原体模拟样本和参考品,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利用30份登革热、汉城出血热等疑似患者标本和32份正常人血标本评价特异性.结果 所建立的基于荧光微球的针对7种非洲多发病毒病核酸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检出相应病原体核酸,检测限可达102 ~105拷贝/μl,特异性为100%,组内变异系数均在12%以下,组间变异系数在15%以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论 初步建立了基于荧光微球的7种非洲多发病毒病核酸检测方法,为相关疑似传染病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