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其疟疾发病率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2019年疟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2013-2019年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145个国家中,有疟疾流行的国家74个(51.03%),主要位于非洲(60.81%,45/74)和亚洲(22.97%,17/74)。2019年疟疾发病率≥10 000/10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96.15%,25/26)。2013-2019年,32个(43.24%)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3个(31.08%)国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19个(25.68%)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佛得角(EAPC=151.46,95% CI:47.15~329.71)、南非(EAPC=98.61,95% CI:32.11~198.58)和纳米比亚(EAPC=78.03,95% CI:54.30~105.42)。 结论:大约半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疟疾流行,其中1/4的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应继续加强疟疾尤其是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以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otaTeq疫苗在全球高死亡率地区对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保护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为探求RotaTeq疫苗在全球高死亡率地区对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RVGE)患儿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以更好指导RotaTeq疫苗的使用。方法:通过检索2006年2月至2021年12月有关RotaTeq疫苗高死亡率地区公开发表的文献,根据排除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整理,运用RevMan 5.3、Stata 14.0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篇,研究对象共包含63 974名,其中疫苗组32 092名研究对象,安慰剂组31 882名研究对象。在高死亡率地区,RotaTeq对RVGE、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severe RVGE, SRVGE)、非常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very severe RVGE, VSRVGE)的保护率分别为VE RVGE=35%(95% CI:28%~41%)、VE SRVGE=51%(95% CI:33%~65%)、VE VSRVGE=64%(95% CI:41%~78%)。亚洲、非洲高死亡率地区SRVGE的保护率分别为VE SRVGE=43%(95% CI:28%~55%)、VE SRVGE=57%(95% CI:17%~77%)。RotaTeq严重不良反应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 SAEs)发生率在疫苗组与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05, P=0.152)。 结论:RotaTeq疫苗在高死亡率地区对重症以上RVG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国猴痘病情流行的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在人类中可导致类天花样改变。猴痘一直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流行,非洲大陆以外地区感染患者很少见。2022年5月以来,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暴发了前所未有的人类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多国的暴发引起了全球关注。目前对猴痘的流行程度、传播途径及再现原因尚不清楚。针对于猴痘病例的快速上升,本文就猴痘的流行病学变化、暴发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明确流行背景及传播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尽早予以预防以及制定诊治措施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再发传染病-猴痘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自2022年5月起猴痘首次在全球非流行地区出现暴发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次猴痘疫情与以往非洲地区流行的猴痘疫情相比,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就此次猴痘疫情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目前可及的抗病毒治疗、疫苗进行综述,为猴痘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TaqMan-MGB荧光探针的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玉树藏族自治州鼠疫耶尔森菌rpsL基因耐药突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且病死率极高。历史上发生过3次鼠疫大流行,导致上亿人口死亡。近20年来全球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2000 -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共收到来自美洲、非洲和亚洲21个国家报告的2万多起鼠疫病例 [1]。我国动物间鼠疫一直较为活跃,且除个别年份外,几乎每年都有人间鼠疫发生。2019年11月,北京市首先出现2例内蒙古自治区输入性肺鼠疫病例,随后内蒙古自治区又报道2例腺鼠疫病例,提示这一甲类传染病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 [2,3,4]。链霉素是WHO鼠疫手册 [5]和我国《鼠疫诊疗方案(试行)》(卫办应急发[2011]第18号) [6]中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Dai等 [7]发现国内1株鼠疫菌因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L基因第128 bp位点的碱基发生了突变,从而产生了对链霉素的高度耐药性。为此,本研究应用基于TaqMan-MGB荧光探针的实时荧光PCR法(简称MGB荧光探针法),选取鼠疫流行较为严重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玉树州)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分离的鼠疫菌,检测链霉素耐药位点rpsL基因第128 bp位点碱基的突变情况,判断当地菌株的耐药情况,为鼠疫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球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掌握全球人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重点描述全球分布及热点变化。方法:以查找官方公布的国家报告为第一标准数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信息系统平台的OIE-FAO-WHO年度报告中的人布病资料为第二标准数据,通过数据提取与转换,计算各国年度发病率,描述全球人布病流行分布概况。结果:人布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是肯尼亚(203.07/10万)、也门(89.96/10万)、叙利亚(47.26/10万)、希腊(42.96/10万)和厄立特里亚(21.82/10万)。较2006年 Georgios Pappas等发表的全球人布病分布的数据有了显著的变化,许多流行区的布病流行状况已有所改善。另一方面,疾病新热点也不断出现,特别在非洲地区和中东地区,布病疫情呈现起伏。 结论:近十年来,人布病的全球流行分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发病率差别很大,总体呈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刚果(金)维和任务区28例重症疟疾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重症疟疾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评价以青蒿素为主联合疗法效果及不良反应,为重症疟疾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中国二级医院住院治疗的28例重症疟疾维和人员进行分析。结果:期间疟疾住院患者362例,其中重症疟疾28例,占7.73%,均为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2.3 d(2~5 d)。使用静脉注射青蒿琥酯或蒿甲醚后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抗疟治疗及对症治疗均治愈,2例出现治疗反应延迟,无死亡病例。结论:青蒿琥酯或蒿甲醚后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抗疟疗法对于重症疟疾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球主要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特征及态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疫情数据及防控措施,了解新冠感染疫情流行特征、发展趋势及影响防控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科学防控新冠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新冠感染疫情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网站报告数据。梳理全球新冠感染疫情流行特征、发展态势,探讨影响疫情防控的主要因素。统计时间为疫情开始至2022年3月31日,采用SPSS 19.0软件整理数据及统计分析。结果:全球范围内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2020年4月2日达100万例,2020年6月28日达1 000万例,2021年1月25日达1.00亿例,2021年8月3日达2.00亿例,2022年1月6日达3.00亿例,2022年2月8日达4.00亿例,2022年3月31日达4.89亿例。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31日,每增加1亿病例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疫情开始到全球病例增至1亿约360 d,从1亿增长到2亿、2亿增至3亿的时间平均为170 d,确诊病例从3亿增至4亿仅为33 d),疫情发展速度加快。全球范围内累计死亡病例,2020年4月9日为10万例,2020年9月19日达100万例,2021年10月31日达500万例,2022年3月31日达614万例。2021年1-10月,死亡病例每增加100万例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7 d,10月份之后增速下降,平均为121 d。2021年末,受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感染者剧增。截至2022年3月31日,各大洲累计确诊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欧洲(1.81亿)、亚洲(1.41亿)、北美洲(9 467万)、南美洲(5 609万)、非洲(1 155万)和大洋洲(558万)。累计死亡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欧洲(177万)、北美洲(142万)、亚洲(141万)、南美洲(128万)、非洲(25万)和大洋洲(0.89万)。新冠感染疫情累计确诊病例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 014万)、印度(4 303万)、巴西(2 998万)、法国(2 582万)和英国(2 128万)。累计死亡病例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98万)、巴西(66万)、印度(52万)、英国(16万)和法国(14万)。结论:新冠感染疫情是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疫情在全球蔓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建议加强重点环节防控,完善预警机制,继续疫苗接种等科学公共卫生防控措施,减少重症和死亡,应对持续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广州市3起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特征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广州市3起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1年6月18日广州市COVID-19本地病例数据,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起本地COVID-19疫情累计报告病例726例,其中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366例,病例以女性(51.6%,189/366)、18~65岁(81.4%,298/366)、职业以家务/待业(32.2%,118/366)和离/退休人员(20.2%,74/366)为主,首发症状以发热(71.6%,250/349)和咳嗽(60.7%,212/349)为主;非洲国家及地区(非洲)入境关联疫情207例,以男性(69.6%,144/207)、18~40岁(72.9%,151/207)和商业服务职业(62.3%,129/207)为主,首发症状以无明显不适(55.6%,15/27)和咳嗽(37.0%,10/27)为主;Delta变异株关联疫情153例,以女性(58.8%,90/153)、≥41岁(64.7%,99/153)和离/退休人员(32.0%,49/153)为主,首发症状以咳嗽(32.9%,48/146)和无明显不适(28.1%,41/146)为主。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非洲入境关联疫情和Delta变异株关联疫情的家庭续发率分别为11.2%、5.7%和11.5%;潜伏期 M( P 25, P 75)分别为6.5(4.0,10.8)d、4.0(2.5,6.0)d和4.0(3.0,5.0)d;代间距 M( P 25, P 75)分别为4.0(3.0,8.0)d、4.0(2.5,6.0)d和3.0(2.0,5.0)d。3起本地COVID-19疫情在性别、年龄、职业、首发症状、家庭续发率和潜伏期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病例发现途径中,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主要是自主就医(44.3%,162/366),非洲入境关联疫情和Delta变异株关联疫情主要是社区主动排查[58.5%(121/207)和27.5%(42/153)]和密切接触者管理[33.3%(69/207)和67.3%(103/153)]。 结论:广州市3起COVID-19本地疫情因感染来源、变异株类型和防控策略的不同导致流行特征在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传播特征及病例发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应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和常见症状监测、强化聚集性疫情排查等措施,严防疫情反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及临床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在国内外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流行。CRE通过产生碳青霉烯酶等多种方式影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CRE优势流行菌株存在差异,如亚洲和美洲多以KPC型为主,而非洲以OXA型占主导。目前临床针对CRE的治疗以单用及联用抗菌药物为主,新的治疗手段(如粪便菌群移植治疗和噬菌体疗法)及新药开发也在探索中。本文就CRE的分子流行特征及治疗方法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