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城市理念下建成区复合生态廊道识别与空间规划引导: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公园城市理念为建成区多元要素的复合利用提供了新模式,其中,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建成区各生态空间之间信息流动和物质交流的主要职能.本研究以兴趣点数据为数据源,在ArcGIS 10.2平台上识别沈阳市的生态(混合)空间并将其作为源地,再利用最小阻力模型和引力模型在阻力面上识别高阻力、中阻力和低阻力潜在生态廊道,最后根据潜在廊道分布特征提出空间规划引导策略.结果表明:2017-2022年间,研究区生态(混合)空间数量显著增加,生态阻力面呈向外扩张趋势且核心区阻力持续累积,高阻力和中阻力潜在廊道各增加1条,低阻力潜在廊道增加9条,但存在廊道网络结构单一、生态孤岛现象加剧以及阻力不断累积的问题.从公园城市理念出发,针对潜在廊道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强化复合空间廊道支撑体系的空间规划引导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应用示范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2-2035年是上海建设成为更可持续韧性生态之城的关键发展期,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任务更加艰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为进一步夯实基层自然灾害应对韧性,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市社区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一种综合监测预警的方法和网络,通过若干物联感知传感器持续监测和智能终端分析研判的密切配合,以实现对社区灾情态势、社区灾害风险完成实时的评估和预警.经过在典型社区中的实践验证,该系统初步实现了数据监测、风险研判、预报预警等功能,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背景下石河子市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石河子市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慢性病共病的精准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 2022 年 8 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筛选 50996 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分层模型对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共病模式的复杂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慢性病患者中,共病患者13801 例(27.1%),女性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高于男性(OR=1.081,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共病风险增加(OR=1.026,P<0.001);病程增加,共病风险降低(OR=0.936,P<0.001);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低于城市(OR=0.891,P<0.001);交互作用发现,随病程的延长,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高于城市(OR=1.124,P<0.001).慢性病患者共病网络中,高血压节点加权度最高,对患其他慢性病的影响力最大;农村慢性病患者共病网络边数多于城市,网络直径小于城市.结论:石河子市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较为严重,年龄、性别和病程是慢性病共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随病程增加而高于城市,共病网络更加复杂.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需优化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结构并进行合理配置,以改善日益严峻的慢性病患者共病的防控形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云南省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用药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PrEP)用药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在2021年4-6月云南省14个城市(自治州)开展调查。国家级哨点样本量为400人,省级哨点样本量为100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rEP用药意愿的相关因素。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2 450人,听说过PrEP的比例为68.5%(1 677/2 449),愿意PrEP用药的比例为56.7%(1 343/2 368),愿意自费PrEP用药的比例为30.6%(724/2 368),愿意免费PrEP用药的比例为56.2%(1 330/2 3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rEP用药意愿低的相关因素包括40~和≥50岁(a OR=2.49和a OR=4.48)、汉族(a OR=1.47)、外省户籍(a OR=1.64)、高中/中专(a OR=1.96)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a OR=3.49)、样本来源分别为浴池/桑拿(a OR=3.53)、网络招募(a OR=2.53)和自愿咨询与检测(a OR=1.42)、本地居住时间3~和7~12个月(a OR=0.18和a OR=0.25)、调查现场分类为二类与三类地区(a OR=3.63和a OR=1.71)、最近1周未发生同性肛交(a OR=2.60)和未发生商业性同性性行为(a OR=13.32)、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高者(a OR=0.50)。 结论:MSM愿意PrEP用药的比例超过一半,PrEP宣传推广工作应重点关注PrEP用药意愿低的MSM,尤其是来自经济较落后地区、年龄较大、汉族、外省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较短和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低的MS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侵入性意象在大学生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风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情绪策略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中侵入性意象对于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之间可能的中介途径,以及情绪调节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发放心理评估工具,包括身体部位的满意度和不满意量表(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Body Parts Scale)、侵入性意象量表(Intrusive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IVIQ)、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EDI)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4座城市的5 746名大学生身体不满意程度、侵入性意象倾向水平、进食障碍风险、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侵入性意象在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调节作用,并采用简单斜率进一步分析。结果: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β=0.19, t=13.03, P<0.01),且放入中介变量侵入性意象后,该正向效应仍然显著(β=0.09, t=7.00, P<0.01)。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以及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的正向效应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评使用倾向较高的被试者较使用倾向较低的被试者,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的正向效应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8和0.24, P<0.01),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间的正向效应也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9和0.23, P<0.01)。同样表达抑制使用倾向较高的被试者较使用倾向较低的被试者,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的正向效应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7和0.21, P<0.01),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间的正向效应也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5和0.17, P<0.01)。 结论:侵入性意象在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风险的相关性中起中介作用。同时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可增强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以及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浙江省北部区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分子传播特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构建浙江省北部区域(嘉兴市和湖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流行株的分子传播网络,探索HIV-1在该区域的传播特征。方法:以2017年嘉兴市和湖州市新诊断的37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样并收集其基本人口学及流行病学信息。从血浆中提取RNA,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区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判定亚型。计算两两序列间的基因距离,筛选最佳基因遗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统计学方法采用 χ2检验。 结果:成功获得336份样本的 pol区基因序列,共检出11种亚型,以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07_BC亚型[40.8%(137/336)]和CRF01_AE亚型[31.2%(105/336)]为主。以1.0%的基因遗传距离阈值绘制HIV-1分子传播网络,119例患者共形成38个分子簇(簇内患者数为2~28例),以男性为主[82.4%(98/119)] ,以年龄≥40岁者居多[52.9%(63/119)],主要感染CRF07_BC亚型[57.1%(68/119)]和CRF01_AE亚型[24.4%(29/119)],其中CRF07_BC入网率[49.6%(68/137)]高于CRF01_AE入网率[27.6%(2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7, P=0.022);存在2个较大分子簇C1(含28例患者)和C2(含11例患者),C1中男男同性传播占60.7%(17/28),C2中男男同性传播有7例。高传播风险病例普遍通过手机交友软件在本地或邻近城市寻找性伴侣,所感染的HIV-1序列多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北京市和杭州市等)的HIV-1毒株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 结论:浙江省嘉兴市和湖州市的HIV-1亚型多样,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该地区HIV-1传播网络特征复杂,其中高传播风险病例可能是导致浙江省北部区域HIV-1流行的关键因素,因此亟需深化传播网络监测体系,及时制订精准干预和防治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8名向男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预防服务需求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为换取现金或物品而向男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MB)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及对预防服务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用非概率目的性抽样方法,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结果:共访谈28名MB,年龄20~67岁,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6名已婚,户籍来自15个省,性取向多样化,主要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流动。入行主要为经济原因,依靠会所和个人网络寻找顾客,同伴口口相传为主获取知识和技能。性服务对象除男性同性恋外,5/28同时为男性异性恋、 6/28同时为女性提供性服务。但半数以上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12/28有药物滥用史。3名已知感染了HIV仍然在做MB。简单、直观的宣传更受欢迎,接受相关健康服务时首先关注保护隐私。结论:MB群体在HIV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强化针对MB人群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山西省2010、2015和2020年哨点监测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2010、2015和2020年山西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山西省2010、2015和2020年MSM哨点监测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性行为、性传播疾病(STD)患病史、干预服务和HIV感染率等信息。结果:2010、2015和2020年山西省监测MSM共2 708例,各年HI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76, P<0.001),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 χ2=17.34, P<0.001);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7.62%(2 102/2 708)、5.91%(160/2 708)和28.14%(762/2 708);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2.52%(1 104/2 102)、63.13%(101/160)和23.49%(179/762);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网络招募和自愿咨询与检测点、患有STD、发生同性性行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MSM的HIV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论:2010、2015、2020年山西省MSM的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持续存在,且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较低,MSM的HIV检测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有效性措施促进MSM危险行为时安全套的坚持使用及定期检测HI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成人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呼吸系统疾病部分的认知程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成人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呼吸健康部分认知程度。方法:于2022年1—2月采用网络二维码在依托微信平台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对我国32个省份年龄≥18岁人群(孕、产妇除外)进行针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呼吸健康部分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 892份,回收有效问卷4 754份。采用χ2检验的统计方法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不同地区人群对内容的认知、体力活动与年龄分层的相关性、戒烟与疾病相关性和慢阻肺的常见认知误区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4 754例调查对象中,城市3 462例,农村1 292例。在主动参加肺癌筛查、定期体检、无减少危险因素暴露意识、肺结核患者隔离、肺结核患者减少出行、接触肺结核患者戴口罩、主动学习医学保健知识以及遇到健康问题及时就诊方面,城市人群认知程度均高于农村(均 P<0.05)。18~64岁人群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达标率为72.7%;高强度体力活动达标率为83.8%。≥65岁的人群在中等强度及高强度体力活动中的达标率分别是82.3%、85.7%;18~64岁人群和≥65岁的人群轻等强度体力活动占比分别是65.2%、87.6%。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是否长期被呼吸系统疾病困扰与患者的戒烟决心之间存在相关性(均 P<0.05)。我国成年人群对慢阻肺各项常见认知误区率在13.0%~38.0%,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认为即使提高慢阻肺认知、规范诊疗对疾病的治疗依旧无效的认知误区率高达30.3%;此外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在慢阻肺症状轻无需干预、慢阻肺症状缓解便可停药这2种认知误区率分别为24.2%、25.8%,均高于小学学历和初高中学历人群(均 P<0.05)。 结论:我国成人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减少危险因素暴露、肺结核防控、科普知识获取的认知总体不佳,≤65岁人群高强度体力活动参与度不足,高文化程度人群的认知也并未表现出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江苏省尘肺病患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江苏省尘肺病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以江苏省截至2018年底报告的所有尘肺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开展随访与回顾性调查,共调查尘肺病患者24 405例。通过居民死因监测系统、尘肺病网络报告系统、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单位和尘肺病患者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已报告的尘肺病患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收集尘肺病患者相关情况。对尘肺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工龄、性别、行业类别、尘肺种类、发病年度、地区分布以及保障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4 405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81∶1,尘肺壹期患者15 948例(65.35%)、贰期患者5 289例(21.67%)、叁期患者1 637例(6.71%);平均接尘工龄(16.25±9.95)年,尘肺壹期、贰期、叁期患者平均接尘工龄分别为(15.80±9.95)、(17.82±9.80)、(16.31±9.90)年。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设区市分别是无锡市(5 744例,23.54%)、镇江市(4 160例,17.05%)、徐州市(3 851例,15.78%)、盐城市(3 340例,13.69%)、苏州市(2 948例,12.08%)。尘肺病种类主要以矽肺(15 392例,63.07%)和煤工尘肺(5 253例,21.52%)居多。完成随访的患者21 115例,其中存活15 924例,死亡5 191例;存活患者年龄以≥70岁年龄段(7 461例,46.85%)居多,接尘工龄以5~9年(2 515例,15.79%)居多;行业分布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 687例,35.7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 349例,21.03%)居多;保障方面:享受工伤保险保障7 999人(50.23%),用人单位赔付946人(5.9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 537人(28.49%),大病保险1 590人(9.98%),其他(医疗救助、扶贫救助等)5 458人(34.28%)。结论:江苏省尘肺病防治重点为矽肺和煤工尘肺,要加强对粉尘危害严重行业和地区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