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图经》中的外来药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草图经》是记录中国北宋中叶时期外来药物交流与应用的珍贵史料。书中记载了29个域外国家的外来药材,也记载一些来自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少数民族地区等泛称区域的外来药材,全面反映了宋代以前的外来药物品种,宋代已用境产资源,境内外资源并用品种,其中包括境外的道地药材。《本草图经》中外来品种的绘图基本真实,有一些外来药材品种图则具有臆想成分,还有一些外来药材有详细性状描述但未附图。该书还如实记载了一些没有调查到样品的外来药材。通过《本草图经》,可见外来药材已经融入到宋代日常生活,宋代朝廷对外来药材调查给予高度重视。《本草图经》对北宋以前的外来药材进行了系统总结,为研究宋代外来药材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十四届亚太国际烧伤会议与第十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与创面修复专题研讨会暨2023年华夏烧伤论坛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第十四届亚太国际烧伤会议、第十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与创面修复专题研讨会暨2023年华夏烧伤论坛于2023年9月13—16日在重庆胜利召开。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 000余人参会,其中境外专家100余位。会议以致敬、传承、创新为主题,采用院士论坛、主旨论坛及7个专题分论坛的形式围绕烧创伤和创面修复及相关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为期3天的学术交流,紧凑全面、纵深兼备,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表示收获丰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工作回顾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深入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型赛事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结合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今后大型赛事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系统收集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文件和赛事防控策略,回顾与分析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工作。结果: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有赖于完善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架构、全面的公共卫生管理要求、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贯彻落实以及良好的公共卫生对外沟通交流机制。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境外输入疫情,降低传播风险,科学指导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区域制定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各项防疫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圆满完成以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为重点的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结论:公共卫生保障工作需及早介入大型赛事和活动,既要全面兼顾各项职责,也应突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与各项保障工作、各类参与方的有效衔接沟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国际测试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应急处置情况分析与经验交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某冬奥会竞赛场馆举办的国际测试活动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事件处置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同类赛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沟通对接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在入境前、机场、住地及场馆均报告了入境人员核酸阳性,其中入境前阳性2例,入境后既往感染者复阳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场馆与属地协同高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生本土疫情传播,但阳性人员核酸检测结果波动,为防控措施落实带来巨大挑战。结论:在大型国际赛事中,境外输入疫情形势严峻,核酸检测结果的波动、阳性的判定与解除标准,以及在事件处置中人性化关怀需充分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医学生参与境外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建议。方法:2023年2至3月,对北京大学医学部曾经参与过或有意愿参与境外交流项目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χ2检验比较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别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境外交流项目特征的偏好差异。 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158份。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时影响因素重要性占比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访问学校的教育质量[1 073人(92.7%)]、学校声望[1 045人(90.2%)]、治安/人身安全[1 043人(90.1%)]。此外,导师名望[999人(86.3%)]、申请难度[871人(75.2%)]、国际环境[856人(73.9%)]、项目费用[816人(70.5%)]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占比均在70%以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学生在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所在地、校园硬件及后勤保障、项目时长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例如,相比本科生[368人(52.5%)]和硕士生[125人(61.9%)],更高比例的博士生[168人(65.9%)认为项目时长的影响重要。不同性别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时,在国际环境和学业压力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例如:相比男生[345人(70.1%)],更高比例的女生[511人(76.7%)]认为国际环境的影响重要。 结论: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主要受项目质量、安全因素、申请难度、项目费用等4个方面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和性别医学生对项目特征有不同选择偏好。因此,学校在开展医学生境外交流项目时应当着重考虑项目质量和安全因素,为学生提供申请手续和项目费用上的支持,并针对不同类别医学生开发不同类型的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汉籍善本医书考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创建于公元 701 年的"图书寮",隶属中务省,1949 年更名为"宫内厅书陵部",是日本皇家藏书机构,历史悠久.作为中国境外一个特殊藏书机构,所藏汉籍善本极其丰富,其中许多在中国国内已经佚失.本文按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所藏医书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图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者、版本、行款和印记的梳理,简明扼要地揭示所藏图书的特征,为当下发掘、整理海外中医善本古籍,进而深入进行中日传统医药知识的交流研究提供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为保障和促进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中医药境外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根据"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发展环境特征,通过具体分析其在经济与市场、人口、政治与法制、文化与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以及自然地理七个维度的发展情况,将"一带一路"沿线的 35 个主要国家划分为重点推进型、强化合作型、特色发展型和积极突破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提出中医药差异化发展策略.重点推进型国家要加大推进力度,强化中医药强势品牌;强化合作型国家要深化国际合作,加快中医药发展传播;特色发展型要强化政府间合作,优选项目重点支持;积极突破型国家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适当控制投资风险.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中医药国际化战略以及相关企业、机构中医药境外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中医药服务贸易在新加坡的发展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新加坡中医学院的成立及2000年传统中医师法案的落地,中医药在新加坡正蓬勃发展.目前,中医药服务贸易在新加坡境外消费较少,但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及自然人流动具有较大优势.同时,治疗新加坡的湿热病、老年病及特色中医旅游使中医药服务贸易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提出要重视服务机构选址,整合资源治疗特殊病种,增加同行交流,以移动支付为切入口,采取文化先行的方式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聚集性病例的出境卫生检疫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12月,境外某高校交流团入境后,4名成员在交流期间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经就诊医院和地方疾控部门确认,证实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经对症治疗,4名患者要求乘坐航班随交流团出境回国.卫生检疫人员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在风险评估后认为存在病毒传播的潜在可能性.通过缜密的现场排查、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实施终末卫生处理,有效控制了病毒传播的风险.针对此类情形,卫生检疫人员应发挥主导作用,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保障出入境人员和口岸的卫生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时代的新挑战:人体寄生虫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寄生虫病仍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境外输入我国的寄生虫病病例与日俱增, “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亦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命题.人体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针对当前新时期的新挑战,重新审视和定位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当前寄生虫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不应该被削弱而是应该加强,需要继承传统并有所创新,并从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寄生虫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