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天津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天津口岸出入境人员的梅毒抗体情况,为控制口岸梅毒传播提供依据。方法:从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信息系统中获得2017年度全部出入境体检人员人口学资料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建立出入境体检人员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确定22 649个研究对象,梅毒抗体总检出率为0.51%(116例),男性梅毒抗体检出率为0.60%(102/16 491),女性为0.25%(14/5 708),5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1.46%(25/1 712),来自南美洲地区的人员检出率最高,为4.23%(5/118),不同性别、年龄组、国籍间人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68、59.072、43.601, P<0.05)。不同职业间,公务人员检出率最高为1.31%(4/305),但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7.641, P>0.05)。入境人员检出率为0.79%(41/5 175),高于出境人员检出率0.43%(75/17 47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328, P<0.05)。 结论:2017年天津出入境人员梅毒抗体整体检出率较高。为了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可将男性、50岁以上、南美洲地区的入境人员列为重点人群,加强监测,做好口岸梅毒的防控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相关科研数据安全出境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面对不断增加的科技创新需求,如何有效开展和监管医疗相关科研数据出境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作者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数据出境的要求与现状以及我国对医疗数据管理的相关要求,介绍了全国首个医疗数据合规出境案例的实践经验。针对医疗相关科研数据出境管理的主要难点,如项目团队多专业背景成员或缺、专业资料撰写难度较大,模板相对单一、缺少适用于不同行业领域的个性化模板,监管标准和要求有待同质化等问题,提出以委托业务形式依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平台,采用通用申报模板下的可选模式,建立统一监管标准,重视数据出境中涉及的重要数据和国家核心数据,关注数据出境中的伦理问题,以衍生数据代替原始数据、"必要性原则"和"最小化原则"等解决策略,为医疗机构和管理部门加强医疗相关科研数据出境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民用飞机蜚蠊防控技术方案研究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理念的有效预防控制飞机蜚蠊的技术方案。方法:①根据飞机蜚蠊侵害特征及航班运行特点,对现行蜚蠊防控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提出针对飞机维修阶段实施深度清洁杀灭措施、航班运行过程实施监测-控制及治理飞机蜚蠊侵害途径的IPM蜚蠊防控技术方案;②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航空航天材料技术规范:飞机杀虫剂》标准方法对选用药物进行适航性测试与安全评价;③选取40架飞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架。一组实施IPM蜚蠊控制方案,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实施现行常规方法。参照SN 1553《入出境航空器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范》,对两组飞机蜚蠊密度进行为期12个月的监测。比较两组飞机蜚蠊侵害率、侵害密度指数,评价防控效果。结果:IPM组和对照组飞机处理前蜚蠊侵害率分别为75.0%、80.0%,蜚蠊密度指数 M( P25, P75)分别为8.0(2.0,24.0)、8.0(2.0,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处理后IPM组全年蜚蠊侵害率为1.2%,蜚蠊密度指数 M( P25, P75)为0.00(0.0,0.1);对照组蜚蠊侵害率为16.6%,蜚蠊密度指数 M( P25, P75)为2.5(0.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适航实验显示,本方案选择的蜚蠊杀灭药物,各项指标符合适航标准。 结论:本IPM防控方案可有效控制飞机蜚蠊侵害,降低病媒传播的风险。方案使用的蜚蠊药物符合适航标准,可安全用于预防控制飞机蜚蠊侵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医学院校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差异,了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探讨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方法,于2020年7月收集北京地区某医学院校2013年至201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差异。结果:该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总体就业率达到95.9%(2 630/2 743)。其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高度集中于医疗卫生单位[65.0%(868/1 336)],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就业去向相对均衡。与性别、毕业生来源等因素相比,学位类型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的影响更为明显。经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学术型学位硕士比专业学位硕士更可能到除医疗卫生单位以外的其他渠道就业。以医疗卫生单位为参照,学术硕士选择其他渠道的回归系数分别为:出国出境(0.889)、机关事业(0.611)、高教科研(1.121)、国企三资(0.429)、民企其他(0.406)、升学(1.187) 、暂未就业(0.812), P值均<0.05。 结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就业质量较高,但药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存在结构性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医学临床研究中健康医疗数据出境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在全球医疗创新和数字化高度发展背景下,医学临床研究中健康医疗数据跨境需求日益增多.健康医疗数据的跨境流动对医学研究的全球协作大有裨益,主要体现在降低行医诊疗中的不确定性、推进观察性医学研究以及降低新药物审批成本等方面.目前北京地区尚无针对医院医学临床研究涉及的健康医疗数据出境需求、现状的专门研究.文章调研了北京地区部分三级医院医学临床研究中健康医疗数据的出境需求、信息化支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卫生健康领域数据跨境工作相关政策及管理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输日实验动物检疫监管政策的解析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日本是我国进出口实验动物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对于实验动物的进出口检疫监管政策十分细致而严格.本文以实验犬、猫和猴为例,对出口日本的主要实验动物检疫监管政策进行了深入解析,同时对我国目前实验动物相关的法律法规、进出境管理办法、标准、生物安全、养殖和管理现状以及进出口业务现状展开思考,在完善实验动物法律法规和进出境管理办法、保障国门生物安全、提高实验动物养殖管理水平以及促进实验动物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全面提升我国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养殖管理水平,加强中日实验动物贸易往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武汉市自2013年以来已经消除了本地疟疾,但输入性疟疾作为本地疟疾传播的传染源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了解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在已被消除本地疟疾的地区尤为重要.分析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武汉诊断为输入性疟疾的患者信息,并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重症疟疾患者的特征;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来识别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市2012-2019年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29例.221例为男性(96.5%),男女性别比为28:1,病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50岁(89.1%).82.1%的患者是境外务工人员,212例(92.6%)自非洲国家输入,主要来源国为尼日利亚36例(15.7%)、安哥拉27例(11.8%)、刚果金17例(7.4%).病例以恶性疟为主(185例,80.8%),其次为间日疟24例(10.5%)和卵形疟16例(7.0%).重症病例53例,重症率为23.1%.首次患疟疾(P=0.008)、感染恶性疟原虫(P=0.009),以及在最初诊断时被误诊(P<0.001)的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要更高(均P<0.05).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6 d,病例类型(恶性疟)、抗疟药物(采用氯喹伯氨喹)、退热时间(超过3 d)和血涂片镜检转阴时间(超过3d)都与较长的住院时间有关(均P<0.05).结论 本地疟疾已被消除多年,但输入性病例仍构成威胁.应加强对出境人员特别是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地区的务工人员进行疟疾知识宣教.同时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治能力,遵循规范化的治疗过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疟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澳大利亚健康医疗数据跨境流动法律规制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7/6
跨境远程医疗、药品和疫苗临床试验的国际合作、跨境学术研讨与临床研究等业务的发展使健康医疗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健康数据跨境流动规则需要在维护国家卫生安全、保护公民隐私以及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等目标和政策之间寻求平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澳大利亚健康医疗数据跨境的立法规制与监管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澳大利亚高度重视健康医疗数据的保护,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系统的立法,对可识别个人的健康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严格监管.我国应构建科学、完整、严密的健康数据保护、跨境流动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将法律法规与政策指南有机结合、配套实施;完善健康医疗数据出境标准合同条款,发挥标准合同监管功能;积极利用现有健康数据的分级分类,构建灵活多样的健康数据出境规制模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成员国在健康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2012-2022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上海市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中2012-2022年的疟疾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病例的感染虫种、感染来源、三间分布、就诊和确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2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共报告疟疾病例248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中国籍病例228例(占91.9%),外国籍病例20例(占8.1%).报告病例以恶性疟为主(83.9%,208/248),2017年报告病例数最多(16.5%,41/248).报告病例感染来源主要为非洲国家(229例,占92.3%),其余为亚洲国家(13例,占5.2%)、南美洲国家(1例,占0.4%)和未知地区(5例,占2.0%).各月均有病例报告,输入病例数量无季节性分布.报告病例现住址在外地的为126例,上海114例,未知地区8例,其中上海以浦东新区(24例)、闵行区(14例)和松江区(11例)的疟疾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男性报告病例234例(占94.4%),女性报告病例14例(占5.6%),男女性别比为17:1;报告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81.9%(203/248);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占75.4%(187/248).于非上海市医院和上海市医院就诊的病例总数分别为14、234例,其中上海市三甲医疗机构的疟疾诊出率为96.3%(154/160),上海市三甲以下医疗机构疟疾诊出率为81.1%(60/74).248例报告病例从发病到初诊的时间间隔均数为4.5 d,中位数为2(0,4)d,其中3d以内的189例(占76.2%),4~10 d的51例(占20.6%),10 d以上的8例(占3.2%),不同年份病例从发病至初诊中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P<0.05).248例报告病例从初诊至确诊时间间隔均数为1.2 d,中位数为1(0,2)d,初诊当天确诊112例,3d内确诊共223例,超过3d确诊25例,不同年份病例从初诊至确诊中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P>0.05).结论 2012-2022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以恶性疟为主,感染来源主要为非洲国家.上海市应持续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处置,提升医疗机构诊治能力,加强出境人员健康教育,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成效与挑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分析我国2021-2023年疟疾疫情特征及"1-3-7"工作指标,了解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中2021-2023年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疫点调查与处置表,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1-3-7"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21-2023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疟疾病例4 132例.其中以恶性疟为主(59.2%,2445/4 132),2021年799例为历史最低水平,2023年大幅反弹至2488例.病例数排名前5位分别为云南、广东、河南、四川和山东省,共占49.4%(2 043/4 132).除2例长潜伏期再燃三日疟病例及1例非蚊传疟疾病例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国家(81.7%,3 374/4 129),间日疟主要来自缅甸(63.7%,638/1 001).疟疾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和出境务工人员为主;危重症病例142例、死亡病例21例;81.8%(3 378/4 132)的病例在发病3d内就诊,初诊机构以县级、地市级、省级医疗机构为主(77.2%),其疟疾诊断准确率在80.0%以上."1-3-7"指标完成率均在90.0%以上.结论 消除后全国未发生疟疾再传播,监测响应能力维持较高水平,但输入性疟疾疫情不断上升,仍在严重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特别是中缅边境等地区再传播风险高.当前需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疟疾及时求诊意识以及医务人员对疟疾的警觉性、诊断能力和及时转诊的意识,维持疫情调查处置能力,加强云南中缅边境等重点地区防控,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