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图经》中的外来药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草图经》是记录中国北宋中叶时期外来药物交流与应用的珍贵史料。书中记载了29个域外国家的外来药材,也记载一些来自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少数民族地区等泛称区域的外来药材,全面反映了宋代以前的外来药物品种,宋代已用境产资源,境内外资源并用品种,其中包括境外的道地药材。《本草图经》中外来品种的绘图基本真实,有一些外来药材品种图则具有臆想成分,还有一些外来药材有详细性状描述但未附图。该书还如实记载了一些没有调查到样品的外来药材。通过《本草图经》,可见外来药材已经融入到宋代日常生活,宋代朝廷对外来药材调查给予高度重视。《本草图经》对北宋以前的外来药材进行了系统总结,为研究宋代外来药材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来药物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古时期龙脑香在阿拉伯就曾广泛应用。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吸收融合龙脑香相关域外知识,在药性、功效、主治等方面经过理论和实践总结,对龙脑香进行"中药化"知识建构。龙脑香在唐代作为一味独立的本草,正式载入本草著作,宋降以来,其药用知识不断拓展。中医药对外来药物"以文化之"的过程,可以反映药物知识形成与积累的过程,为外来药物的"中药化"提供历史镜鉴,也为探索中药知识形成与发展模式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开通玄府法与清热凉血法治疗银屑病药效机制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传统开通玄府法与清热凉血法在治疗银屑病中的疗效机制异同。方法:检索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获得清热凉血法、开通玄府法(开玄法)代表药物的有效成分和蛋白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银屑病靶点。利用Venny 2.1.0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交集靶点,再将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2种方法治疗银屑病的关键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Venny与Cytoscape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差异对比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获得清热凉血法和开玄法相同有效成分8个,差异成分73个。两法治疗银屑病潜在作用靶点中,相同靶点43个,差异靶点15个。PPI网络分析获取两法代表药物关键靶点各10个,其中相同关键靶点7个,分别为HIF1A、MYC、CCND1、FOS、IL6、PPARG、NFKBIA,差异靶点6个。GO生物过程富集结果显示,两法前20条生物学过程中有10条相同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对外来刺激的反应、细胞黏附的调节、类固醇激素反应、对受伤反应、负调控细胞分化、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活性氧的代谢过程等。KEGG富集结果显示,两法前20条通路中,相同通路8条,包括癌症相关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胆碱能突触等。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银屑病主要发挥抗氧化、抗炎、抗增殖、调节免疫的作用,开玄法治疗银屑病主要发挥调节脂质代谢、抗炎、调节细胞凋亡、抗氧化、抗增殖、调节血管新生和形态异常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中美中药传播和交流史实回顾:17世纪至1848年3个典型历史事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7世纪后欧洲海外贸易及传教士的频繁交流至1848年淘金华工入美完整带去中医药,为中美中药的传播和交流的早期阶段。通过对此阶段3个典型历史事件:茶叶的传播、贸易和引种,第一版美国药典及收载的中药和制剂,西洋参的发现和贸易的梳理,初步探求早期中美中药传播和交流的基本史实。以此为鉴,为发展在公众健康等领域友好合作的中美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容纳外来和外传中药;构建适宜于中药传播和交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发展的和谐大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使具有宝贵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的传统药物造福更多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盖仑医药体系里的“中国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作为治疗梅毒的替代药物之一,菝葜类中药材以“中国根”作为商品名并在16世纪初次贩运到欧洲。中国根在西方古典医药学或称盖仑医药学体系中的定位是干热药物,有疏通、净化、缓解能力,具有利尿发汗、愈创通痹等多种功用。治疗梅毒的机理据认为是通过发汗驱逐败坏的体液成分。配制方法是西医从公元1世纪起便常常采用的水煎法。治疗过程结合药疗和食疗,并须考虑到体液论的六“非自然”因素和疾病的关键日期。中国根的多种用法可以按照盖仑医药学的逻辑推论而得,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特效药”或“万灵药”。正统的学院派西医对中国根不十分推崇,这种态度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一场有关外来药物价值的论战的影响。中国根在16世纪欧洲的用药思路完全出自西方古典医药学。此例体现出药学实践与医学理论之间的张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腔实性占位的生后转归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腔实性占位的生后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30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腹腔实性占位病例,分析这些病例的产前超声表现、生后治疗、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首次产前超声发现腹腔实性占位中位孕周为36周(28~39周)。生后确诊为肝脏来源16例(肝血管瘤14例、肝母细胞瘤2例),腹膜后来源13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畸胎瘤4例、肾上腺血肿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胃肠道来源畸胎瘤1例。产前超声诊断腹腔实性占位起源部位的准确率为73%(22/30),其中肝脏及肝外来源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3/16和9/14;良性肿瘤占73%(22/30),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2例和神经母细胞瘤6例)占27%(8/30)。15例良性肿瘤患儿(肝血管瘤及肾上腺血肿)生后密切随访或药物治疗,其中13例明显缩小或消退,另2例肝血管瘤稳定;14例患儿(神经母细胞瘤6例、肝母细胞瘤1例、畸胎瘤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和肾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经手术治疗或术后联合化疗预后良好;1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新生儿期家属即放弃治疗后死亡。总体存活率为97%(29/30),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4~60个月)。结论:对于胎儿腹腔实性占位起源部位,产前超声具有较高准确率,生后密切随诊及时处理,转归及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及实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及体外细胞实验研究黄龙合剂基于IL-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信号通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得黄龙合剂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中CVA相关靶点。对药物-疾病靶点取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9.1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并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筛选核心成分。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PDB蛋白数据库、PubChem、AutoDock及R语言对核心靶点及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培养大鼠原代气道平滑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和细胞核中p-STAT6表达。结果:得到黄龙合剂治疗CVA的活性成分122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核心靶点有JUN、ESR1、TP53、MYC、HIF1α等。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对氧气水平的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的正向调控、细胞应激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黄龙合剂治疗CVA靶点主要富集于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及药物核心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表明,黄龙合剂可抑制IL-4介导的p-STAT6进入细胞核。结论:预测了黄龙合剂治疗CVA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其治疗小儿CV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4/STAT6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印度天然药物“中药化”理论基础与途径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历史上中外医药学交流频繁,外来药物传入我国后均被赋予中药药性,历经效用衍化的过程,可称为“中药化”。本文以印度传入我国的天然药物为研究对象,发现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学理论的共性认识是印度天然药物“中药化”的理论基础,印度药物需通过二者医药理论对应关系基础上的中药属性赋予及共性认识外的性效补充2个途径完成“中药化”过程。印度天然药物“中药化”案例可为更多外来新药的“中药化”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清宫外来药物“昂地莫牛”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故宫博物馆中现存有一种名为“昂地莫牛”的文物,形似金属,其在清宫档案中作为外来药物频频出现,《寒秀草堂笔记》中称其可以“治疮内脓发散”,宫廷造办处档案中也常有其身影。但“昂地莫牛”究竟为何物,学界目前尚未有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考证。通过考察故宫文物、深入调研中外文献,借助语言学的方法,考证“昂地莫牛”及相关物品“厄把昂地莫牛”“昂地莫牛琉璃”“昂地莫牛钟”,明确“昂地莫牛”是金属锑,“厄把昂地莫牛”与“昂地莫牛琉璃”是锑类制剂,“昂地莫牛钟”的医疗用法来源于同时期西方的锑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主动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卫生资源有限的矛盾促使传统疾病防控理念的改变,主动健康理念应时而生。主动健康的任务是在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可控的方法手段,激活机体自愈能力,识别外来有害物质以及人体本身可能产生的损伤因子和肿瘤细胞等,达到防治疾病和提高机体免疫的目的。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维护和“修理”自己的免疫系统,大致分为非药物干预方式和药物干预方式。非药物干预方式比如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调整食物营养结构和摄入量、调整心态情绪、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本综述将系统阐述营养、运动、睡眠及情绪四大主动健康生活方式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旨在为主动健康提供一些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