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髓移植病房净化空调系统配置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病房的净化空调系统如何科学、合理配置.方法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建骨髓移植病房为例,从病房环境要求、通风系统、冷热源、空气处理、气流组织等设备配置方面进行举例、图示、计算总结和说明.结果 通过研究和探讨,得出了骨髓移植病房净化空调系统科学配置的具体参数标准.结论 骨髓移植病房净化空调通风系统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能有效减轻建设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方便后期运维,为避免和降低应急处置风险及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杭州市2017—2019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及处置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杭州市2017—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及疫情处置情况,比较输入和本地疫情差异,为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19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流行特征、登革病毒分型、核心区布雷图指数及成蚊叮咬指数及持续时间。结果:2017—2019年共报告登革热输入病例213例,本地病例1 210例;输入病例以30~<40岁及20~<30岁的人群为主,分别占34.74%和26.76%,本地病例以≥60岁及50~<60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1.07%和17.85%。各月份均有输入病例报告,本地病例高峰在8—10月。输入病例4种登革病毒血清型别均有检出,本地病例2017年主要为Ⅱ型病毒株,2018、2019年均为Ⅰ型病毒株。输入病例分离株包括Ⅰ、Ⅱ、Ⅲ和Ⅳ型,分别占55.28%、29.19%、12.42%和3.11%。应急处置后,核心区3 d的布雷图指数和叮咬指数达标率分别为62.77%和76.96%,8 d的达标率分别为77.46%和83.64%;输入病例核心区持续时间较本地病例核心区短( χ2=55.473, P<0.05)。 结论:杭州市登革热输入与本地病例高危人群不完全重合,本地核心区响应和适应机制不够及时。今后应持续加强输入病例检测,加强对本地病例核心区蚊媒的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字公共卫生的进展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重塑了各行各业,公共卫生同样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催化下,数字技术被快速、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防控,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的能力。本文对数字公共卫生的概念、数字技术在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本文也讨论了发展数字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和概述泛美卫生组织提出的公共卫生的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急诊应对新发传染病闭环管理的医院感染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德尔菲专家问卷构建急诊应对新发传染病闭环管理的医院感染指标体系,为加强急诊安全管理,发挥急诊应急处置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与现场调查,以"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为基础,对来自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理和医院管理共2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问卷,构建急诊应对新发传染病闭环管理的医院感染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问卷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第二轮专家问卷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65、0.310和0.406, P均小于0.001;最终形成了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6个的指标内容框架。 结论:急诊应对新发传染病闭环管理的医院感染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问卷,涵盖面广、实用性强,自查与反馈并行,规范可信,注重成效,对于急诊应对闭环管理和紧急救治,评估急诊区域的医院感染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婴幼儿单人氧舱治疗期间发生应急减压出舱的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使用婴幼儿单人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HBOT)发生应急减压出舱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婴幼儿HBOT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使用婴幼儿单人氧舱行HBOT发生应急减压出舱处置的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应急减压出舱的原因、时间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应急减压出舱的患儿中75.0%(21/28)年龄<12个月,具体原因包括呕吐、足部皮肤磨擦出血、肢体嵌夹于氧舱托盘与舱壁之间缝隙、情绪激动撞击舱壁、紫绀、惊厥发作和呼吸暂停等。呕吐主要因为进舱前1 h内进食或进食过多;足部皮肤磨擦出血均为不会翻身的小月龄患儿;缝隙嵌夹为肢体瘫痪患儿;紫绀患儿均有先天性心脏病;惊厥为癫痫患儿。所有患儿全部安全出舱,没有出现减压病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婴幼儿单人氧舱行HBOT期间应急减压出舱发生率不高,针对患儿的年龄和基础疾病特点以及导致应急减压出舱常见原因加以预防可以进一步提高婴幼儿HBOT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培训需求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无机磷化物中毒九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对9例急性无机磷化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依据急性无机磷化物中毒患者发病原因、中毒途径以及损伤器官等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及救治经验,为无机磷化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体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于2020年3—5月选择宁波市"网约护士"12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4个主题:执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风险防范培训,不良事件处置流程培训,应急预案及并发症处理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上门服务语言、行为规范培训,护患沟通培训,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结论:"网约护士"对执业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大,建议多方联动,尽快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应急法律法规,提供多样化培训模式,储备高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人才,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规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应急处置转入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蔓延的范围和速度看,新冠肺炎疫情是复杂而凶险的。由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将会长期存在、传播途径难以彻底切断以及易感人群众多等因素,决定了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长时间存在。因此,预防控制工作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历史重病区村一起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事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云南省大姚县2例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对2020年6月15 - 20日大姚县2例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尸体解剖,并采集血液及组织样本等进行常见毒物毒品定性分析。结果:2例病例所在地区均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历史重病区村,且死亡时间均发生在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发病季节。2例病例间无血缘关系,死前均无明显异常症状,无特殊饮食,无农药和其他有毒化学药品接触史,常见毒物毒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病例1死于冠心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致急性心功能障碍,病例2死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结论:2例病例均通过尸体解剖排除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并确定了死亡原因。提示在发生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时应尽快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积极通过开展尸体解剖,从病理学角度明确致死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