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期无重点号。论著《健康人群脉冲-阶跃-正弦(PSS)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认为PSS试验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有良好耐受性,可以检测双侧和单侧水平半规管的中频功能,以及已经代偿的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是一种新型前庭检测手段。论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筛查问卷的设计与验证》一文基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常见病史和临床经验设计了快速筛查问卷,通过研究得出该问卷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在临床上对BPPV患者进行筛查。论著《防控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患者嗅区病原微生物分布与嗅觉障碍的关系》分析发现在防控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患者嗅区鼻病毒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定植与嗅觉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可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相对持久的嗅觉障碍。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病毒的定植分别与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生嗅觉障碍有关。论著《ACE2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调控分析》研究得出ACE2在ECRSwNP和non-ECRSwNP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这可能与组织炎性因子浸润不同以及miRNA调控通路差异相关。论著《胃蛋白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鼻咽癌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阳性率升高,放疗前后唾液中的胃蛋白酶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咽喉反流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进程,并影响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论著《喉高速摄影结合声门区波形分析痉挛性发声障碍的声带振动特征》认为喉高速摄影结合声门区波形对研究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的声带振动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速度商参数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论著《儿童颈部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总结得出,原发于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起病年龄较小,多为低、中危组,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推荐对儿童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采用最小破坏性的手术方法,即在保留重要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但不应为了追求肿瘤完全切除而牺牲重要结构。论著《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认为对于面部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如处理恰当,V-Y皮下筋膜蒂皮瓣有可能成为“不易坏死”的局部皮瓣。论著《SIGLEC-15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分析发现,SIGLEC-1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可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巨大副泪腺潴留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69岁,因"右眼上睑肿物生长8个月余"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否认家族中传染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既往6年前因"声带肿物"行手术治疗,2年半前因"右下肢静脉血栓"行手术治疗。患者8个多月前出现右上侧"牙齿碎片"脱落,当时无疼痛等不适,时隔20 d先后出现右侧鼻唇沟疼痛和右眼上睑红肿,上眼睑中央可扪及"水泡"样肿物,并逐渐增大,无眼疼、视力下降、复视等不适。数日后右眼红肿加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眼眶蜂窝织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肿痛安胶囊"口服,"普拉洛芬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患者用药后症状好转,肿物明显缩小。2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时右上颌"牙齿酸痛",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上颌"牙周脓肿",给予局部脓肿引流治疗后行"牙修补"。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进食时"牙齿酸痛",同时伴右眼上睑红肿及上睑局部肿物增大,自觉视力略有下降,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结膜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患者至我院就诊时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4,眼压20 mmHg(1 mmHg=0.133 kPa),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溢出。右眼上眼睑膨隆,睑板上方可扪及椭圆形肿物,上达眶上缘,边界清,活动度较差,无压痛。翻转上睑可见睑板上方穹隆结膜下淡蓝色囊性肿物,水平达睑板全长(见图1),结膜无明显充血。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于2020年8月28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眼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紧贴于穹隆结膜下,将其仔细分离后完整剥离。肿物大小约2.0 cm×1.0 cm×0.6 cm,呈囊性,半透明,表面可见血管分布,囊内可见透明液体(见图2)。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纤维组织囊壁内衬单层柱状上皮,无异型,符合良性囊肿(见图3),诊断为副泪腺潴留囊肿。术后随访2个月,未见肿物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咽部巨大神经鞘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喉神经鞘瘤十分少见,多发生于杓会厌皱襞,常有室带、杓状软骨、声带、梨状隐窝的受累,发生于下咽部的神经鞘瘤少见.现报告1例位于下咽部后壁的神经鞘瘤.该患者起病隐匿,喉镜检查示喉咽后壁巨大肿物,表面光滑.在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及全身麻醉下行内镜辅助等离子刀下咽部肿物摘除术,术中于30°内镜可见喉咽后壁偏左侧巨大表面光滑的新生物,肿物黏膜表面血管丰富,术中切开黏膜、黏膜下组织、肌肉层可见表面淡黄色肿物膨出,沿肿物周边剥离,肿物大小约5.0 cm×3.5 cm×2.8 cm.术后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1周后给予二期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周后给予患者拔出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用3-0可吸收线对位缝合,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术后病理:喉咽后壁可见梭形肿瘤细胞,考虑神经鞘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波形蛋白和S-100均为阳性,Bcl-2为部分阳性,细胞增殖的相关抗原Ki-67为小于5%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和CD34均为血管阳性,甘露糖结合蛋白、NF、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结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均为阴性.喉神经鞘瘤多为良性病变,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经口入路喉显微手术和颈外入路手术是下咽神经鞘瘤的2种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大小、出血风险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甲状腺瘤术后声音嘶哑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57岁,工人,于2016年9月19日就诊.主诉:声音嘶哑、胸闷气短 6年余.现病史:2009年12月体检行甲状腺超声时发现甲状腺肿物,于当地医院行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肿物为良性.患者术后即出现失声,伴气短,该状态持续半年余,期间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患者自觉病情有所好转,可渐渐发出声音,但声音嘶哑、音调低沉,发声易疲劳、无力.2011年7月,患者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诊断为声带麻痹,复查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术后表现,未见肿物复发;复查甲功五项结果示:三碘甲腺原氨酸(T3):1.76 ng/mL,甲状腺素(T4):8.77 μg/dL,促甲状腺素(TSH):4.43 μU/m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3.58 pg/mL,游离甲状腺素(FT4):0.77 ng/dL,各项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接诊医生并未给予相关治疗,嘱其定期复查,不适随诊.发病以来,患者未采用任何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自觉声音嘶哑症状夜间较白天严重,夏季较冬季严重;生气、上火时加重.刻下症见:声音嘶哑伴气短,于体力劳动后加重,夜间较白天重,纳眠佳,二便调,面色晦暗,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涩.查体:甲状腺部分缺如,质软.喉镜显示:声带红肿,闭合不全.中医诊断:喉喑(气虚血瘀型);西医诊断:声带麻痹.治宜利关开音,活血化瘀,振奋气血.取穴:主穴取百会、廉泉;配穴取太阳、完骨、风池、外关、合谷.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30 mmx40 mm毫针,百会向后、太阳向下呈30°角斜刺约15 mm;廉泉穴向咽喉方向直刺约30 mm,以舌根麻胀感为宜;完骨、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约25 mm;外关、合谷直刺约20 mm,各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廉泉穴不留针,余穴留针50 min,每日1次.针刺5 d后,声音嘶哑症状减轻,发声较之前响亮,自述气短症状减轻.针刺14 d后,声音嘶哑症状基本消失,体力劳动后偶有气短.连续针刺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治疗结束1个月后回访,患者愈后良好,未有反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声带白斑候选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声带白斑组织标志蛋白的表达,为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和判断预后寻找标记物.方法 共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显微手术明确病理性质的成年声带白斑、声带息肉和声带任克水肿患者119例,其中声带白斑68例(伴上皮单纯增生22例,伴上皮异型增生46例),声带良性病变51例(声带息肉31例,声带任克水肿20例).检测声带白斑中标志蛋白p53、Ki-67、p21、Survivin、p16、27、PTEN、c-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声带良性病变(声带息肉及任克水肿)作为对照,比较不同病变的表达差异.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 声带良性病变和声带白斑伴上皮单纯增生中p53、p16、Ki-67、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带白斑伴上皮异型增生中p53、Ki-67阳性表达级别较声带良性病变和声带白斑伴上皮单纯增生明显高(p53:x2=13.340,P =0.002,Ki-67:x2=53.386,P=0.000).声带良性病变与声带白斑伴上皮异型增生中p27、PTEN、c-My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带白斑伴上皮异型增生中p21、Survivin阳性表达级别较声带良性病变明显高(P<0.05);Survivin在轻-中异型增生中阳性表达级别即较声带良性病变明显高(P<0.05);不同异型增生程度之间比较,p21表现出随异型程度增加阳性级别增高的趋势(P=0.073).结论 声带白斑伴上皮异型增生p53、Ki-67、p21、Survivin阳性级别较声带良性病变增高,可能对癌前病变诊断和判断预后有提示作用,其中p21与异型增生程度相关,Survivin在异型增生较早阶段就表现出与良性病变的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在较大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2016-07-2017-12期间对符合入组标准的7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31例(腔镜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45例为对照组.观察指标为肿物大小、术式、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在年龄、性别、瘤体大小、术式等方面相匹配,2组病理结果均显示为良性病变.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后积液;1例颈部皮下气肿;1例出现鼻插管一侧鼻翼的皮肤压伤,1周后结痂痊愈.对照组:无永久性声带麻痹,1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1例术后伤口感染;1例出现术后积液;1例术后8h出现颈部血肿,考虑为术后出血,再次入手术室进行止血后痊愈.腔镜手术的平均出血量为(20±4)ml,手术时间为(107±11)min,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块安全、有效,对于有美容需求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寰椎骨软骨瘤致吞咽困难伴残存异物感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s)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软骨源性肿瘤,在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约占30.6%-35%.根据瘤样病变的大小常对临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脊柱骨软骨瘤因其解剖位置及结构的特殊性常具有病情较重、诊断较为复杂、早期诊断容易漏诊等特点.根据脊柱软骨瘤位置及病变大小的不同,常伴有一些不太常见的症状,如明显的颈部肿块、吞咽困难、残存异物感、睡眠呼吸暂停、声带瘫痪或急性呼吸窘迫[1,2].现将我院诊治的寰椎骨软骨瘤致吞咽困难伴残存异物感的1例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喉罩全身麻醉下电子喉镜声带肿物摘除术在声门暴露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交流日益增多,声带良性病变呈上升的趋势.声带良性病变中以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及声带小结多见,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患者因其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常需行全身麻醉下支撑喉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的直达喉镜口径规格并不完全,常出现用已有的直达喉镜无法暴露声门.海宁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对2016-03-2017-12收治的34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行经喉罩全身麻醉下电子喉镜声带肿物摘除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RGD肽探针18F-阿法肽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18F-阿法肽(Alfatide II)在乳腺病变患者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分布作比较.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的44例可疑乳腺癌女性患者[(50.7±8.0)岁].患者在治疗前行18F-Alfatide II、18F-FDG PET/CT显像,对其体内正常器官和乳腺病灶勾画感兴趣区,比较18F-Alfatide II和18F-FDG的分布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两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数据.结果 44例患者共53个乳腺病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乳腺癌 42个,乳腺良性病变11个.脑皮质、声带、肺、血池、肌肉的18F-Alfatide II摄取很低,肾皮质、膀胱18F-Alfatide II分布很多,包括正常乳腺在内的其余正常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18F-Alfatide II摄取.除脉络丛、唾液腺、肝脏、结肠、正常乳腺外,其他体内正常器官的18F-Alfatide II和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均存在差异(t 值:2.04~41.65,均P<0.05).乳腺癌的18F-Alfatide II摄取低于18F-FDG(SUVmax:3.77±1.78和7.37±4.48,SUVmean:2.25±0.98和4.54±2.82;t值:4.89、4.82,均P<0.05),但仍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 18F-Alfatide II摄取(SUVmax:2.37±1.62,SUVmean:1.50±0.92;t值:2.35、2.29,均P<0.05).乳腺癌18F-Alfatide II PET/CT显像IE/非靶(T/NT)也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32±3.08与2.60±2.37;t = 2.72,P<0.05).结论 18F-Alfatide II在患者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分布特征,适合用于乳腺癌显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声带表面分泌物菌群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与正常人声带表面分泌物中菌群组成的异同.方法 以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32例为实验组,33例声带正常的甲状腺肿物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声带表面分泌物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经过对16 S rRNA V3-V4区的PCR扩增后,用Illumina平台进行二代DNA测序,通过与Greengenes数据库进行物种比对及分类,在菌门水平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菌落构成的异同.结果 两组检测到的微生物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两组中占前7位的菌门都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SR1和TM7,实验组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P<0.01),而拟杆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及SR1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P<0.001、P<0.01、P<0.05及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7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占1.08%±0.20%和1.61%±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菌门水平,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声带表面细菌数量和优势菌群与正常人相似,但各菌门在两组中所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这些菌门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