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鳞状细胞癌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的关键基因及分析免疫浸润特征.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VSCC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应用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共同的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通过4种算法筛选出关键基因,进行关键基因GSEA分析.应用CIBERSORT分析VSCC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182个DEGs,DO富集主要涉及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结缔组织癌等疾病;GO和KEGG富集结果主要与表皮发育、角质化包膜、氧化应激、免疫细胞迁移等有关;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90条边,筛选出6个关键基因,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共同富集到了细胞周期、蛋白酶体信号通路.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SCC组初始B细胞、静息CD4+T记忆细胞下调(均P<0.05),记忆B细胞、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NK细胞、巨噬细胞M0型、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上调(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100A 7、SPRR2G、CASP14、CDSN均与γδT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与巨噬细胞M0型呈正相关(均P<0.05);ESR1与巨噬细胞M0型呈负相关(P<0.05),与静息CD4+T记忆细胞呈正相关(P<0.05);S100A7、CASP14 与静息 CD4+T 记忆细胞呈负相关(均 P<0.05);SPRR2G、CDSN 与 CD8+T 细胞呈负相关(均 P<0.05).结论: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可能是VSC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终末分化过程异常可能是VSC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补体在缺血性卒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缺少除再灌注治疗之外的能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措施。补体系统蛋白参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炎症反应。补体的表达受缺血性卒中不同时期的影响。补体第1成分q(C1q)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能与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有关。补体系统蛋白参与动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发生。C1q、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补体(C)3和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血清浓度与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中高水平MBL、C3、MAC提示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补体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有关。C3和C5对卒中后功能恢复具有双重作用。C4对评估合并糖尿病的卒中病情更有意义。目前基础实验研究多通过调节补体受体的表达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五年补体系统蛋白在缺血性卒中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和评估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研究,以期为缺血性卒中自起病到远期预后过程中的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57BL/6N小鼠早期视网膜变性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C57BL/6N(Crb1rd8/rd8)小鼠早期视网膜变性以及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取雄性SPF级C57BL/6N小鼠15只、C57BL/6J小鼠15只,正常饲养.分别在入组时,入组4、8、12 wk,使用Micron-Ⅲ小动物视网膜影像系统进行双眼彩色眼底照相检查计算病变数量、病变面积.观察结束后处死小鼠,摘取右侧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两组小鼠视网膜CX3CR1的表达水平及位置.摘取左侧眼球分离视网膜,使用Western-Blot检测CD86、CD206的表达情况,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视网膜中IL-1β、IL-6、TNF-α、IL-4、IL-10炎性因子含量水平.结果:眼底彩照结果显示在入组4、8、12 wk,C57BL/6N组眼底病变数量均较入组时显著增加,与C57BL/6J组同时间点变化量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眼底病变面积变化量两组间入组12 wk有差异(P<0.05),各组内变化量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视网膜组织HE染色示:C57BL/6N组视网膜结构异常,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光感受器层向视网膜内侧明显的玻璃膜疣样凸起,C57BL/6J组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排列有序,无明显异常;免疫组化结果示:C57BL/6N组视网膜中CX3CR1高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内外丛状层、感光细胞层及病灶处位置,平均光密度为 0.285±0.056,C57BL/6J 组为 0.189±0.084(P<0.05);Western-Blot 结果显示:与 C57BL/6J 组相比,C57BL/6N组视网膜CD86、CD206蛋白有不同程度升高,两组CD86蛋白表达有差异(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C57BL/6N 组 IL-1β、TNF-α 水平显著高于 C57BL/6J 组,而IL-10含量则明显较低(均P<0.05).结论:C57BL/6N(Crb1rd8/rd8)小鼠视网膜变性进展缓慢,随年龄呈进行性加重,病灶部位视网膜结构紊乱,伴有以M1型极化为主的小胶质细胞浸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GEO芯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芪归抵挡汤调控糖尿病肾病"代谢记忆"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芪归抵挡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平台,挖掘芪归抵挡汤治疗DKD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通过体内实验验证芪归抵挡汤调控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芪归抵挡汤共获得349个潜在靶点,GEO数据库分析获得具有显著性差异基因有841个,将二者取交集共获得45个交集靶点,经复合网络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芦荟大黄素、常春藤皂苷元和β-谷甾醇等重要成分;CASP3、EGF、CXCL8、CCL2及ICAM1等治疗DKD的重要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显示,药物反应、炎症反应和对缺氧的反应等在生物过程中富集度较高,质膜、细胞溶质和细胞外空间等在细胞组分中富集度高,蛋白质结合、受体结合和整合素结合等在分子功能中富集度较高;KEGG分析表明该方药效基础主要与AGE-RAGE、甲型流感、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和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体内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FBG含量明显升高,血清Scr、BUN含量明显增加,肾组织中AGE、RAGE、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归抵挡汤3.34 g/kg组可有效改善db/db小鼠血糖和肾功能(P<0.01),显著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下调AGEs-RAGE信号通路相关的AGE、RAGE、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与白藜芦醇组比较,芪归抵挡汤3.34 g/kg组小鼠治疗6 w、12 w FBG含量,Scr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AGE、RAGE、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芪归抵挡汤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及病理损伤,并可调控AGEs-RAGE信号通路,具有清除糖尿病肾病"代谢记忆"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肥大细胞激活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MCs)激活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BBB)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血管内穿孔法制备SAH模型.将8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10只.另外66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ham组、SAH组和色苷酸钠(Cro)组,每组22只.Cro组术后立即经腹腔注射25 mg/kg Cro,SAH组注射等体积0.9%NaCl.术后8h进行SAH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的测定、伊文思蓝染色和旷场实验.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Cs激活.利用蛋白免疫印记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类胰蛋白酶(Tryptase)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8hMCs激活达高峰.SAH组伊文思蓝染色比sham组和Cro组较深.SAH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sham组和Cro组(12.90±0.89比18.00±0、15.80±1.26,t=9.75、2.47,P<0.05);SAH 组脑含水量高于 sham 组和 Cro 组(79.69±0.13 比 78.47±0.17、79.22±0.12,t=11.16、5.38,P<0.05).旷场实验SAH组大鼠进出中心区域次数、中心区域运动距离低于 sham 组和 Cro组(6.80±3.11 比 19.00±6.04、14.40±5.94,t=4.04、2.53,P<0.05),(0.44±0.09 比 0.96±0.20、0.86±0.20,t=4.33、4.12,P<0.05);SAH 组在中心区域时间高于sham 组和 Cro 组(153.40±44.42 比 93.60±15.11、52.20±20.63,t=2.85、4.62,P<0.05).SAH组 ZO-1 低于 sham 组和 Cro 组(0.25±0.10 比 0.63±0.05、0.51±0.08,t=5.91、3.45,P<0.05);SAH 组 Occludin 低于 sham 组和 Cro 组(0.18±0.01 比 0.67±0.07、0.46±0.07,t=12.40、7.21,P<0.05)、SAH 组 Claudin-5 低于 sham 组和 Cro 组(0.45±0.03 比 1.25±0.04、0.67±0.07,t=27.52、4.85,P<0.05);SAH 组 Tryptase 高于 sham 组和 Cro 组(0.60±0.01 比 0.33±0.01、0.42±0.01,t=28.13、20.31,P<0.05).结论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8 h MCs激活达高峰;MCs的激活促进了血脑屏障的破坏介导了早期的脑损伤,肥大细胞稳定剂Cro抑制了 MCs的激活后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并改善了大鼠的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变应性鼻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发病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鼻黏膜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5名健康对照者鼻上皮细胞样品和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上皮细胞样品的芯片数据(GSE43523).应用R语言中"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运用STRING数据库来构建所筛选差异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中的"Cytohubba"筛选关键基因;并采用DAVID数据库对选定的差异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途径探讨;通过ImmuCellAI数据库分析GSE43523芯片数据的24类免疫细胞的含量及比例.选取2023年9月至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手术中收集的1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用于进一步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27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含上调差异表达基因144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130个.基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获取5个关键基因,即CD80、CD69、EPAS1、MYOM2和ATP12A.GO功能富集显示,在生物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合成过程、NF-κB信号通路等;在细胞组成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外间隙、质膜的组成部分等;在分子功能中,差异表达基因参与NAD活性、ATP酶结合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铁死亡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等.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活化的CD4天然细胞、CD8天然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黏膜组织中CD80和EPAS1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者,而CD69、MYOM2和ATP12A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274个与变应性鼻炎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了5个重要基因,为变应性鼻炎的早期诊断、干预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脂肪干细胞基质胶修复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基质胶(SVF-gel)在治疗大鼠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离提取SVF-gel,并建立大鼠增生性瘢痕模型.瘢痕模型大鼠共12只,根据体重及瘢痕大小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SVF-gel 0.2 ml均匀注射至瘢痕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6周,观察大鼠瘢痕的面积变化情况.术后对大鼠瘢痕组织取材,进行蛋白水平检测.制备SVF-gel条件培养基(SVF-CM),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观察SVF-CM对成纤维细胞(Fb)增殖的影响并确定最适浓度及时间.利用基因敲低试剂盒,获得敲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并分组,(1)Fb+NC siRNA,(2)SVF-CM+NC siRNA,(3)SVF-CM+NC siRNA+骨膜素(Periostin),(4)SVF-CM+TGF-β1 siRNA,(5)SVF-CM+TGF-β1 siRNA+Periostin.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 Periostin、TGF-β1、Ⅰ 型及Ⅲ型胶原的表达.通过Graphpad进行统计学结果分析t检验.结果 体内实验,对照组瘢痕面积高于实验组[瘢痕表面面积:(21.18±2.53)mm2 比(7.49±1.31)mm2,t=10.75,P<0.01;苏木精-伊红(HE)染色真皮层瘢痕面积:(17.69±3.22)mm2 比(2.43±1.37)mm2,t=9.75,P<0.01].Western blot显示,Periostin以及TGF-β1的表达,对照组高于实验组(Western blot蛋白条带灰度值,Periostin:0.91±0.06 比 0.52±0.02,t=14.16,P<0.01;TGF-β1:1.00±0.03 比 0.52±0.06,t=15.46,P<0.01).体外实验,CCK-8实验表明40%SVF-CM处理成纤维细胞48 h,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细胞存活率:(100.00±6.95)%比(79.89±2.51)%,t=7.11,P<0.01].通过Western blot观察,在TGF-β1被敲减后,Periostin、TGF-β1蛋白以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B 组高于 D 组(Periostin:0.763±0.005 比 0.602±0.004,t=44.24,P<0.01;TGF-β1:0.694±0.026 比 0.588±0.033,t=4.381,P<0.05;Ⅰ 型胶原:0.749±0.002 比 0.472±0.007,t=63.51,P<0.01;Ⅲ型胶原:0.752±0.019 比 0.593±0.009,t=13.34,P<0.01);当加入外源性 Periostin 后(E组),Periostin以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E组高于D组(Periostin:0.826±0.010比0.602±0.004,t=44.24,P<0.01;Ⅰ 型胶原:0.947±0.002 比 0.472±0.007,t=109.40,P<0.01;Ⅲ型胶原:0.924±0.019 比 0.593±0.009,t=27.33,P<0.01).结论 脂肪细胞基质胶可抑制 TGF-β1/Smad信号通路,从而降低Periostin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Ⅰ、Ⅲ型胶原蛋白产生从而防止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花椒提取物羟基-α-山椒素通过调节Nrf2/HO-1通路减轻心肌损伤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花椒提取物羟基-α-山椒素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地尔硫卓20 mg/kg、羟基-α-山椒素5、10和20 mg/kg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14 d,在13、14 d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40 mg/kg造成心肌缺血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各组大鼠心功能;试剂盒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Tnfa、Il1和Il6 mRNA表达;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体外培养H9c2细胞,用H2O2600 μmol/L处理H9c2细胞6 h构建氧化损伤体外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羟基-α-山椒素2.5、5、10 μg/mL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羟基-α-山椒素最佳给药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浓度;ELISA法检测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含量或活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血红素氧合酶1(HO-1)、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血清MDA、cTnl、LDH、CK-MB含量或活力显著升高(P<0.01),GSH、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Il1b、Il6及Tnfa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羟基-α-山椒素各剂量组LVFS和LVEF明显升高(P<0.05),羟基-α-山椒素20 mg/kg组MDA、cTnl、LDH、CK-MB含量或活力明显降低(P<0.05),GSH、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或P<0.01),心肌组织中Il1b、Il6及Tnfa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羟基-α-山椒素各剂量组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心肌细胞胶原沉积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模型对照组H9c2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ROS水平、MDA、TNF-α、IL-1β、IL-6含量升高,GSH-Px、SOD活力降低(P<0.01),经羟基-α-山椒素预处理后,H9c2细胞活力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羟基-α-山椒素5、10 μg/mL组细胞凋亡率、ROS浓度、MDA、IL-1β、IL-6含量降低,GSH-Px、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羟基-α-山椒素10 μg/mL组细胞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羟基-α-山椒素处理H9c2细胞后Nrf2(核内)、HO-1、BCL-2蛋白表达上调,Nrf2(核外)、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羟基-α-山椒素可改善ISO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程度,保护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改善H9c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面膜中蓝铜肽经皮渗透性和改善皮肤衰老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考察面膜中蓝铜肽的皮肤渗透性和对衰老皮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小鼠皮肤为皮肤模型材料,应用Franz扩散池法测定Ⅰ代和Ⅱ代面膜中蓝铜肽在皮肤真皮层中驻留量和经皮累计透过量;采用D-半乳糖联合紫外光照射连续60 d诱导小鼠皮肤衰老模型,测定贴敷面膜后小鼠皮肤的含水量、透明质酸、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和血浆中MMP-1与MMP-2表达水平,以评估面膜中蓝铜肽对衰老皮肤的改善作用.结果 贴敷20 min后,Ⅱ代面膜中蓝铜肽在小鼠真皮层中驻留量和经皮累计透过量分别约是Ⅰ代面膜的5.8和4.6倍;与Ⅰ代面膜相比,Ⅱ代面膜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皮肤中含水量、透明质酸、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小鼠血浆中MMP-1与MMP-2表达水平.结论 Ⅱ代面膜中蓝铜肽的皮肤渗透性更好,且具有较好地改善皮肤衰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近视巩膜重塑及其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巩膜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可引起巩膜重塑,巩膜重塑影响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任何生物力学的改变均可导致屈光不正.近视的发病率以流行病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巩膜重塑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视黄酸、基质金属蛋白酶、缺氧诱导因子-1α等因子和信号通路被证实参与并调控巩膜重塑.本文对目前影响近视巩膜重塑的相关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及现有干预方法和靶点进行综述,为近视防控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