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突破了传统纸质平面教材的局限。本文旨在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构建基于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理念、策略及实施效果,以学生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多模态互动联系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医学英语教学体系。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不仅从形式上改变了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更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方面对医学英语课程进行创新。这对于改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病例为导向的病原菌翻转课堂沙龙在微生物实习教学中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基于病例为导向的病原菌翻转课堂沙龙在微生物实习教学中可行性,提高临床微生物的整体实习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23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实习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37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22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实习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病例为导向,翻转课堂为载体,通过一人一菌一病例的形式进行病原菌分享沙龙活动的教学模式(简称"创新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岗位带教模式(简称"传统课堂"),通过出科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比较两组临床教师的教学绩效分,评估教师带教热情.结果 创新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微生物课程的好奇心(P<0.001),开拓了线上线下多元化学习视野(P<0.001),提高了鉴定病原菌的能力(P<0.001);通过创新课堂学生明显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P<0.05);创新课堂组学生出科时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课堂组(P<0.001);创新课堂组临床教师的教学绩效分中位数明显高于传统课堂组(P<0.05).结论 基于病例为导向的病原菌翻转课堂沙龙在微生物实习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成效,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激发临床教师带教热情,可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生源质量和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以教师为主导、验证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我们以微型科研项目为载体,在提供一定数字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加强线上自学、课内和课外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的训练,结果显示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上市药企环境信息披露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中国上市药企环境信息披露(EID)现状和质量,探讨中国制药业EID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21家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药企2015年至2017年的年报363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CSR报告)107份.根据GRI指南,将企业CSR报告进行分级,并建立环境绩效评估指标系统,通过内容分析法定量药企EID,选取上海复星医药与日本武田制药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影响中国上市药企EID的因素.结果 2015年至2017年,公布CSR报告的上市药企数量持续增加,平均增长速度为4.32%;3年的CSR报告中,78.50%的报告未遵循GRI指南;根据环境绩效评估指标系统(满分为39分,7模块),2015年至2017年中国上市药企整体平均分分别为4.36分、4.82分、6.29分,披露载体模块表现最好,环境成本模块最差;3年得分最高者均为上海复星医药(34分、35分、39分),但未遵循GRI最新版指南;上海复星医药EID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日本武田制药差距较小;上市交易所类型、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和年份均对上市药企EID质量有影响.结论 中国上市药企EID状况一直在改善,少数上市药企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整体质量仍然偏低.建议政府关注规模较小非国营药企的EID质量,并尽快统一CSR编制指南.建议国内药企以复星医药为标杆,规范EID相关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J2EE云平台大数据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的健康管理系统,以满足居民自身健康管理需求.方法:采用J2EE组合框架平台,利用Oracle数据库软件设计开发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建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数据深度融合于应用技术的智慧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系统由用户管理、健康数据、健康管家、家庭健康及网上医院等模块组成,以互联网为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便利、高品质的全数据和多元化智慧健康服务.结果:设计建立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可实现远程预约就诊,已有2000余名家庭医生完成居民健康管理平台注册,平台已服务居民>500万余人次,对居民健康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社区居民疾病发生前了解家庭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并可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助力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结论:基于J2EE云平台大数据的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对实现自我、动态、在线和集成健康管理以及完善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促进居民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岗位认知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分子生物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其内容烦琐,学生学习起来觉得难学、枯燥.为培养企业用得上、学生有发展的应用型卓越检验人才,通过分析分子生物学检验岗位工作任务,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采取临床观摩-混合教学-临床见习-综合运用实践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从工作岗位认知入手理解课程定位;开展以在线课程为载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混合教学活动;获取胜任岗位的职业技能;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实现教学研用融合.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对课程教学认可度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明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陆地生境岛屿藓类植物小岛屿效应驱动因素分析——以太行山脉中段山顶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小岛屿效应描述了种-面积关系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当前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气候变暖,山顶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然而以山顶生境岛屿为载体对小岛屿效应的研究还十分缺乏.该研究以太行山脉中段19个面积0.06–801.58 km2的山顶生境岛屿为研究区,在2019–2021年的夏秋季对藓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藓类131种,隶属于23科68属.采用6种种-面积关系回归模型,分别检测了所有藓和6个常见藓科是否存在小岛屿效应.根据小岛屿效应形成机制的生境多样性假说、灭亡假说和营养补给假说,选择了岛屿高度、温度年变化范围和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作为变量,对小岛屿效应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在各类群组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变差分解分别评估上述3个变量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线性影响.首先使用5个面积最小的岛屿进行分析,计算出3个变量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贡献,然后以迭代的方式逐次加入面积更大的1个岛屿,并再次进行变差分解分析.最后使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了3个变量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贡献在迭代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所有藓和6个常见藓科均存在小岛屿效应,其面积阈值分布在0.36–106.91 km2间.各组藓类小岛屿效应的驱动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除了紫萼藓科之外,其他各组均支持生境假说;除了丛藓科、真藓科、紫萼藓科和灰藓科之外,其他各组均支持灭亡假说;而各组在不同程度上普遍支持营养补给假说.整体而言,面积约为10 km2以上的岛屿维持了大量的藓类物种多样性,需要重点保护.对于生境要求较为单一的紫萼藓科而言,保护石生环境是保护其物种多样性的关键;而对于其他科藓类而言,生境类型多样性的保护是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保障.营养补给假说的普遍适用性揭示了山顶下方森林生态系统的资源补给作用减缓了由于面积的减小而造成的藓类物种数量下降,因此保护山顶下方林地内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对维持山顶藓类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载体-抑晶剂多元体系过饱和环孢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制备载体-抑晶剂多元体系过饱和环孢素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体外溶出研究.方法 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分别以HME专用辅料AFFINISOLHPMC 15LV、HPMC 100LV、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为载体,泊洛沙姆188、羟丙甲纤维素(HPMCE5)、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为抑晶辅料,制备单元及多元体系固体分散体.利用粉未X射线衍射法(PXR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物相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过饱和溶出试验对聚合物的过饱和增溶能力、抑晶剂的抑晶效果进行考察.结果 结果表明,HPMC 100LV型号聚合物在过饱和增溶上具有较强优势.析晶抑制能力表现为泊洛沙姆188>HPMC E5>Soluplus,且抑晶剂联合用量在药物的0.5倍时抑晶效果最优.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载体-抑晶剂多元体系固体分散体,可为进一步解决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析出及过饱和释药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