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排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SCT征象.其中,病理确诊为良性结节24例(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49例(恶性结节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MSCT征象.结果 与良性结节组比较,恶性结节组结节直径>10mm(89.8%vs.70.8%)、形态不规则(75.5%vs.33.3%)、结节-肺界面清楚不光整(83.7%vs.20.8%)、分叶征(83.7%vs.41.7%)、毛刺征(73.5%vs.16.7%)、胸膜凹陷征(57.1%vs.20.8%)、血管集束征(55.1%vs.25.0%)和空泡征或充气支气管征(63.3%vs.45.8%)、亚实性结节(63.3%vs.25.0%)占比较大,钙化(2.0%vs.16.7%)占比较小(P<0.05).结论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许多MSCT特征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不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MS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冠状动脉CT成像( CCTA )已成为非侵入性诊断冠心病( CAD)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1,2〕,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运动伪影、严重钙化使其诊断准确性下降,与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 CAG )相比,其时间分辨率也明显受限〔3〕. 2010 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 ACCF)联合美国放射学院( ACR)、美国心脏协会( AHA)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CCTA 主要临床应用价值及其限制〔4〕. 本文就CCTA在CAD的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检出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疑似小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分析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多排螺旋CT、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将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按照病灶直径分为微小肝癌(<1cm)和小肝癌(1 ~ 3cm),比较CT、MRI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120例纳入病例中,共有8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包括35例微小肝癌、53例小肝癌.经计算,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59%、96.88%、96.67%,均高于CT诊断的86.36%、75.00%、83.33% (P <0.05).MRI对微小肝癌、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14%、96.23%,均明显高于CT诊断的80.00%、81.13% (P <0.05).结论:相比于多排螺旋CT,采用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更加优越,可有效检出微小肝癌病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连续行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患者定义为6个月内出现一过性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非致残性脑卒中者,否则定义为无症状性患者.共有7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无症状性患者35例(44.9%),症状性患者43例(55.1%).所有患者造影前一个月内行MDC-TA检查.通过MDCTA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斑块分析软件并根据不同的HU值将颈动脉斑块分为脂质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60 HU)、纤维斑块(60~130 HU)和钙化斑块(≥130HU),计算斑块的总体积,各种斑块的体积及所占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患者的钙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t=2.760,P=0.007),而脂质斑块比例低于症状性患者(Z=-2.009,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钙化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OR =0.949,95% CI:O.915 ~0.985,P=0.005),脂质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负相关(OR=1.068,95%CI:1.021~1.117,P=0.004).对于症状性患者,当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时,其特异度为94.3%,而敏感度仅为37.2%.两组斑块体积及纤维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相比,无症状斑块钙化比例增加、脂质比例减少,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症状性斑块一个有用的截点,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应用MDCTA斑块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影像组学预测胰腺囊性肿瘤Ki67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基于影像组学预测胰腺囊性肿瘤(PCN)的Ki67分子标记物表达情况.首先手动分割患者术前多排螺旋断层扫描(MDCT)图像中的肿瘤区域,然后根据肿瘤特点设计并提取409个高通量特征,再利用最小化的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特征,最后将筛选后的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实现分类判别.通过重复200次LASSO筛选,记录每次被选择的特征,并将特征按照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排序.使用十折交叉验证的SVM,测试不同的特征数量下的分类效果,重复200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以降低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被选择次数最多的前20个特征构成最优特征子集,预测的AUC达到91.54%,准确率达到85.29%,敏感度为81.88%,特异性为86.75%.实验结果证明了通过影像组学方法预测Ki67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前后患者均行胫骨平台X线摄片和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检出率、术后7d骨折坍塌面数值的差异,同时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CT三维重建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检出率为100.0%,高于X线片检查的8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P<0.05);CT三维重建检查测量术后7d骨折坍塌面数值(3.42 ±0.86),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1.27 ±0.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1,P<0.05);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56.4±4.8)分,显著高于手术前的(83.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P<0.05).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技术较X线片对胫骨平台骨折检出率高,尤其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同时尚可更全面、直观、多方位显示骨折的类型及局部结构关系,值得临床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胸部CT肺结节检测效能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精确检测是实现肺癌早诊的基础.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肺内结节检测领域发展迅速,对其效能进行验证是促进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软件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恶性及非钙化结节检出中的价值.方法: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建胸部CT肺结节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0例胸部CT数据,包含病理证实的肺癌及随访结节病例,导入肺结节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记录软件自动识别结节,并与原始影像报告结果进行对比.人工智能软件及阅片者检测到的结节由2名胸部专家进行评估并记录其大小及特征.计算灵敏度、假阳性率评估人工智能软件及医师的结节检测效能,应用McNemar检验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200例胸部多层螺旋CT共包含非钙化结节889枚,其中肺癌结节133枚,小于5 mm结节442枚.人工智能及放射科医师肺癌检出率皆为100%.人工智能软件结节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放射科医师(99.1%vs 43%,P<0.001).人工智能总体假阳性率为每例CT 4.9个,排除5 mm以下结节后降为1.5个.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实现恶性肺结节的无漏诊检出,具有较医师更高的结节检出灵敏度,在排除微小结节后可降低假阳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CHO、DCG及MSCT冠脉成像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ECHO)、动态心电图(DCG)、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冠脉成像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疑似SMI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CHO、DCG、MSCT冠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以CAG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ECHO、DCG、MSCT冠脉成像对SMI的诊断价值.结果 84例疑似SMI患者中,经CAG确诊SMI有69例(82.14%).MSCT冠脉成像诊断SMI准确77例(91.67%),漏诊5例(7.2 5%),误诊2例(13.33%),Kappa值为0.737;DCG诊断SMI准确73例(86.90%),漏诊8例(11.59%),误诊3例(20.00%),Kappa值为0.605;ECHO诊断SMI准确66例(78.57%),漏诊14例(20.29%),误诊4例(26.67%),Kappa值为0.421.3种检查方法Kappa值以MSCT冠脉成像最高;3种检查方法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冠脉成像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ECHO(P<0.05);但MSCT冠脉成像与DCG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HO与DCG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HO、DCG及MSCT冠脉成像在SMI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但MSCT冠脉成像准确性更高,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8 F标记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灌注指数(PI)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 34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结节13例),均行18 F-FDG PET-CT及DI-CTP检查,18 F-FDG PET-CT以SUV≥2.5、DI-CTP以PI<50%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比较分析二者分别及结合对SPN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SPN左肺固有上叶5例、左肺舌叶2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1例.结节最大径:1.0~2.0 cm 8例、2.0~3.0 cm 26例,其中伴肺门及纵隔增大淋巴结2例.18 F-FDG PET-CT SUV诊断SPN的敏感性81.0%,特异性46.2%,准确性67.6%.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0.5%,特异性84.6%,准确性88.2%.18 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5.2%,特异性100.0%,准确性97.1%.结论 SPN病理特点决定了18 F-FDG PET-CT SUV及显像的复杂多样,18 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可大大提高SPN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对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的评估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对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的评估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33~86岁.50例患者于同一台CT设备行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每位患者CT检查数据均进行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指标:(1)胃结肠干(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2) 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3)回结肠静脉和回结肠动脉走行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 SD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Kappa系数评估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中Hene干解剖构成分型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系数评估 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图法评估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的一致性.结果 (1)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50例患者的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发现Henle干43例,无Henle干7例.50例患者的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发现Henle干44例,无Henle干6例.43例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发现Henle干0型、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2、21、17、3例.44例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发现Henle干0型、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6、19、16、3例.两种成像方式观测同一病例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相同的例数:无Henle干6例,0型2例,Ⅰ型18例,Ⅱ型15例,Ⅲ型3例.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和三维血管重建图中的一致性好(κ=0.830,95%可信区间为0.705~0.956,P<0.05).(2)50例患者的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43例发现Henle干,长度为(10±5) mm;42例发现外科干,长度为(34±12)mm.50例患者的三维血管重建图中,44例发现Henle干,长度为(9±5)mm;43例发现外科干,长度为(35±12)mm.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的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呈正相关(r=0.872,0.979,P<0.05).Bland-Altman图法结果显示:同一患者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均有高度一致性(P<0.05).(3)回结肠静脉和回结肠动脉走行关系:50例患者中,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回结肠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前交叉型24例,后交叉型26例;三维血管重建图中上述指标分别为24、26例.同一患者的回结肠动、静脉走行关系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和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完全一致.结论 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评价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相对位置有相似的效果,一致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