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三维多模态影像(3D-multimodality image,3DMMI)重建技术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将四川大学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学生。试验组实施3DMMI辅助的基于案例学习教学,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实施两组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问卷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评分和骨盆肿瘤影像读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7.38±0.87)分比(6.46±0.78)分,(6.77±0.93)分比(5.69±1.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在课堂学习兴趣等课程评价和知识讲授清晰程度等教师评价方面,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8.46±0.52)分比(7.00±0.58)分,(8.00±0.82)分比(6.77±0.7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3DMMI可以增强学生临床见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体验,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美国冠状动脉介入专科医师培养体系现状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复杂且具有高风险性,建立完善的冠状动脉介入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培养优秀的冠状动脉介入专科医师日益重要。基于胜任力的美国冠状动脉介入专科医师培养体系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多元的培训考核方式。本文介绍了美国冠脉动脉介入专科医师培养体系现状,并提出对我国冠状动脉介入专科医师培训的启示:完善基于胜任力的冠状动脉介入专科医师评估体系,增加多模态影像学相关课程,积极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模拟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多模态数字化慕课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培中采用多模态数字化慕课教学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进入妇产科规培的40名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另将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进入妇产科规培的4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取多模态数字化慕课模式教学方法,对比两组规培结束后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规培前后临床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88.53±6.04) vs. (79.67±5.52)]和技能操作[(85.52±6.33) vs. (71.15±7.86)]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规培后两组各项临床能力得分均较规培前升高( P<0.05),且研究组各项临床能力得分均更高( P<0.05);研究组对各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培中应用多模态数字化慕课教学可加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和临床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教学质量,且教学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策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突破了传统纸质平面教材的局限。本文旨在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构建基于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理念、策略及实施效果,以学生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多模态互动联系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医学英语教学体系。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不仅从形式上改变了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更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方面对医学英语课程进行创新。这对于改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多模式信息化干预在肛肠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多模式信息化干预在肛肠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护生)按照入科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148名,入科时间为2019年7~11月)采用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152名,入科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采用多模式信息化干预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并记录两组沟通能力和护生核心能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带教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沟通能力、核心能力、学生组织纪律、学生实习态度、理论知识等方面教学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多模式信息化干预在肛肠科护理实习带教中能够提高护生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增强了护生信心,提升了沟通和核心能力,增强了护理带教效果,提高了对带教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智能化多模态进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生培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高职护理专业护士应用智能化多模态进阶式培养的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普通护理专业2022级学生200名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名,两组学生均由同一组授课教师予以培训,课程所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长、考核标准均一致。对照组给予常规授课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多模态进阶式教学方式。以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两组学生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评分、临床核心实践技能掌握程度、教学模式主观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学生基线成绩(上学期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教学模式改革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成绩、在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团队协作、护患沟通、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评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危重症科的临床核心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学生教学模式主观满意度93.00%(93/100)高于对照组的81.00%(8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智能化多模态进阶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考核成绩、OSCE评分、临床核心实践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改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主观满意度,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型糖尿病海马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对颞叶癫痫患者海马亚区的研究;基于颈动脉斑块CT影像组学联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估;脑桥旁正中梗死的评分模型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基于logistic回归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锥形束CT在茎突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颅颈部腺样囊性癌侵犯神经孔管的影像学分析;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作用;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预测Ⅰ期肺腺癌气腔播散;老年人群中睡眠碎片化与MR左心室结构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个体化冠状动脉血管周围容积特征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结合钼靶X线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基于能谱CT影像组学对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治疗前后多排螺旋CT及CT胆管造影、CT血管成像的诊断评估价值;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中的预测研究;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对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性质的价值;基于MR的孕晚期前置胎盘数字三维模型临床应用的研究;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参数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侵袭性前列腺癌MRI影像表现与血清miR-27a、AMACR水平的关系及其预后分析;3.0T MRI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内膜癌预后和病理分型的应用价值;动态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肩袖撕裂的MRI征象鉴别分析;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治中的应用;三联治疗与两联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对比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介入栓塞术在治疗巨大婴幼儿腮腺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原发不孕症患者对不同碘油对比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后结果的比较分析;基于3D-Densenet神经网络技术助力低剂量CT测量骨密度:与定量CT 一致性研究;心率对双源CT头颈-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一站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CT及MR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320排探测器CT双低剂量胸痛三联征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对急性胸痛的可行性分析;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对CT门静脉成像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钆贝葡胺增强后MR胰胆管成像检查时间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在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肥胖性心肌病无创影像学研究进展;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与展望;MR扩散成像技术在腮腺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基于智慧教室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合成MRI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及分型的价值;动脉自旋标记联合MR波谱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的鉴别价值;侧支循环定量参数在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基于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干燥综合征唇腺活检病理结果的价值;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预测肺腺癌Ki-67指数表达的可行性;基于结节内部及周围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肺隐球菌病与肺腺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中的应用;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评估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及对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胸腺瘤组织学分型;实影渲染重建技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初步应用;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和脂肪衰减指数的多成像参数预测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价值;扩散峰度成像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全域直方图参数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基于ADC和DCE-MRI影像组学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非肿块型乳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肝脏血管肉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评估肝细胞肝癌Ki-67表达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神经侵犯的预测价值;MR排粪造影在盆底器官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多模型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层厚对泌尿系结石影像组学特征可重复性的影响;利用结石形态与输尿管结构联合预测输尿管结石自发排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卵巢甲状腺肿MRI特征表现;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动脉CT成像的影响;绝经后女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胫骨平台内翻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体格儿童桡、尺、掌指骨骨龄与腕骨骨龄差异分析;Indigo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伴不同门静脉血栓分级的临床研究;乳腺癌术后多发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经导管载药微球栓塞术治疗晚期膀胱癌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鼻骨锥形束CT辐射剂量的优化研究;层面编码去金属伪影矫正-视角倾斜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慢性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深度学习重建联合"双低"技术对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个体化低剂量CT成像参数对定量CT肝脏脂肪含量测量的影响;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采样序列在肝脏增强MRI中的应用价值;扩散成像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进展;MR定量新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T2 map-ping序列在承重关节软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的影响;基于TPS的混合式教学在临床专业硕士放射科轮转带教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多模态的三维融合可视化技术在神经外科解剖和手术入路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神经外科手术所面临的颅内及脊髓病变解剖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位于颅内的病变,根据具体位置不同,具有复杂的三维解剖及比邻关系.颅内病变的特点一是具有坚硬的颅骨作为保护,因而需要打开有限的颅骨范围进行手术;二是其手术解剖涉及到颅骨、脑功能区、动静脉、脑深部核团、脑室、神经纤维束等众多的成分.因而,如何准确地认识并理解这些解剖关系,对于学生而言,一直是个教学难题.为此,数字化多模态融合技术将这些不同成分进行可视化,从而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加速了相关解剖和手术入路的理解和学习.本文介绍神经外科手术的特点,通过若干个典型病变的解剖及手术入路分析,详细说明数字化多模态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临床能力的多模态教学在介入放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8/24
介入放射学是由临床医学与放射影像学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学科,可为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提供介入诊疗[1-3].介入放射科涉及的疾病类型较多,要求医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介入放射诊疗时充分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4-6].提高新入职医生对于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度是使其能够顺利参加临床工作的关键,因此,我国主张在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临床工作前,对其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其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规范化的专业培训[7].近年来,以培养临床能力为目标,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逐渐得到应用,我科将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对新入职医生采用多模态教学方法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探讨其教学效果,本研究选取分别在2022年1月至12月、2023年1月至12月参加医院介入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医生各25人,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法、多模态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