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程性评价在高职《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过程性评价在《护理美学》教学评价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高职2017级2个班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8级2个班8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价方法;试验组实施过程性评价方法。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意见及自我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总分为(96.10±0.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03, P<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个人考核成绩分别为(84.35±6.65)、(87.21±5.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7±8.21)、(84.64±6.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968、6.687, P<0.05或0.01);试验组39.3%(33/84)的学生非常赞同过程性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51.2%(43/84)的学生比较赞同过程性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提高了他们对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结论: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学习环境对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学习环境对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为完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5—6月,从江苏省开展医教协同护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中,选择3所院校,每所院校选择护理专业2年级(2017级)护生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5份。结果:585名护生的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总分为(90.70±10.88)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总分为(152.72±14.8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任务定位是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生职业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学习环境对职业价值观有积极影响。学校及教学医院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临床学习环境,以提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纠错案例教学法提高口腔四手操作护理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纠错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口腔四手操作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63名护理"4+2"中高职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护生基本资料,其中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该校采用纠错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的40名护生资料纳入A组;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校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的23名护生资料纳入B组。两组护生均持续学习1周,学习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成绩、基础操作能力、综合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表(CTDI-CV)〕、护理实践能力(医疗诊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教学质量)。结果:学习结束时,A组护生理论知识、基础操作、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同时间B组( P<0.05);A组护生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及CTDI-CV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间B组( P<0.05);A组护生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实践能力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间B组( P<0.05);A组护生对教学方式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教学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间B组( P<0.05)。 结论:将纠错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口腔四手操作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有助于口腔四手操作护理教学质量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1+X证书制度下老年护理方向"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1+X老年照护、1+X失智老年人照护与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三位一体"专业建设路径,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三者难以有效兼容的问题,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法:2021年6月,选取萍乡卫生职业学院2020级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1班50名护生为试验组,2班50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护生采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系列相应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教学与培养,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培养,于第三学期课程结束后,对2组护生1+X老年照护通过率、1+X失智老年人照护通过率及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试验组的总分为(156.60 ± 6.00)分,对照组的总分为(140.86 ± 9.2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13, P<0.01)。试验组1+X老年照护通过率为96.43%(27/28),对照组1+X老年照护通过比例为11/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 P<0.05);1+X失智老年人照护通过率为95.45%(21/22), 1+X失智老年人照护通过比例为8/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5, P<0.05)。 结论:基于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可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专业建设模式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教育程度精神科见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不同教育程度精神科见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比较差异性和分析原因。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见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生445名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率为75.84%,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本科见习生与高职、大专见习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而高职和大专见习护生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教育程度护生,除健康教育以外,在其他7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在科学解决健康问题、促进感情交流、帮助解除困难三个维度中本科护生列为第一,分值最高,但其他5个维度均列在最后一位,分值最低;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显示除健康教育维度外,其他7个维度,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0.05),灌输信念和希望、人道利他价值观、协助满足基本需求、提供良好环境四个维度本科均明显低于高职和大专,而科学解决健康问题、促进情感交流和帮助解除困难方面三个维度中,本科得分明显高于高职和大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学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存在差异,护理教育者应结合其学历背景,家庭背景、成长过程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技能大赛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技能大赛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ADPIE)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7月选取萍乡卫生职业学院2021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9班53名护生作为试验组,13班5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基于技能大赛的ADPIE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比较2组护生的学习成绩、人文关怀能力。结果:试验组人文关怀能力中的3个维度,认知(70.82 ± 9.20)分、勇气(59.58 ± 6.04)分、耐心(57.17 ± 5.26)分及总分(187.57 ± 20.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7.40 ± 8.83)、(55.98 ± 9.03)、(54.37 ± 5.96)、(177.75 ± 20.82)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61~3.42,均 P<0.05);学习成绩中的3个维度,平时成绩(6.10 ± 1.22)分、课程成绩(57.10 ± 6.27)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27.09 ± 2.13)分及总成绩(90.29 ± 9.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06 ± 1.33)、(52.73 ± 5.44)、(25.35 ± 3.29)、(83.14 ± 10.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52~3.34,均 P<0.05)。 结论:基于技能大赛的ADPIE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课程成绩及人文关怀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理《社区护理学》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社区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2015级高职护理学生1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授课作为观察组,2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作为对照组。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方法主观评价调查,并对2组学生结课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89.58%(43/48)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可督促自我学习,81.25%(39/48)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75.00%(36/48)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得到提高,83.33%(40/48)学生扩大了知识面,79.17%(38/48)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75.00%(36/48)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87.50%(42/48)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79.17%(38/48)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2组结课考试记忆型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为0.758, P>0.05),2组应用型题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2.035, P<0.05),结课考试总成绩分别为观察组(80.69 ± 3.24)分、对照组(75.79 ± 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163, P<0.05),并且观察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合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教协同,临教合一"培养模式下高职护生教学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医教协同,临教合一"培养模式下高职护生教学效果。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2个班共60名护生为对照组,同样抽取2020年9月护理专业2个班共6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2+1"教学模式,观察组使用校企合作"医教协同,临教合一"培养模式。第2学期结束时,通过试卷考查两组护生成绩(专业核心理论、技能操作)。两组护生分别在第2学年学习前和第3学年结束后比较其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综合能力。结果:两组护生专业核心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护生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3学年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评分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医教协同,临教合一"培养模式用于高职护生教学中,可明显提升护生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理综合能力,可作为培养面向临床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BL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PBL主导的教学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医学院204名(2017级76名,2018级12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41名和2018级74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PBL主导的教学方法;其余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评估两个年级两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两个年级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期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学期末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21±4.17) vs. (28.25±3.74), t=7.067, P<0.01]。2017级和2018级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32.61±3.79)和(31.99±4.38),均明显高于2017级对照组的(27.45±3.95)分和2018级对照组的(28.74±3.55)分。2017级和2018级观察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25.35±2.78)、(25.99±3.1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4±2.92)、(21.30±3.51)分( t=6.064, t=7.679; P<0.01, P<0.01)。 结论: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采用PBL主导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值得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月在湛江卫生学校招聘会的现场,以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该地区52家医疗机构各1名负责人进行调查。采取现场随机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52家医疗机构共52名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疗卫生机构认为特别重要的岗位知识包括临床护理知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护理科研知识、护理基本理论、成人护理及急危重症护理等。医疗卫生部门认为特别重要的岗位能力包括护理基本技能、临床护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整体护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健康评估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普通话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对岗位知识的需求以及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均是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影响因素。结论: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岗位知识需求应以临床护理知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护理科研知识、护理基本理论、成人护理及急危重症护理等为主。岗位能力需求应以护理基本技能、临床护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整体护理能力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