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抗反流黏膜套扎术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2年以上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接受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且术前资料完整的顽固性GERD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治疗前后的反流相关症状评分、症状主观缓解程度、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停药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和再次治疗情况,并进一步统计分析术前评估结果对抗反流黏膜套扎满意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ERD患者136例。男67例,女69例,年龄[52(38,60)]岁。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4(50,56)]个月,12个GERD相关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消化道和食管外症状的主观缓解程度分别为[70(40,95)]%和[70(30,95)]%。PPI停药率为78%,疗效满意率为68%。术前评估项目中仅症状-反流相关性阴性组的疗效满意率优于阳性组(χ2=4.926,P=0.026),其余项目的组间疗效满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轻度吞咽困难、腹胀、腹泻、迟发性出血分别为7、1、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3例症状学复发和10例疗效不足患者再次接受内镜下治疗(n=5)或腹腔镜胃底折叠术(n=8),再次抗反流干预后11例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可减轻大部分入选GERD患者的多种相关症状,有较高的疗效满意率和PPI停药率。术前反流监测显示存在反流高敏感可能对疗效有不良影响。套扎术后短期和长期并发症较少且轻微,但需注意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疗效不充分或复发的患者可再次选择内镜下治疗或抗反流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工晶状体混浊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人工晶状体(IOL)混浊是白内障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IOL生产制作过程、IOL本身材质、患者因素以及手术干预等多种因素相关.各种材质的IOL混浊均有报道,且不同材质IOL混浊形态学改变、病理学特征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对IOL混浊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文章对IOL混浊的形态学、病因、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当前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以及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潜在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常见病症,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有进展,但争议犹存。南方护骨联盟专家组根据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2023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提炼了七大亮点。一、强调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及相关评估和防治:晚期治疗影响骨健康,特别是内分泌治疗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新型抗雄药物。建议对患者行骨质疏松评估和骨折预防。二、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优势互补诊断骨转移:X线平片适合诊断骨折和骨质破坏,但敏感性较低;CT对细微骨质变化敏感,特别是骨皮质破坏;MRI对评估转移灶与邻近软组织的关系,脊柱转移瘤和脊髓受压情况敏感且特异;SPECT骨扫描是筛查首选;18F-FDG和18F-NaF PET-CT诊断骨转移优于SPECT,18F/68Ga-PSMA PET/CT则更优。三、骨穿刺活检的应用场景:(1)怀疑骨转移但无骨质破坏的孤立病灶;(2)未进行前列腺原发或转移病灶病理检查的mCRPC患者,需要病理证实以进行化疗或放疗;(3) mCRPC患者行骨转移灶活检以进行病理和基因检测,指导精准治疗。四、强调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均衡饮食,保持钙平衡;科学锻炼,维护骨骼健康;良好生活习惯,多晒太阳;注意防跌。五、合理应用骨保护剂:分为mHSPC和mCRPC两个阶段,存在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高的mHSPC患者,推荐规律使用地舒单抗(60 mg/6月)、或者唑来膦酸(4~5 mg/年);存在骨转移的mCRPC,推荐地舒单(120 mg/4周)、或者唑来膦酸(4 mg/3~4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六、核素诊疗一体化:核素治疗分为α粒子和β射线,目前有锶-89(89Sr)、镭-223(223Ra)和PSMA介导的核素靶向治疗药物。锶-89(89Sr)虽然能止痛,但因骨髓抑制副作用大,不被推荐用于前列腺癌。镭-223(223Ra)不仅能止痛,还能延长生存期,适用于特定条件的mCRPC患者。PSMA介导的177Lu-PSMA-617治疗,可提高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七、局部治疗,非必要,很重要:外放疗能缓解骨痛、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手术旨在增强骨骼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手术包括脊柱、四肢和骨盆转移瘤手术,需警惕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ALP指数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ICU结局的预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暴露于有毒的气体或颗粒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气道和/或肺泡的异常改变[1,2]。持续性的气流受限是主要临床特征,具有病程绵长,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代谢紊乱、胃肠道功能紊乱、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常伴有虚弱、营养不良和残疾,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3]。多种诱因可导致COPD患者呼吸症状加重,继而并发呼吸衰竭,致使病程进展加快[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AECOPD)是COPD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与患者的预后结局密切相关。机体的免疫、营养及炎症状态是影响危重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6,7]。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淋巴细胞和血小板(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评分是一种包含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复合指标,对机体免疫和炎症状态具有好的反映。本文收集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8例,结合HALP评分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的近五年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重症监护病房在挽救危重患者生命方面至关重要,重症医学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包括复杂及慢性并发症患者在内的生存率[1].随着对人口老龄化的日益重视,以及对重症监护需求的增加,更多危重患者得以存活,但伤残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常伴随多种后遗症,如获得性肌无力[2]、谵妄[3]、呼吸机依赖及心肺功能衰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薏苡仁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薏苡仁是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中药,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渗湿除痹、清热排脓、解毒散结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脂肪酸及其酯类、内酰胺类、三萜类、酚类、甾醇类、多糖类为薏苡仁中主要的抗肿瘤成分,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放化疗增敏、免疫调节、抑制癌前病变等多个途径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其中薏苡仁油是最主要的抗肿瘤成分,由薏苡仁油制成的中成药康莱特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薏苡仁可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常见肿瘤如肺癌、口腔癌、鼻咽癌等头颈部肿瘤,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生殖及泌尿系肿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防止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方面的优势.论述薏苡仁及其提取物主要抗肿瘤成分及对多种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为薏苡仁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李可治疗脓毒症临床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脓毒症是因感染所致机体炎症反应失调而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可伴随多种并发症,致死率高.李可是中医急危重症的大家,曾用经方及自创方治疗大量危重症患者,被称为一代霹雳大医.李可治疗急危重症具有个人特色,若认为人体本气自病,当扶正抗邪;遇热毒内炽,霹雳攻承,扫荡血毒;病证冲突,舍病从证,弃标治本;采用经方剂量,药简力专,直捣病巢;针药结合,双法并施,内外同调;天人合一,时间辨证,以遏病势;随煎随服,争取时间,力挽危亡等.本文通过分析李可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究脓毒症的中医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补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糖尿病可导致心、脑、肾、神经系统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木犀草素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常伴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肌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的存在,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新型分子药物对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木犀草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类黄酮,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大量研究证实,木犀草素在控制血糖和对抗糖尿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木犀草素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木犀草素防治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综述木犀草素在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肠道糖脂吸收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木犀草素调控糖尿病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该中药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T2DM)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80例中青年T2DM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饮食行为阶段问卷、负面社会支持互动量表、糖尿病态度量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随后采用有序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中青年T2DM病人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80例中青年T2DM病人中,处于前意向阶段46例(16.4%),意向阶段87例(31.1%),准备阶段82例(29.3%),行动阶段46例(16.4%),维持阶段19例(6.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糖尿病住院史、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态度、负面社会支持互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对病人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改变有影响(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对健康饮食行为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均有直接影响,糖尿病态度和负面社会支持互动可以通过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对健康饮食行为阶段产生间接影响.结论:中青年T2DM病人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对病人进行干预,以改善其健康饮食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