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细胞因子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存在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脂肪细胞因子通过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等过程,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参与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基因与NAFLD之间的关联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及其交互作用与肥胖儿童NAFLD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肥胖儿童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DNA后采用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对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与肥胖儿童NAFLD的关联.基于显性模型,联合使用交叉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加或相乘交互作用.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检测14个SNP之间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肥胖儿童NAFLD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 022例儿童,NAFLD组与对照组各511例.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PARG rs1801282在3个遗传模型中与肥胖儿童NAFLD存在关联,分别是杂合子模型(CG vs CC,OR=0.58,95%CI 0.36~0.95,P=0.029)、显性模型(CG+GG vs CC,OR=0.62,95%CI 0.38~1.00,P=0.049)、超显性模型(CC+GG vs CG,OR=1.72,95%CI 1.06~2.80,P=0.028);PRKAG2 rs12703159在4个遗传模型中与肥胖儿童NAFLD存在关联,分别是杂合子模型(CT vs CC,OR=1.51,95%CI 1.10~2.07,P=0.011)、显性模型(CT+TT vs CC,OR=1.50,95%CI 1.10~2.03,P=0.010)、超显性模型(CC+TT vs CT,OR=0.67,95%CI 0.49~0.92,P=0.012)、加性模型(CC vs CT vs TT,OR=1.40,95%CI 1.07~1.83,P=0.015).但PPARG rs1801282与PRKAG2 rs12703159间的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均与肥胖儿童NAFLD不存在关联.经GMDR分析,调整年龄、性别、BMI后,14个SNP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PARG rs1801282、PRKAG2 rs12703159突变型与肥胖儿童NAFLD存在关联,但未发现SNP交互作用与肥胖儿童NAFLD之间的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脂肪酸代谢异常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脂肪在肝脏中积累的慢性肝病,并伴有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形式的代谢功能障碍,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肝脏的脂肪酸代谢是由脂肪酸的摄取和输出,脂肪酸从头合成和脂肪酸β-氧化利用共同调节的.本文综述了 NAFLD肝脏脂肪酸异常代谢的分子机制,重点介绍了肝脏脂质稳态失衡的几条主要途径.在NAFLD,脂肪酸获取和消耗的平衡被打破,肝脂肪酸摄取和脂肪酸从头合成增加,线粒体功能受损,过氧化物酶体和细胞色素脂肪酸氧化增加,VLDL输出增加,而补偿性增强的脂肪酸氧化与输出不足以使脂肪酸水平恢复正常,肝脏脂肪酸积累开始.肝细胞内脂肪酸稳态的失调致有毒脂质产生,进一步诱发氧化应激和脂毒性,促进细胞器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和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共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肌少症是衰老过程中出现的骨骼肌质量和功能进行性丧失,已被证实与T2DM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T2DM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肌少症的发生,如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肌肉脂质异位沉积等.对于合并肌少症的老年T2DM患者,治疗时需要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和降糖药物选择,同时进行运动和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肌肉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Hcy、DLL4和SUA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elta样配体4(DLL4)和血尿酸(SUA)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4-01在本院治疗的DR患者68例作为DR组,同时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130例(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组),比较各组Hcy、DLL4、S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差异,以及不同视网膜病变程度患者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DR组Hcy、DLL4、SUA、FBG、HbA1c和HOMA-IR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组(P<0.05);DRⅢ-IV期患者Hcy、DLL4和SUA水平明显高于I-Ⅱ期患者(P<0.05);DR患者Hcy、DLL4和SUA与FBG、HbA1c和HOMA-I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DR患者血清Hcy、DLL4和SUA水平升高,可能影响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并参与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肌少症性肥胖的风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肌少症性肥胖(SO)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410 例MAFLD患者,根据SO检出情况将MAFLD患者分为SO组(32 例)和非SO组(37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FLD患者发生SO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预测模型性能.结果:SO组年龄大于非SO组(P<0.05),男性、糖尿病、Child-Pugh分级C级、每周运动频率 3 次以下比例高于非SO组(P<0.05),BMI、HbA1C、HOMA-IR、hs-CRP高于非SO组(P<0.05),白蛋白低于非SO组(P<0.05).年龄偏大、高hs-CRP、高HOMA-IR、Child-Pugh分级C级是MAFLD患者发生SO的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预测MAFLD患者发生SO的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83~0.872),Hosmer-Lemeshow检验P>0.05.结论:老龄、炎症、胰岛素抵抗、肝功能是MAFLD患者发生SO的相关因素,基于上述风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 MAFLD患者发生SO的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风险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并探究PCOS和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22例PCOS患者(PCOS组)及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匹配的107例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测定肝酶、血脂、糖耐量、性激素指标,同时行肝脏彩色超声检查,比较PCOS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NAFLD患病率,并对PCOS和NAFLD之间的相关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PCOS组的NAFLD患病率(62.6%)高于对照组(76.2%, P=0.025)。Logistic回归提示PCOS患者中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水平与NAFLD的风险显著相关( OR=1.686, 95% CI=1.279~2.223; OR=1.167,95% CI=1.039~1.311),将HOMA-IR纳入模型后,FAI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AFLD在PCOS患者中非常普遍。PCOS患者的NAFLD与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有关,其中胰岛素抵抗是PCOS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雄激素血症通过介导胰岛素抵抗而影响NAFL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热量限制对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肥胖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占全球全因死亡率首位。近年来热量限制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心率、脉搏波传导速度、血脂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改善作用已被普遍认可,其主要机制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影响AMP活化蛋白激酶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活性、调节肠道菌群和逆转血管重塑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网膜脂肪细胞大小与胃转流手术后代谢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网膜脂肪细胞大小与胃转流手术(RYGB)术后代谢改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RYGB手术的113例肥胖患者,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糖、血脂、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等相关代谢指标,收集患者的网膜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HE染色,使用显微镜随机拍摄15张组织形态照片,利用Image J进行细胞体积测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临床血糖、血脂等参数与网膜脂肪细胞大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13例患者中网膜脂肪组织的体积与患者术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 r=0.231,0.432,0.397,0.421,均 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 r=0.298、0.325,均 P<0.01),与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 r=-0.224、-0.278,均 P<0.05),与体重、BMI、腰围、臀围呈正相关( r=0.397、0.231、0.310、0.232,均 P<0.05);113例患者中网膜脂肪细胞的体积与术后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 1c)、FPG、空腹胰岛素、HOMA-IR的改善呈正相关( r=0.441、0.301、0.236、0.341,均 P<0.05),网膜脂肪细胞体积与术后3个月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的改善呈正相关( r=0.204、0.296、0.196、0.253,均 P<0.05)。113例肥胖患者中有50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T2DM),63例患者不合并T2DM,网膜的脂肪细胞的体积大小与肥胖合并T2DM患者术后3个月HbA 1c和FPG的改善呈正相关( r=0.309、0.342,均 P<0.05),与术后3个月HOMA-IR改善在两组中均呈正相关( r=0.281、0.333,均 P<0.05),与总胆固醇的改善在两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 r=0.254、0.369,均 P<0.05)。 结论:网膜脂肪细胞的体积大小与代谢手术后3个月肥胖患者代谢指标改善密切相关,网膜脂肪细胞体积越大,血糖和血脂改善越明显。这可以为代谢手术改善全身代谢状态机制研究和预测代谢手术预后提供新的病理学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起病年龄对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起病年龄对成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数据库中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组的成年T1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病程超过1年,入组时年龄≥18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采用成人T1DM胰岛素抵抗估算模型计算葡萄糖处置率(eGDR)作为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评价指标,分析起病年龄与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剔除糖尿病病程影响后,分析起病年龄与HbA 1c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结果:(1)共入选872例T1DM患者,其中508例(58.3%)为女性;受访时平均年龄(33±11)岁,平均起病年龄(27±12)岁,平均病程(8±6)年。(2)总体人群代谢控制情况:平均HbA 1c(8.9±2.6)%,达标率(HbA 1c<7%)23.8%(208例);平均BMI为(20.8±2.8)kg/m 2,体重达标率(BMI 18.5~23.9 kg/m 2)89.7%(782例);26.3%(61例)患者血脂紊乱(甘油三酯≥1.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平均血压(116±15)/(73±9)mmHg(1 mm Hg=0.133 kPa),达标率(<130/85 mmHg)88.4%(691例);血糖、体重、血压和血脂四项均达标的比例仅26例(3.0%)。平均eGDR为8.84(6.84,10.79)mg·kg -1·min -1。(3)与成年人起病组相比,儿童及青少年期起病的成年T1DM患者平均HbA 1c更高( F=4.863, P<0.05),胰岛素抵抗更严重( F=3.177, 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儿童期起病的成年T1DM患者HbA 1c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更低( F=2.943、3.404,均 P<0.05)。 结论:中国广东省成人T1DM患者中,起病年龄越早,代谢紊乱越明显,胰岛素抵抗越严重,需根据患者起病年龄的不同而制定个体化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肠道菌群在肥胖导致的女性生育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肥胖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影响着女性生育能力,如肥胖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以及随之而来的高雄激素血症可影响排卵、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导致不孕。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作为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来减轻体质量可改善女性生育能力,但其在肥胖导致的女性生育障碍中的作用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围绕肠道菌群在肥胖导致的女性生育障碍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