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辅助治疗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腺癌;(2)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远处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3)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加D 2淋巴结清扫术;(4)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9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8例,女性132例,年龄(55.0±10.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SOX(替吉奥+奥沙利铂)151例,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105例,FLOT(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66例以及DOS(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68例;术前行同步放化疗患者100例,采用SOX方案2~4周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替吉奥)。术后并发症指术后出现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术后梗阻、术后狭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根据Clavien-Dindo法评定术后并发症分级。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模型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87/490,总计101例次),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Ⅲ~Ⅴ级)29例,非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Ⅰ~Ⅱ级)5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3.077,95% CI:1.827~5.184, P<0.001)和胃切除范围(HR=1.735,95% CI:1.069~2.814, P=0.026)是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全组患者随访时间0.7~131.8(中位数21.5)个月,5年生存率为47.4%。并发症组(87例)与无并发症组(403例)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3.2%和50.9%( 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906,95% CI:1.248~2.913, P=0.003)、ypTNMⅡ~Ⅲ期(Ⅱ期:HR=5.853,95% CI:1.778~19.260, P=0.004;Ⅲ期:HR=10.800,95% CI:3.411~34.189, P<0.001)、手术时间>3.5 h(HR=1.492,95% CI:1.095~2.033, P=0.011)、全胃切除(HR=1.657,95% CI:1.216~2.257, P=0.001)以及术后并发症(HR=1.614,95% CI:1.125~2.315, P=0.009)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治疗(HR=0.578,95% CI:0.421~0.794, P=0.001)是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新辅助治疗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和手术切除范围密切相关,重视减少并发症的损害及加强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口服三途径化学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口服三途径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效果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2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替吉奥胶囊口服+多西他赛静脉+顺铂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腹腔灌注三途径给药)47例和对照组(替吉奥胶囊口服+奥沙利铂静脉双途径给药)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化疗两个疗程后的近期疗效:有效率观察组为44.7%(21/47),对照组为8.4%(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5.438, P<0.001);疾病控制率观察组为97.9%(46/47),对照组为60.0%(5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2.639, P<0.001)。远期疗效: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6.50个月与3.83个月,χ 2=16.399, P<0.001);观察组总生存期高于对照组(15.60个月与10.83个月,χ 2=9.219, P=0.0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水量、化疗方式、姑息性手术、有无肝转移、Lauren分型、Her-2表达与预后有关( P均<0.05);不同性别、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肝转移( HR=1.996,95% CI=1.194~3.338, P=0.008)、Lauren分型( HR=1.979,95% CI=1.265~3.094, P=0.003)、Her-2表达( HR=3.872,95% CI=2.202~6.808, P<0.001)、化疗方式(是否联合腹腔灌注化疗)( HR=1.826,95% CI=1.046~3.188, P=0.034)及腹水量( HR=2.785,95% CI=1.644~4.718, 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口服三途径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疗效显著;有无肝转移、Lauren分型、Her-2表达、化疗方式(是否联合腹腔灌注)及腹水量是胃癌腹膜转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PRODIGY:多西他赛、奥沙利铂+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及S-1辅助化疗对比手术及S-1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局晚期胃癌的Ⅲ期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局部晚期胃癌(LAGC)的辅助治疗已经发展了20余年,其疗效已经在多项试验中得到证实,但仍缺乏全球性的标准策略。欧美主要采取围手术期化疗(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东亚则主要采取术后S-1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SOX或CAPOX);部分地区还会在辅助化疗的基础上增加放疗等强化策略提高疗效。有试验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LOT)方案优于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ECF)方案;JACCRO GC-07和ARTIST 2试验也表明,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SOX、S-1加多西他赛(DS)等强化辅助化疗方案优于标准方案。与欧美的围手术期化疗不同,术前新辅助化疗在韩国乃至亚洲并不是LAGC的标准方案。团队早期的Ⅱ期研究显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S-1(DOS)新辅助化疗在韩国潜在可切除的LAGC患者中耐受性和切除率良好。为了进一步探究新辅助DOS联合手术及S-1辅助化疗(CSC)对比手术后S-1辅助化疗(SC)是否可以改善韩国可切除LAGC患者的预后,该团队设计了PRODIGY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按照GP(吉西他滨+顺铂)、AT(吡柔比星+多西他赛或紫杉醇)、AC(吡柔比星+环磷酰胺)、m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TC(多西他赛或紫杉醇+环磷酰胺)等5种化疗方案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预期性呕吐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体力状况评分(KPS)、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量表、患者疼痛程度采集表(VRS法)评分,再对其综合分析得出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中肿瘤转移者显著高于肿瘤没有转移者,肠癌、肺癌者显著高于其余肿瘤类别者,有腹胀感者显著高于没有腹胀感者,KPS评分低者显著高于KPS评分高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中化疗方案选用AC者显著高于其他化疗方案者,化疗周期越多、患者恶心呕吐频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腹胀感( OR=4.527),化疗周期( OR=4.306),化疗方案( OR=3.633),肿瘤类别( OR=3.896),体力情况( OR=2.535),肿瘤是否转移( OR=2.054)与恶心呕吐发生显著相关(均 P<0.05)。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有关,针对此现象应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素质、饮食行为习惯、居住环境、呕吐等方面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报道1例63岁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cT 4N 1M 0期。采用新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ADT)3个月后行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辅助ADT。术后1年PSA持续上升,盆腔MRI和骨扫描检查发现多处转移灶,患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予患者行基因检测并经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后,先后予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多西他赛、LHRHa+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病情短暂控制后仍持续进展。将治疗方案改为LHRHa+阿比特龙,病情得到控制。通过本例诊治经过,我们认为对于mCRPC患者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使疗效最大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致剥脱性皮炎
编辑人员丨3天前
1例62岁女性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接受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第1天)+替吉奥(第1~14天)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次应用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前3 h予地塞米松等药物预处理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第1周期化疗期间,患者除恶心、乏力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未予干预。第2周期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滴注结束后约2 h,患者四肢肿胀、潮红,皮肤出现红色斑片,之后红斑增多并融合成片,足部皮肤脱屑,经抗过敏治疗后上述症状好转。第3周期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滴注结束后约3 h,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肿胀,伴抓痕;之后,部分皮肤可见大水疱,关节屈曲处水疱裂开,有渗出液浸渍。给予甲泼尼龙等抗过敏治疗,4 d后患者全身皮肤呈鳞片状脱屑,手足皮肤呈手套状脱落,诊断为剥脱性皮炎;9 d后患者皮肤颜色变浅,无新发皮疹。考虑剥脱性皮炎由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所致,将化疗方案更改为多西他赛(第1天)+替吉奥(第1~14天),患者未再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种化疗药联合治疗中国人群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系统评价 2 种化疗药联合治疗中国人群胃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含替吉奥、奥沙利铂、顺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多西他赛两药联合的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2 年 4 月 1 日.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偏倚评价,采用Stata 14.2 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132 项研究,均为双臂临床试验,包括9680 例患者,涉及 10 种药物组合,分别为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SP方案(替吉奥+顺铂)、XP方案(顺铂+卡培他滨)、DP 方案(顺铂+多西他赛)、DX方案(卡培他滨+多西他赛)、DS方案(替吉奥+多西他赛)、OXA+DOC方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CapIRI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S-1+IRI方案(替吉奥+伊立替康).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DS方案、SOX方案、S-1+IRI方案、CapIRI方案、XELOX方案、OXA+DOC方案、DX方案、SP方案、DP方案、XP方案,其中DS方案、SOX方案、XELOX方案的有效率优于SP方案、XP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从高至低依次为SOX方案、OXA+DOC方案、DS方案、XELOX方案、CapIRI方案、SP方案、DX方案、S-I+IRI方案、DP方案、XP方案,其中DS方案、SOX方案、XELOX方案的疾病控制率优于XP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方案的贫血、肾毒性发生率最低,SOX方案的白细胞减少、腹泻发生率最低,XELOX方案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最低.DX方案的恶心呕吐、口腔炎、肝毒性发生率最低,DP方案的神经毒性发生率最低,SP方案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最低.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化疗药组合SOX方案、DS方案、XELOX方案、S-1+IRI方案、CapIRI方案在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的效果均相对较好,XP方案在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均相对最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卡瑞利珠单抗结合DS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BARD1、TAP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结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DS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乳腺癌肿瘤易感基因(BRCA)1 相关环指结构域蛋白(BARD)1、肿瘤异常蛋白(T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 116 例晚期胃癌患者 11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给予DSOX 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卡瑞利珠单抗,观察两组临床预期生存时间、临床有效率、化疗后不同血清TAP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 表达水平变化、血清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患者临床症状、BARD1 及TAP表达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EA、CA199、CA125 及 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前,两组BARD1 及TAP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而指标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结合D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对患者生存率有提高作用,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对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有降低作用,降低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研究发现血清和胃癌患者组织中BARD1 表达升高,其血清水平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存在相关性,提示 BARD1 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患者血清TAP水平与其疗效及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医药一线联合DOX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中医药一线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卡培他滨(DOX)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该方法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 选取21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试验组患者采取中医药一线联合DOX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DOX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一线联合DOX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R及生存率均高于单纯DOX化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十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使用氟尿嘧啶类为基础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观察组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纯给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6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剐为35.00%和14.63%,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控制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3个月和5.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OS为9.6个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为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使患者临床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