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自动巢式多重PCR系统对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动巢式多重PCR系统检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效果,了解佛山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集鼻咽分泌物,运用自动巢式多重PCR检测腺病毒、冠状病毒(HKUl型、NL63型、229E型、0C43型)、人类偏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1亚型、H1-2009亚型、H3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百日咳杆菌、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结果:自动巢式多重PCR系统检测290份标本中,阳性246份(84.83%)。单一病原阳性样本166份,检出2种病原阳性样本60份,3种病原阳性样本17份,4种病原阳性样本3份。病毒检出阳性病例中,小于6月龄最常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62.39%,73/117);7月龄~1岁最常见病原体为人鼻病毒/肠病毒(3.48%,20/46);1~3岁患儿最常见病原为腺病毒(37.50%,18/48);3~6岁最常见病原为人鼻病毒/肠病毒(35.00%,7/20);大于6岁最常见病原为流感病毒(46.67%,7/15)。腺病毒检出率每年5月份最高,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8月份最高,流感病毒检出率7月份最高,肺炎支原体及百日咳杆菌感染全年均有散发。结论:自动巢式多重PCR系统可高效、快速、准确检测多种病原;不同年龄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不同;不同地区因气候不同,常见病原的流行季节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3年以来,先后出现了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疾病负担重。为促进我国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的规范诊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感染病科、呼吸科、儿科、医学检验、医院感染控制及护理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并形成《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包含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测、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呼吸道感染的诊治能力,为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危害提供科学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2023年河北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19—2023年河北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3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患儿的下呼吸道标本46 576例,采用多重RT-PCR和毛细电泳法检测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V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8.76%(8 739/46 576),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RSV总体阳性率分别为18.84%(51 74/27 462)和18.65%(3 565/19 114),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916, P=0.339);RSV检出率与年龄增长存在线性关系( P<0.01);各年份RSV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23.71, P<0.01);2019—2021年的阳性检出率高峰期在12月至次年2月;2019年和2020年5—10月阳性检出率极低;2021年全年阳性检出率均在10%以上,且5月和8月出现了反季节流行的小高峰;2022年全年阳性检出率较低,无明显季节变化;2023年阳性检出率高峰出现在4—6月。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在疫情前、疫情期间和疫情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S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混合检出率为29.20%(2 522/8 739),与鼻病毒(52.29%, 1 342/2 552)混合检出最常见。 结论:RSV是河北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易感人群主要为3岁以下儿童,COVID-19疫情后出现了反季节流行。随着RSV流行特征的改变,有必要对RSV开展持续监测,为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按蚊伊丽莎白菌感染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按蚊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anophelis,E.anopheli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易出现院内爆发性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膜炎,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E.anophelis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以往的报道中常将E.anophelis误认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实际上E.anophelis占伊丽莎白菌属感染的很大一部分,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该文从E.anophelis流行病学、新生儿感染临床特征、药物敏感性、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天津单中心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RS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治疗的2 74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检测患儿咽拭子中肺炎支原体、人鼻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RSV共6种病原体的核酸片段,对RSV-RNA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743例患儿的RSV-RNA阳性率为15.09%(414/2 743)。2022年患儿RSV-RNA阳性率为9.29%(73/786),2023年患儿RSV-RNA阳性率为16.53%(302/1 827),两年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3.45, P<0.05)。冬春季RSV感染率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9.46, P<0.05),冬季感染率最高(19.32%,193/999),秋季感染率最低(9.43%, 45/477)。各年龄组之间,RS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χ 2=71.38, P<0.05),0~2岁组感染率最高(21.18%, 230/1 086),6~8岁组感染率最低(6.29%,27/429)。414例RSV患儿中,单纯感染359例(86.71%),混合感染55例(13.29%),其中合并1种其他病原体感染52例,合并感染病原体多为人鼻病毒(4.83%, 20/414)和肺炎支原体(6.04%, 25/414)。 结论:天津市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感染率为15.09%,冬季感染率最高,秋季感染率最低。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生RSV感染,0~2岁感染率最高,6~8岁感染率最低。RSV感染同时还伴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人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河北省某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00例,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28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200例标本中病原阳性184例,总检出率为92.00%,共检出23种病原,前五位病原依次为肺炎链球菌(41.00%)、肺炎支原体(39.50%)、流感嗜血杆菌(20.50%)、鼻病毒(11.50%)、副流感病毒3型(9.50%)。不同年龄组检出呼吸道病原体种类不同,呼吸道细菌和病毒在婴幼儿组(3岁以下)检出种类及检出率均较高,非典型病原检出主要为肺炎支原体(96.34%),以3岁以上儿童为主。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的检出高峰为4月份,非典型病原体检出高峰为9月份。不同病原体流行的季节不同。混合感染101例,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感染最常见,检出高峰为冬春季,幼儿组检出率最高。结论:2018—2019年石家庄地区肺炎住院儿童病原谱构成复杂,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1—2020年成都某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11—2020年成都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为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成都地区2011—2020年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样本2 520份,用ELISA、逆转录巢式多重PCR、RT-PCR和PCR方法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人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520份样本中检出病毒性腹泻阳性样本1 213份,阳性率为48.13%。其中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49.64%(779/1 569),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45.64%(434/951),男女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腹泻检出率呈现随着年龄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17月组检出率最高为63.12%(380/602)。轮状病毒在秋冬季高发,诺如病毒在秋季高发,肠道腺病毒在5月和10—12月分别出现了两个感染高峰。存在单一病原感染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6.79%(171/2 520);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检出率位居前2位,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优势株;轮状病毒自2012年起以G9P[8]为流行株。结论:2011—2020年成都地区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2020年河北省某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腺病毒2、3和7型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腺病毒(HADV)2、3和7型的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25 686例,采集其深部痰液或鼻咽吸取物,使用多重PCR检测13种临床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并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采用随机数法选取的510份HADV阳性标本进行2、3和7型的分型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 结果:HADV阳性检出率为7.99%(2 052/25 686),3~<6岁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1.44%),2019年HAD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0.64%)。510份HADV阳性样本中,3型构成比最高(31.16%),其次为7型(21.37%)和2型(11.18%)。2019年HADV2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018年和2020年(χ 2=8.954和16.354, P=0.003和<0.01),而3型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高于2018年和2020年(χ 2=5.248和4.811, P=0.022和0.028)。HADV 2型在冬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3型在春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秋、冬季明显升高;7型在秋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冬季明显升高。HAD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率为43.33%(221/510),其中HADV 3型的混合检出率最高(47.32%),且2、3和7型的混合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出率(χ 2=20.438, P<0.01;χ 2=42.105, P<0.01;χ 2=27.573, P<0.01)。HADV 7型(15.89%)阳性患儿中重症肺炎的构成比高于非7型(8.23%)阳性患儿(χ 2=5.260, P=0.022)。 结论:HADV是2018—202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易感人群为3~6岁学龄前儿童,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3型和7型可能是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别,7型可能是儿童重症肺炎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肺炎链球菌疾病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也可导致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IPD是一种严重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具有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但不同年龄、性别、地域中儿童IPD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青霉素曾作为治疗IPD的首选药物。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菌耐药问题不断加重。我国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的状况已十分严峻,有数据显示肺炎链球菌的多重耐药率高达88.7%。因此,肺炎链球菌疫苗逐渐成为降低IPD发病率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耐药菌株的扩散。该文就儿童IPD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儿童常见的IPD、实验室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是较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更易引发严重侵袭性和播散性感染的菌株。近年来世界范围内hvKP感染的报道不断增长,甚至还表现出广泛的耐药性。由高毒力和多重耐药性整合形成的碳青霉烯类耐药hvKP(CR-hvKP),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但目前有关hvKP的检测流程和鉴定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为了促进这一重要病原体的实验室筛查与鉴定、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科学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国内该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达成共识,以规范hvKP的鉴定和鉴别方法,明确诊断hvKP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