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清洁方法对高透氧化锆粘接强度和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研究不同清洁方法对唾液污染的高透氧化锆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和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方法:制备80个高透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5组(n=16),即对照组(无污染处理)、75%乙醇组、喷砂组、清洁剂组和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组等.测量表面接触角,测试剪切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组的接触角最小(P<0.05);喷砂组、清洁剂组及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组的剪切粘接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75%乙醇组(P<0.05);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组混合断裂模式增多.结论:喷砂、清洁剂及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清洁唾液污染的高透氧化锆,可获得与未被唾液污染前相当的粘接强度;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可显著提高高透氧化锆的表面润湿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树脂基陶瓷材料不同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近年树脂基陶瓷产品大量出现,做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加工性能、粘接性能、美学特性及与天然牙体组织相近的物理特性.越来越多树脂基陶瓷材料被应用于口腔修复学,对于其远期修复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修复体的粘接强度,其中影响修复体与牙体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就是修复体的表面处理,本文将结合文献就树脂基陶瓷在喷砂、酸蚀、硅烷化、激光和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不同表面处理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树脂基陶瓷材料的应用提供有价值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在皮肤科的直接与间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适用于生物治疗的技术,在医学上有着丰富而广泛的应用,包括医疗器械灭菌、口腔、肿瘤及皮肤疾病等领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的应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皮肤病治疗技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总结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在皮肤科中的直接和间接应用并展望,为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等离子体是指气体在加热或强电场作用下电离产生的气体云,因其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故称为等离子体.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CAP)具备常温、安全、高效等特点在皮肤科学中广泛应用.CAP对生物体的作用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分如化学活性粒子(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等)、紫外线(UV)、带电粒子(电子、正负离子等)及处于电场等对生物体从分子层面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CAP中的活性粒子向皮肤内运输主要包括透皮等离子体递送(等离子体穿孔)以及组织渗透两种途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在皮肤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中均有大量研究报道,本文对其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其体外大量增殖和定向分化等问题尚未解决,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既往研究表明,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AP)可促进离体培养的脂肪或骨髓来源MSCs的增殖和分化,但对hUC-MSCs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CAP对hUC-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在电源频率(17 kHz)和气体流量(4 slpm)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原代培养的hUC-MSCs经不同放电电压下产生的氦(He)等离子体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微板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茜红素染色检测钙化结节的形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纯氦气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而CAP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并且与等离子体放电电压和处理时间呈负相关;CAP处理10 s和30 s后,ALP活性则无明显变化,而处理60 s后ALP活性显著下降,同时CAP处理30 s后钙化结节面积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的CAP处理可抑制hUC-MSCs的增殖,但对其体外成骨分化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筛选和探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AP)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并筛选其最佳参数,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不同作用距离(1、2、3 cm),不同放电电压(3.33、6.73、8.03 kV),不同作用时间(30、60、120 s)的CAP处理大鼠血滴,观察不同参数CAP对血滴凝固效果的影响,筛选CAP促进凝血的最佳参数.之后,将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1)和CAP处理组(n=11),验证上述最佳CAP参数对SD大鼠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最后,通过抗凝血滴实验探讨CAP促进血液凝固的机制.结果:体外血滴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AP组血滴凝固效果更明显,主要表现为血滴表面干燥和酒窝样凹陷增多,且血滴凝固效果与CAP处理时间和放电电压呈正相关,与CAP作用距离呈负相关.动物出血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放电电压8.03 kV、作用时间120 s、作用距离1 cm的CAP处理出血部位可以显著缩短出血时间并降低出血量.抗凝血滴结果显示,CAP可以显著促进枸橼酸钠抗凝血滴的凝固.结论:CAP对血液凝固具有明显的时间促进作用,且与作用距离和放电电压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CAP促进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氧化锆粘接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将60个氧化锆试件磨光后随机分为6组(n=10)对照组(C),无表面处理;预处理剂组(P),预处理剂均匀涂布氧化锆表面并吹干;喷砂组(SB),氧化铝颗粒均匀喷砂20sec;喷砂+预处理剂组(SBP),氧化锆表面经氧化铝颗粒均匀喷砂后涂布预处理剂并吹干;氦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HP),氦气(He)作为发生气体的大气压冷离子处理90sec;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AP),氢气(Ar)作为发生气体的大气压冷离子处理90sec.各组观察氧化锆表面形貌,测量粗糙度和接触角,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测量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喷砂组表面形貌显著改变,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表面形貌与对照组相似.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表面粗糙度为(0.03±0.01)μm,小于对照组(0.04±0.0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52.48°±2.76°、32.51°±3.36°、25.98°±3.16°,均较对照组(72.16°±4.88°)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氦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16.02±1.95)MPa和(16.06±1.78)MPa,明显大于对照组(9.06±0.94)MPa、喷砂组(14.72±1.88)MPa和预处理剂组(12.40±1.32)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于喷砂+预处理剂组(17.25±1.77)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氦气冷离子处理组和氩气冷等离子处理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S结果显示,喷砂、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后表面碳元素减少,氧元素增加,碳/氧比值减小.结论: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几乎不会改变氧化锆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氧化锆表面亲水性,增加表面氧含量,改善氧化锆粘接强度;氦气和氩气作为发生气体进行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表面性能和粘接强度的影响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温度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radio-frequency atmospheric-pressure glow discharge,RF-APGD)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1)收集新鲜拔除的、无龋坏的、完整的第三磨牙52颗,采用精密低速切割机制备平行于(牙合)中层牙本质薄片,每颗离体牙制备1片[(900±100) μm].将52个中层牙本质薄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片,无处理;实验组48片,按新型RF-APGD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温度(4℃、10 ℃C、20℃、30℃)平均分为4组,每大组12片.每大组按照不同处理时间(10s,20 s,30 s)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4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2)收集20颗完整第三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4颗.对照组,无处理;4℃、10℃、20℃和30℃4个实验组,每组采用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20 s.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低速水冷精密切割机垂直于牙长轴去除(牙合)面牙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采用32%磷酸酸蚀剂对牙本质表面进行酸蚀;采用牙本质粘接剂和树脂进行牙本质-树脂粘接,采用万能力学机进行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即刻微拉伸强度测定,观察不同温度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树脂即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1)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显示,30℃和20℃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表面经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10 s即会出现微结构的破坏;10℃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脱矿牙本质表面20s,即会出现牙本质胶原纤维之间间隙变小、表面结构坍塌等现象;4℃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10s、20 s及30 s,脱矿牙本质表面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均能维持蓬松结构.(2)牙本质-树脂即刻微拉伸强度结果显示,对照组为(47.4±0.5) MPa,4℃、10℃、20℃和30℃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分别为(57.8±0.7) MPa、(51.9±0.7) MPa、(29.7±1.0) MPa和(22.2±1.5) MPa,其中4℃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所获得的微拉伸强度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和10℃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牙本质-树脂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提高了21.9%和9.5%.结论:4℃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对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的处理,较更高温度的新型RF-APGD等离子体更有利于提高牙本质-树脂的即刻粘接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以不同种类气体为工作气体的大气压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对氧化锆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个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无处理),氦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90 s组(He组),氩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90 s组(Ar组),95%氩气+5%氧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90 s组(Ar+ O2组),每组5个.分组处理后观察氧化锆表面形貌,测定表面粗糙度及润湿性,分析表面元素组成,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3h测定细胞在氧化锆表面的初期黏附能力,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黏附初期细胞形态.结果: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形貌及粗糙度无明显改变,接触角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Ar组及Ar+O2组接触角与He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表面C/O比分别下降至0.45(He组)、0.36(Ar组)和0.33(Ar+O2组).经Ar及Ar+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的氧化锆表面入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初期数量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氧化锆表面成纤维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更佳,细胞在黏附初期形态铺展更佳,伸出伪足更多.结论:不同种类大气压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可在不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情况下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提高材料表面润湿性;以Ar+ O2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的大气压放电冷等离子体可显著提高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氧化锆表面的早期黏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AP)对人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和宫颈癌细胞(Hela)接种于培养板或培养皿中,待细胞贴壁生长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氦气(He)组和CAP不同时间处理组,细胞在接受不同时间CAP处理后,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rf2的表达水平.结果:He处理对U87和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自发凋亡无明显影响,CAP处理后两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凋亡水平明显上升,caspase3蛋白和Nrf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CAP处理时间越长,效应越明显.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的CAP处理可抑制人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P导致的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