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张皮瓣整复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整复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22年9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17例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3~55岁,颈部挛缩程度Ⅱ度者3例、Ⅲ度者14例,12例患者合并面部瘢痕挛缩畸形。Ⅰ期于面、胸、肩、腹部等处置入34个额定容量为100~600 mL的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注射生理盐水扩张。Ⅱ期切除瘢痕组织、松解挛缩,纠正畸形,局部转移2个扩张面部皮瓣、带蒂转移17个扩张皮瓣、游离移植15个扩张皮瓣修复松解后继发创面(对7个皮瓣行动脉增压),并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评估移植时皮瓣动脉血流灌注和静脉回流状况。除2个面部皮瓣外的32个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8 cm~36 cm×16 cm,将31个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封闭,1个皮瓣供区创面采用自体刃厚头皮移植修复。观察并记录扩张器的埋置部位皮肤状态、扩张时间、注射生理盐水总量,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情况,Ⅱ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患者面颈部远期整复效果和皮瓣供区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利克特5级量表评价患者的疗效满意度。结果:17例患者的34个扩张器埋置部位中,22个部位为深Ⅱ度烧伤后浅表瘢痕皮肤,8个部位为多次供皮后浅表瘢痕皮肤,4个部位为正常皮肤。经4~15个月的扩张,扩张器注射生理盐水总量为238~2 000 mL,扩张区域无并发症发生。Ⅱ期术后,2个带蒂移植皮瓣蒂部远端部分坏死,坏死创面分别经皮瓣修整和对侧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18个月,2个扩张脐旁皮瓣和1个扩张腹股沟皮瓣较臃肿,行修薄术后臃肿改善,其余皮瓣外观、质地良好;所有皮瓣供区均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均明显改善,患者疗效满意度:8例非常满意、9例比较满意。结论:采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扩张皮瓣,综合应用局部转移、带蒂转移、游离移植方式,可使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有效整复,在恢复术区功能的同时改善外观,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年来儿童烧伤发病率持续升高,早期覆盖创面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关键,然而儿童皮肤薄且供皮区少,容易形成瘢痕增生,如何增大皮片扩展比以及减少瘢痕增生是儿童烧伤创面修复的关键。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较高的扩展比、较短的手术时间及创面修复时间、较轻的瘢痕增生等优势,逐渐应用于烧伤创面覆盖。本文对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旁路静脉桥接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旁路静脉桥接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5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部高压电烧伤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3~73岁,均有颅骨外露,其中3例患者颅骨大面积缺损,1例患者左眼坏死,3例患者脑出血。清创后头部创面面积为13 cm×7 cm~21 cm×15 cm,切取面积为14 cm×8 cm~22 cm×16 cm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将皮瓣携带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与受区颞浅动脉端端吻合;将皮瓣吻合动脉的一条伴行静脉通过桥接大隐静脉与颈外静脉属支端端吻合,另一条伴行静脉与受区颞浅静脉端端吻合。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大腿内侧中厚皮片封闭。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成活情况和头部创面愈合情况,记录术后2周内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观察到的移植静脉血管血流情况及管腔充盈情况,记录皮瓣供区创面修复方式并观察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及其供区的外观、皮瓣供区所在下肢肌力,以及患者能否用皮瓣供区所在下肢完成站立、行走及下蹲。结果:术后8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均未发生动脉危象或静脉危象;5例患者头部创面术后愈合,3例患者头部创面因术后2周皮瓣下方有分泌物渗出于术后21~35 d再次行清创术后愈合。术后2周内,移植静脉血管持续通畅,超声探头加压后移植静脉可被压瘪,松开探头后血管迅速充盈。3例患者皮瓣供区创面被直接拉拢缝合,术后2周愈合;5例患者皮瓣供区创面为移植大腿内侧中厚皮片封闭,术后12 d皮片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头部皮瓣轻度臃肿,无毛发生长;供区遗留轻度线性或片状瘢痕增生,所有皮瓣供区所在下肢肌力正常、无减退,患者能用皮瓣供区所在下肢完成站立、行走及下蹲。结论: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各种面积、深度的头部高压电烧伤创面时进行旁路静脉桥接,可减少术后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术后创面愈合质量高,皮瓣供区所在下肢功能不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因工程异种猪皮的发展及其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年来,异体皮来源极度匮乏,给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极大挑战。而异种猪皮虽然结构功能与人皮肤相似,但受免疫排斥反应、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系统的出现,使一次实施多位点靶基因编辑成为可能,为异种猪皮治疗烧伤创面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着重对异种猪皮移植治疗临床烧伤创面的进展、存在问题、基因修饰/编辑策略及其应用研究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扩张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扩张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10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7例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6~65岁,瘢痕面积20 cm×4 cm~34 cm×14 cm。Ⅰ期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埋置额定容量为500~600 mL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拆线后注射生理盐水扩张以满足修复手术需求。Ⅱ期手术切除瘢痕,矫正畸形,松解粘连及挛缩;取出扩张器后切取扩张髂腹股沟游离皮瓣,需较大皮瓣时联合切取脐旁穿支皮瓣,将皮瓣移植于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观察并记录扩张器埋置个数、注射生理盐水总量、扩张时间,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取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个数、面积、厚度、吻合血管蒂,采用皮瓣类型,供瓣区修复方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远期修复效果及供区情况,于末次随访时参照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调查患者对每个手术部位的疗效满意度。结果:7例患者共埋置10个扩张器,其中4例患者各埋置1个,3例患者各埋置2个。注射生理盐水总量为800~1 800(1 342±385)mL,扩张时间为4~24(11±5)个月。1例患者置入扩张器后因感染致扩张器外露,其余患者未发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切取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个数为10个,面积为22 cm×6 cm~36 cm×16 cm[(326±132)cm 2],厚度为0.6~1.1(0.77±0.16)cm。10个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中,5个以旋髂浅动脉为蒂,3个以口径相对较大的腹壁浅动脉为蒂,1个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共干为蒂,1个皮瓣吻合旋髂浅动脉的同时桥接腹壁浅动脉做动脉内增压。4例患者联合切取单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与同侧脐旁穿支皮瓣,1例患者联合切取双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2例患者仅切取单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除1例患者联合切取双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后供瓣区移植自体刃厚头皮修复外,其余患者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尖端坏死,无创面残留。随访3~30(15±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且不臃肿,受区功能、外观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供区外观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对手术部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4~5(4.5±0.4)分。 结论:扩张髂腹股沟皮瓣可获取面积大,具有血运丰富、供区损伤小、位置隐蔽、便于联合脐旁穿支皮瓣切取移植等优势,适合用于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整复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Meek微型皮片修复严重烧伤患者四肢创面的效果及其机制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Meek微型皮片修复严重烧伤患者四肢创面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烧伤整形科2016年9月—2020年1月收治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18~69岁)。8例患者两侧患肢损伤程度相近,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肢分为Meek植皮+PRP组和单纯Meek植皮组;将另8例患者损伤较重一侧患肢纳入Meek植皮+PRP组,另一侧患肢纳入单纯Meek植皮组。2组患肢创面进行相应治疗。术后10 d,观察Meek微型皮片成活和融合情况,并计算皮片成活率和融合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Meek微型皮片基底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eek微型皮片基底组织微血管增生情况并计数。对数据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 结果:术后10 d,Meek植皮+PRP组患肢创面较干燥,绝大部分Meek微型皮片与基底贴合牢固;单纯Meek植皮组患肢创面可见少量分泌物,小部分Meek微型皮片脱落或与基底贴合不牢固。术后10 d,Meek植皮+PRP组患肢创面皮片成活率、融合率分别为(94±3)%、(86±4)%,明显高于单纯Meek植皮组的(89±4)%、(79±4)%( t=3.633、4.229, P<0.01)。术后10 d,Meek植皮+PRP组患肢创面Meek微型皮片基底表皮与真皮连接紧密,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增生活跃;单纯Meek植皮组患肢创面Meek微型皮片基底表皮与真皮连接欠紧密,真皮层下胶原纤维变性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微血管增生情况欠佳。术后10 d,Meek植皮+PRP组患肢创面Meek微型皮片基底组织微血管呈簇状密集分布,单纯Meek植皮组患肢创面皮片基底组织微血管呈散在、稀疏、点状分布;Meek植皮+PRP组患肢创面Meek微型皮片基底每400倍视野下的微血管数为(36±6)条,明显多于单纯Meek植皮组的(29±7)条( t=2.671, P<0.05)。 结论:自体PRP可能通过促进皮片基底微血管新生,提高严重烧伤患者四肢创面削痂后移植的Meek微型皮片的成活率和融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重视严重烧伤后期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严重烧伤后脏器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及器官功能监护和支持技术的不断提高,严重烧伤患者在早期和中后期避免了因休克、感染等导致的死亡,进入烧伤后期。其中部分患者因为烧伤创面未能及时和有效愈合,大面积烧伤创面长时间暴露以及感染等,处于发热、消瘦和创面迁延不愈等慢性危重症状态并伴有免疫功能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远期病死率升高。该文结合笔者团队烧伤救治的临床实践,对严重烧伤患者后期并发PICS的主要原因及PICS的临床特征、防治方法进行简要阐述,期望引起同行对严重烧伤后期PICS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连续扩张器置入法修复儿童大面积瘢痕性秃发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连续扩张器置入法在修复儿童大面积瘢痕性秃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创)伤整形外科共收治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患儿5例,年龄3~14岁,其中男3例,女2例,秃发面积超过1/2头皮。其中枕部巨大皮内痣切除植皮术后瘢痕秃发1例,烧伤后瘢痕秃发4例。均采用连续扩张器置入法连续扩张头皮。一期:扩张器置入,扩张正常皮肤软组织;二期:取出扩张器,切除部分瘢痕后转移扩张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下方接力置入扩张器,继续进行扩张;三期:扩张器取出,切除残余瘢痕秃发区,滑动推进或旋转扩张皮瓣修复遗留秃发区。观察术后效果。结果:5例患儿中2例残余10 cm ×4 cm、6 cm ×2 cm秃发部位,其余3例秃发得到完全修复,其完全修复患儿中1例切口瘢痕较宽。随访3个月至3年,患儿均毛发生长茂盛,走行接近正常,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连续扩张器置入修复儿童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术后效果好、疗程短、费用低、可行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工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整复关节部位瘢痕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整复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烧伤整形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或瘢痕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一期手术行挛缩瘢痕切除松解或瘢痕溃疡清创,Lando ?人工真皮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待创面完全血管化后,揭除硅胶膜,二期手术移植自体刃厚皮片。术后随访观察植皮成活情况和远期植皮区外观、瘢痕形成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18~45岁,平均33岁。瘢痕位于手背掌指关节4例、腕关节4例、肘关节10例、膝关节及腘窝14例,有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双侧膝关节瘢痕溃疡修复手术,故共计33个手术部位,其中瘢痕挛缩畸形23个部位,瘢痕溃疡5个部位,瘢痕挛缩畸形伴瘢痕溃疡5个部位。人工真皮覆盖2周后拆除负压装置,32例患者(33个手术部位)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自体皮片移植术后完全成活,成活率100%(33/33)。术后随访3~12个月,植皮区无破溃,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无明显瘢痕挛缩及增生,关节功能满意。结论:人工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整复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或瘢痕溃疡,术后皮肤色泽、质地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与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接力整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整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并用对侧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接力修复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08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10例烧伤后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0~55岁。Ⅰ期手术中,根据瘢痕大小将2个相同容量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为250~600 mL)分别置入胸部左、右侧后扩张皮肤,总生理盐水注入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4倍。Ⅱ期手术中,用一侧面积为12 cm×9 cm~24 cm×16 cm的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修复瘢痕切除松解后形成的12 cm×8 cm~23 cm×15 cm的缺损;将对侧与前述穿支皮瓣同等面积的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舒展,修复前述穿支皮瓣转移后形成的8 cm×6 cm~17 cm×14 cm的继发缺损。观察颈横动脉穿支探查情况、皮瓣转移与成活情况、损伤修复情况、并发症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外观、相关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的颈横动脉穿支均稳定出现,全部皮瓣均无张力转移至受区并成活,面颈部损伤均成功修复,无常见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8年,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匹配,患者抬头、旋转颈部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第1供区移植皮瓣颜色、质地与原皮肤相匹配,手术切口遗留线性瘢痕,9例患者对供受区外观和功能恢复表示满意。结论: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面颈部匹配良好,可修复面积大,切取该皮瓣后继发创面采用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同期修复,胸部供区损伤减轻,该接力修复方法是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整复的良好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