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共刺激分子CD40/TNFRSF5隶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在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关键作用。CD40生理性表达于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表面,是T细胞表面CD40L分子的天然糖蛋白受体。CD40-CD40L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抗体类别转换、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等一系列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除免疫细胞等生理性表达外,CD40在血源性及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亦存在表达,并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或间接干预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D40激动型抗体可能通过激活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或直接促进CD40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正向干预实体肿瘤进展,提示CD40可能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现对CD40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CD40-CD40L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固有淋巴样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中的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类型,其发病率高,侵袭能力强,易转移,疗效不佳,预后较差,给患者的口颌正常功能、外形、人际交往和心理状态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固有淋巴样细胞(ILC)是驻扎在黏膜屏障中的重要免疫细胞组分,在肿瘤发生、发展、转归等进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解码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全景式绘制肿瘤进展的关键细胞。本文简要综述ILC的研究进展,归纳ILC在OSCC免疫微环境中可能的特性及作用,挖掘ILC和OSCC发生、发展的关联,为OSCC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脂肪组织: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可塑性的内分泌和免疫器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脂肪组织不再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能量存储仓库,而是能主动分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复杂内分泌和免疫器官。研究发现,脂肪组织除了经典的白色脂肪(WAT)和棕色脂肪(BAT)外,还有散在分布于WAT中的可诱导的米色脂肪和存在于妊娠和哺乳期乳腺中的粉色脂肪。脂肪组织中除了成熟脂肪细胞、前脂肪细胞和干细胞外,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包括天然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以及脂肪组织相关淋巴细胞集簇(FALC)和淋巴结。脂肪组织不仅能分泌600多种脂肪细胞因子,还能分泌包括脂质、代谢产物、非编码RNA和细胞外小泡(EV)在内的多种物质,在脂肪组织局部或者远距离调节机体能量平衡。另外,脂肪组织还具有部位特异性、高度可塑性和异质性。脂肪组织依赖自身的表型重塑、结构重塑和代谢重塑,在维持机体能量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在认为脂肪组织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塑性、能动态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内分泌和免疫器官。脂肪组织的这些新认识,为未来减肥和改善糖脂代谢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D-1/PD-L1,PD-L2信号通路及其在宿主抗结核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在机体响应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多重调控作用。机体响应MTB感染时,PD-1/PD-L1,PD-L2信号通路调控多种适应性免疫反应,操纵巨噬细胞对MTB的天然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此外,PD-1/PD-L1,PD-L2信号通路在宿主对抗MTB感染时的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也总结了PD-1/PD-L1,PD-L2信号通路在结核病的治疗和诊断中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共抑制分子在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脓毒症是宿主应对感染时发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核心是在发病初始,机体为了应对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随后为了平衡免疫状态,机体开始抗炎、发生免疫细胞功能衰竭,最终引发免疫麻痹或免疫抑制。无论是在天然免疫还是在获得性免疫中,免疫细胞表面的共抑制分子,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自然杀伤细胞受体2B4(CD244)、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及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NKG2A (CD94),在调节免疫细胞功能低下致免疫抑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阻断这些共抑制分子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显著改善脓毒症动物模型或脓毒症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本文主要概括归纳近年来一些共抑制分子在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中作用的热门研究,以期为脓毒症免疫功能监测及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核吞噬细胞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涉及年龄、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视网膜黄斑疾病。单核吞噬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s,MPs)是常驻视网膜血管周围的天然免疫细胞群,在正常眼部组织中发挥吞噬、清除等功能。但在AMD病变中,因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及光感受器功能障碍,代谢产物异常堆积,启动视网膜常驻MPs发生免疫炎症反应,形成眼底炎症微环境,促使AMD进展。文章综述了MPs表面标志物、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RPE的影响以及MPs与RPE细胞相互作用对AMD疾病发展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天然免疫细胞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天然免疫又称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参与构成天然免疫系统。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期病理改变,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可分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4个阶段。天然免疫细胞参与肺纤维化形成的各个阶段,研究天然免疫细胞对肺纤维化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胎盘免疫细胞与妊娠期糖尿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胎盘是构成母体与胎儿间联系的重要结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时,母体及胎盘处于低水平炎症状态。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的胎盘免疫细胞功能变化,有望揭示胎盘免疫细胞在妊娠期糖尿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免疫细胞对胎盘功能调节、胎盘免疫细胞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免疫细胞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胎盘免疫细胞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巨噬细胞参与修复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研究显示,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巨噬细胞能够发挥清除病原微生物、调节伤口处炎症反应、促进并调节多种细胞迁移、增殖、调节细胞外基质沉积等作用。巨噬细胞类型、功能、数量的异常能导致伤口愈合异常。充分了解巨噬细胞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的作用,对于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γδ T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γδ T细胞是一类独特的天然免疫细胞,识别抗原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限制性,在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是机体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防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打破了γδ T细胞亚群间的平衡,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γδ 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并不能完全恢复。γδ 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与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ART后免疫重建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从γδ T细胞的表型功能、γδ 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基于γδ T细胞的免疫治疗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