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血液和温泉水中阿尔卑斯浴者菌的分离及鉴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对患者血液来源的阿尔卑斯浴者菌( Balneatrix alpica)分离株X117和该患者所在小区天然温泉水的分离株GN-1进行菌种鉴定与微生物学特征分析,为该菌作为罕见病原体引起临床相关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以阿尔卑斯浴者菌DSM 16621 T作为参考,对分离株X117和GN-1进行生化表型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距离以及全基因组相关指数分析,以准确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和同源性;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VFDB毒力因子数据库进行毒力基因注释和分析。 结果:分离株X117和GN-1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培养4 d可见菌落呈淡黄色或棕黄色,菌落表面呈斑驳状,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氧化酶和吲哚试验阳性,与阿尔卑斯浴者菌DSM 16621 T特征一致。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株X117和GN-1均为阿尔卑斯浴者菌,其与阿尔卑斯浴者菌DSM 16621 T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值为98.44%和98.41%,基因组DNA-DNA杂交值(dDDH)均为87.1%。SNP距离差异为13,显示X117和GN-1可能为同一克隆株。药敏试验显示阿尔卑斯浴者菌对临床常用的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均敏感。3株阿尔卑斯浴者菌毒力相关基因主要涉及黏附、侵袭、鞭毛及生物膜的形成等方面。 结论:本研究确认了一起与天然温泉水密切相关的阿尔卑斯浴者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天然温泉水可能是阿尔卑斯浴者菌临床感染的重要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江苏省天然温泉场所水中微生物调查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天然温泉场所温泉水中微生物污染现况、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温泉水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方法 于2021年调查江苏省4市8家温泉场所基本情况,检测温泉水中6种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和分布特征,鉴定异养菌的细菌种群,分析理化因素、消毒措施、管理措施对微生物超标的影响.结果 温泉水中菌落总数、异养菌、大肠杆菌、耐热大肠菌群、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合格率或阳性率分别为86.5%、35.1%、83.8%、13.5%、8.1%、24.3%,异养菌鉴定出6个菌属;室内温泉池中菌落总数高于其它场所(x2=12.838,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军团菌仅在室内温泉池和室外温泉池有超标,异养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有水体均超标;水温和池水循环使用对微生物超标均有影响,水温≥40℃时菌落总数、异养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升高(x2分别为4.912、4.609、6.098、4.912,P<0.05),循环使用的温泉水菌落总数和嗜肺军团菌合格率降低(x2分别为5.025、3.909,P<0.05).结论 温泉场所水中微生物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建议对温泉水采用适宜的消毒措施,控制温泉水更换频率,将温泉场所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范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不同饮用水对热暴露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不同饮用水对热暴露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和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饮用纯净水、天然水、矿泉水的热暴露组和常温组,共 6组.热暴露组每天在温度 35℃和相对湿度 55%高温环境下热暴露 2h,连续28 d,常温组在常温环境下饲养.收集 28d后大鼠粪便,使用 16S rDNA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肠道菌群组成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矿泉水热暴露组明显上调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纲(Lactobacillales)、鼠乳杆菌种(Lactobacillus_murinus)的相对丰度,纯净水热暴露组 Fournierella 属和Ruminococcus_sp_N15_MGS_57 种相对丰度上调.矿泉水热暴露组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存在显著富集.纯净水热暴露组显著上调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这两条KEGG富集代谢通路,其中与炎症有关代谢物(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棕榈酸)和与抑郁相关的代谢物(芥酸、神经酸)均上调.乳酸杆菌属与肌酸、肌酐、琥珀酸成正相关,与花生四烯酸、硬脂酸、二十四烷酸成负相关.Fournierella与硬脂酸、双氢速变固醇、胆固醇成正相关,与肌酸、肌酐、琥珀酸成负相关.结论 饮用不同饮用水热暴露 28d后,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为研究不同饮用水对热暴露大鼠肠道菌群改善及其水质起作用保护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