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表常见耐药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眼表感染细菌中耐药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唑林钠、克林霉素及夫西地酸5种眼科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研究。收集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微生物室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眼表分离的67株耐药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表皮葡萄球菌(28株)、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耐药中间葡萄球菌(15株)及少数其他种类耐药葡萄球菌(7株)。采用微量液基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唑林钠、克林霉素及夫西地酸对67株耐药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M100标准进行敏感性判定。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株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中,17株mecA基因阳性者有14株对夫西地酸敏感,与左氧氟沙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2);17株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4株产β内酰胺酶者分别有14、11株对头孢唑林钠和夫西地酸敏感,两种药物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07);15株耐药中间葡萄球菌中,10株mecA基因阳性者分别有6、5株对头孢唑林钠和夫西地酸敏感,与左氧氟沙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33);7株其他耐药葡萄球菌中,5株mecA基因阳性者有4株对头孢唑林钠敏感,与左氧氟沙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8)。67株耐药葡萄球菌中,分别有54、48株对头孢唑林钠和夫西地酸敏感,敏感率为80.1%和71.6%,敏感性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克林霉素3种药物,药物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8.377,9.940; P=0.000,0.003)。 结论:耐药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钠和夫西地酸的敏感性优于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克林霉素,可为临床治疗眼部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指导。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21-62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指离断伤患者创口病原菌特点及治疗药物选择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探讨手指离断伤患者创口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等特点,为临床防治该类疾病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 743例手指离断伤患者的基本信息、创口分泌物微生物培养情况及药物敏感结果,结合相关指南、共识等给予经验性治疗用药策略的推荐。结果:这些患者创口分泌物培养共检测出1 064株细菌生长,其中754株考虑为致病菌,包括革兰阴性(G-)菌425株(占56.4%),革兰阳性(G+)菌282株(占37.4%),真菌47株(占6.2%)。患者年龄为(47.0±12.5)岁,男女比例为3∶1。G+、G-菌检出组患者创口分泌物采集时间分别为(3.82±2.19)h 、(4.54±3.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伤机制为机器绞伤、卷伤等,G-菌检出率有所增加。检出的G-菌主要有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可经验性选择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检出的G+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可经验性选择夫西地酸、利福平、莫匹罗星、四环素、妥布霉素等,但不建议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结论:对于手指离断伤患者的经验性治疗除了需要考虑葡萄球菌属的感染之外,对于创口分泌物采集时间较长、受伤程度严重,还需要覆盖G-菌,并结合其耐药特点,恰当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眼前节不同部位分离出的耐药葡萄球菌对常用眼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眼前节不同部位分离出的耐药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唑啉钠、夫西地酸、克林霉素的敏感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微生物室从67例(67只眼)眼前节感染患者的结膜囊、角膜、睑缘及泪囊采集的标本中分离出的67株耐药葡萄球菌的资料进行研究。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35.18±24.69)岁;结膜炎33例、细菌性角膜炎6例、睑缘炎7例、新生儿泪囊炎9例、成人泪囊炎1例、其他感染性眼病11例。通过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DL-STAPH葡萄球菌)对菌株的耐药机制类型[耐甲氧西林(MRS)株和(或)产β内酰胺酶(β-Lac)]进行鉴定,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M100标准,对微量液基法测出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敏感和耐药的判定。采用卡方或Fisher确切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7株耐药葡萄球菌中MRS株35株、产β-Lac株30株、产β-Lac MRS株2株。泪囊、角膜、睑缘和结膜囊的MRS株分别有3、9、4、19株,占各部位分离出总菌株数的3/4、9/12、4/8、19/43(44.2%);产β-Lac株分别有1、3、3、23株,占各部位分离出总菌株数的1/4、3/12、3/8和23/43(53.5%)。结膜囊分离出的产β-Lac株中来自诊断为结膜炎的患者有17株,占比最高(25.3%);角膜和泪囊分离出的MRS株中来自诊断为细菌性角膜炎和新生儿泪囊炎患者的分别为5(7.5%)和3株(4.5%);睑缘分离出的MRS株、产β-Lac株来自睑缘炎患者的均为3株(4.5%)。睑缘和结膜囊分离出的菌株中以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泪囊和角膜分离出的菌株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5株MRS株中,分别有25、24、12、12、11株对头孢唑啉钠、夫西地酸、左氧氟沙星、克啉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1.4%、68.6%、34.3%、34.3%和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756, P<0.01),且4个眼前节部位分离出的MRS株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唑啉钠、夫西地酸及克林霉素的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8.493,11.594,8.906,9.841,16.059;均 P<0.05),角膜的MRS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080, P<0.001)。30株产β-Lac株中,分别有27、22、19、16、8株对头孢唑啉钠、夫西地酸、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克林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0%、73.3%、63.3%、53.3%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280, P<0.001)。4个眼前节部位分离出的产β-Lac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0.971,24.543,48.147,44.899,18.676;均 P<0.01);结膜囊分离出的产β-Lac株对5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383, P<0.01)。产β-Lac株对头孢唑啉钠和夫西地酸的敏感性高于MRS株。 结论:头孢唑啉钠和夫西地酸可能是治疗眼前节结膜囊、角膜、睑缘及泪囊4个部位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较优选择,尤其是产β-Lac耐药葡萄球菌的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重症眼表损伤3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例1,患者,男,48岁,因左眼反复发红、磨痛、视力下降2个月及热泪溢出感4 d于2017年1月13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在外院接受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早期出现脾脏排斥反应,应用抗排斥药物后病情稳定,半年前停药。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矫正视力0.2,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晶状体密度增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眼压T-1,球结膜明显充血,角膜中央穿孔,白色分泌物附着,角膜基质水肿,KP(-),前房浅,前房闪辉(+),瞳孔欠圆,晶状体密度增高,位置前移,眼内窥不入(图1)。左眼溪流试验(+),角膜刮片未见微生物生长。Schirmer Ⅱ试验:右眼3 mm/5 min,左眼4 mm/5 min。诊断:左眼角膜穿孔;双眼干眼(继发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入院后使用抗细菌和抗炎滴眼液及人工泪液点眼。2017年1月14日行左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病变角膜细菌培养示克氏库克菌生长,药物敏感性试验示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夫西地酸敏感。术后全身应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左眼局部应用质量分数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体积分数20%自体血清、质量分数0.3%玻璃酸钠滴眼液,角膜上皮修复后加用他克莫司滴眼液抑制排斥反应;右眼用0.1%氟米龙滴眼液代替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其他药物同左眼。出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3,矫正视力0.6,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上皮略粗糙。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上皮完整(图1)。术后1个月左眼角膜植片上皮缺损,调整局部用药后未修复,2017年3月2日再次入院。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植片中央轻度混浊,上皮缺损4 mm×3 mm。Schirmer Ⅱ试验:右眼5 mm/5 min,左眼1 mm/5 min。角膜刮片无微生物生长。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示病灶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左眼角膜植片溃疡;左眼PKP术后;双眼干眼(继发性);cGVHD,局部用药同右眼出院前,症状无明显缓解,2017年3月3日行双眼下泪点栓塞,角膜仍无明显修复。2017年3月6日行左眼睑缘粘连术,上下睑缘中内、中外1/3做睑缘创面永久性缝合,病情稳定后出院,1周后拆除皮肤缝线,角膜上皮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辅助诊断诺卡菌性角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5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报告发现菌丝,给予常规抗细菌治疗无效转至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2.00 DS/-0.50 DC×90°=0.15),左眼0.08(-3.50 DS/-2.00 DC×90°=1.0);右眼眼压12.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5.9 mmHg;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瞳孔区可见一直径约2 mm灰白色圆形浸润灶,溃疡达浅基质层,溃疡底部较清洁,可见2个灰白色隆起针尖状病变(图1A),角膜中央直径2 mm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图1B),右眼KP(-),Tyndall征(-),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和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空腹血糖12.38 mmol/L。入院后立即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HRT3,德国海德堡公司)检查在角膜浅基质层可见纤细分支、略微弯曲的高反光丝状结构,初次报告为"菌丝"(图2)。初步诊断为右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给予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及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4 d后,空腹血糖降为9.6 mmol/L,但眼部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复查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复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仍可见纤细丝状结构。经远程会诊,考虑诺卡菌感染,入院5 d后修正诊断为右眼诺卡菌性角膜炎,给予0.25%阿米卡星滴眼液(8 ml:20 mg,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点右眼,每小时1次,每次1滴;0.3%加替沙星眼用凝胶(5 g,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点右眼,每天3次,每次1滴;1%夫西地酸滴眼液(5 g∶50 mg,爱尔兰利奥制药有限公司)点右眼,每晚1次,每次1滴,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0 ml,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扩瞳,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5 g,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促进角膜修复;治疗后3 d,角膜溃疡基本愈合,复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丝状结构影像减少,呈断裂状态(图3)。治疗后9 d,角膜溃疡愈合,炎症消退(图4),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右眼裸眼视力0.06(小孔视力0.25),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未见丝状结构(图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耐药葡萄球菌对眼科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了解外伤性眼内炎中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主要致病耐药葡萄球菌对眼科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收集2018年7月—2023年7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外伤性眼内炎患者样本中检测的136株细菌,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36株细菌由革兰阳性菌(n=81)、革兰阴性菌(n=49)和真菌(n=6)组成.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表皮葡萄球菌18株;2种耐药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钠、妥布霉素和夫西地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差异较小(0.7~7.5 μg·mL-1),对克林霉素的MIC差异较大(2.5~500 μg·mL-1).耐药葡萄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种眼用抗生素对耐药葡萄球菌的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头孢唑林钠和夫西地酸对耐药葡萄球菌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结论 耐药葡萄球菌是外伤性眼内炎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夫西地酸、头孢唑林钠对耐药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麻风病后遗溃疡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麻风病后遗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6月湖北省孝感麻风防治中心收治的麻风病后遗溃疡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第8周,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第8周,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0/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麻风病后遗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溃疡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败血症患者66例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构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体分布和耐药.结果 入组患者咳嗽、咯痰、发热、纳差、乏力、消瘦、贫血、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损害多见,多合并口腔真菌感染、肺部感染及老年慢性病,病死率高.真菌感染55例,以马尔尼菲青霉菌最多,对所有抗真菌药物均敏感.革兰阴性菌感染10例,以沙门氏菌属多见.病原菌对阿莫西林、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吩和庆大霉素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感染2例,对克林霉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及苯唑西林均100%敏感.结论 广西横县老年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夫西地酸钠的结晶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夫西地酸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成盐后,采用溶析剂丙酮进行溶析结晶得到夫西地酸钠晶体.方法 本研究通过考察夫西地酸钠结晶工艺中的酸溶解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溶析剂用量、结晶温度对夫西地酸钠结晶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夫西地酸钠结晶新工艺.结果 该工艺制备的夫西地酸钠晶体呈短粗棒状,粒度均匀,晶型稳定,易于分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2017年宜春市人民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7 1 16株常见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该院近3年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情况.采用Phoe-ni-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 612株(23%);革兰阴性菌4 592株(64%),真菌912株(13%).痰液标本最常见.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9.2%)、铜绿假单胞菌(12.3%)、肺炎克雷伯菌(11.6%)、金黄色葡萄球菌(8.3%)、鲍曼不动杆菌(5.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及利奈唑胺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6%,较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近三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检出率在50% ~60%之间;近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稳定,未发现粘菌素耐药菌株.结论 该院近三年G-菌检出率较高,呼吸道标本最为常见.G-菌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延缓细菌耐药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