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17和调节性T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揭示Th17、Treg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其在HI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上蔡县HIV感染者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 mRNA表达,Pearson法分析Th17、Treg与 CD4+T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CD4+T、CD4+T/CD3+T、CD4+T/CD8+T低于对照组(P<0.05),CD8+T和CD8+T/CD3+T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h17/CD4+T、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Treg/CD4+T 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OR-γtmRNA 高于对照组(P<0.05),Foxp3 mRN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17、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Th17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293,P<0.05),Treg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198,P<0.05).结论 HIV感染能降低Th17细胞、升高Treg细胞,破坏机体免疫平衡,其机制与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及细胞因子IL-17、IL-23表达有关,Th17细胞、Treg细胞与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IV-1低病毒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仍位居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首。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达到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的治疗目标。然而,部分患者在标准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能实现病毒学抑制(virological suppression,VS),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目前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该人群发生病毒传播、病毒学失败(virological failure,VF)、免疫活化等的风险增加。LLV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临床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LLV的流行病学概况、危险因素、及其危害展开简要陈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了解LLV,以期提高LLV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腰椎淋巴瘤误诊为结核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现报道1例青年男性,既往确诊艾滋病,未行抗病毒治疗,本次因腰痛就诊,初步诊断为腰椎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效果不佳,其间脊髓压迫症状加重,存在臀部皮肤压疮,经计算机断层成像引导下腰椎穿刺活检病理及椎体组织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未见异常。进一步至外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胸腰椎固定+椎管减压术,术后腰椎穿刺病理报告提示腰椎B细胞淋巴瘤,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复习。以"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以"chron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Title/Abstract]"为检索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结果:本例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行胸腔镜下胸膜结节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11篇,PubMed检索到7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剔除重复发表,共3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不典型,且病原学检出率低,误诊率达44.4%,部分患者通过尸检才明确诊断。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往往患有以下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各种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免疫缺陷包括结缔组织病和器官移植术后。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特别是当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时,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73例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断为艾滋病合并CMVR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点、眼底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73例艾滋病合并CMVR患者中,男54例,女19例,年龄为(41.3±12.1)岁。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34.0/μL,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0/μL者5例(6.85%)。血液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者40例(54.79%)。35例(47.95%)患者入院时有眼部症状,病灶以单眼受累为主(53.42%, 39/73),检眼镜检查显示呈中央型病变者41例(56.16%),伴渗出病变者63例(86.30%),有出血病变者52例(71.23%)。67例患者接受抗CMV治疗,46例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未治疗患者随访期间病变好转,中位住院时间为25 d。logisitic单因素分析显示,相对于单独使用抗CMV药物(膦甲酸钠或更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使用抗CMV药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比值比(odds ratio, OR)=0.308, P=0.038]。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50岁的患者预后较差( OR=14.667, 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是影响CMV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8.183, P=0.009)。 结论:CMVR好发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但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0/μL的患者仍有可能发生CMVR,且并非所有患者血液CMV DNA均呈阳性,故艾滋病患者有必要常规行眼底筛查。CMVR总体预后较好,年龄>50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适量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抗CMV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是在2021年第5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新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HI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INR)”这部分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及其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指南》包括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标准、常见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NR、艾滋病相关肿瘤、HI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及单阳家庭生育、HIV暴露前后预防与阻断及HIV感染的全程管理等14个方面的内容。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艾滋病诊治和管理中合理决策,《指南》也将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定期进行修订与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用臭氧作用机制及其在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臭氧因强氧化性,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随着临床研究技术的进步和人工臭氧发生设备的不断升级,医用臭氧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临床治疗作用凸显,其疗效得到了充分肯定。由于医用臭氧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故医用臭氧为临床医护人员在HIV/AIDS患者的治疗中提供了新思路。本篇综述中将主要描述医用臭氧的作用机制及其在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期对医用臭氧在HIV/AIDS患者中的安全应用有一定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滋病合并霍奇金淋巴瘤、肝衰竭及肺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霍奇金淋巴瘤(HL)、肝衰竭及肺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例艾滋病合并HL、肝衰竭及肺结核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31岁,男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经多次淋巴结病理活组织检查,最终诊断为HL。抗肿瘤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后续抗结核及抗艾滋病治疗使患者进一步好转。结论:病理活组织检查在艾滋病合并HL及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当判断肿瘤是影响患者转归的主要因素时,应积极行抗肿瘤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标志物在艾滋病定义性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AIDS相关恶性肿瘤与HIV感染有密切联系,尽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V在感染者体内的复制,但HIV感染者体内仍然存在慢性炎症和免疫功能紊乱,增加了HIV感染者罹患AIDS定义性恶性肿瘤(AIDS-defining malignancies,ADMs)的风险。本文对ADMs具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包括细胞计数、血液中的核酸、血浆或血清中的蛋白质和遗传多态性等,希望能够提高ADMs的诊断效率和患者的生存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滋病合并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所致病毒性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艾滋病患者合并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较为少见,而因其导致脑膜炎则更为罕见。本例患者以贫血起病,考虑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因粪便常规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而就诊于感染科,检查发现艾滋病和隐性梅毒。诊治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伴头痛、头晕,血液人类细小病毒B19抗体阴性,腰椎穿刺检查显示脑膜炎改变,血液及脑脊液的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显示人类细小病毒B19,诊断明确。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