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线引流结合手术切除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栖霞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患者8例,年龄13~26岁,平均23岁。病程0.5~5年,脓腔直径0.5~4.0 cm。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毛囊及炎症浸润的周围组织,深达脂肪层。窦道两端,脓腔两侧,放入橡皮引流条,将引流条两端对合结扎。结果:8例患者术后每日换药,并配合静脉滴注抗生素(头孢呋辛)至创面愈合,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头皮出现数个小丘疹,疼痛,外涂聚维酮碘后丘疹消退,其余7例患者随访至2018年11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治疗困难,包括抗生素、维A酸、生物制剂、光动力、激光、手术等效果均欠佳。挂线引流结合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5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 对5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为19~26岁,平均年龄22.62岁,5例患者皮损以头皮大量结节、囊肿、融合性脓肿为主,伴有明显脓性分泌物、压痛、脱发明显等临床特点.5例患者中2例肥胖(BMI≥30.0 kg/m2).5例患者皮疹辨证均符合痰瘀互结证.中医内治均采用温通化瘀散结之法,局部红肿者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采用箍围-火针法,箍围使用自制消炎膏配合冲和散,火针针刺后按压排脓.中医药治疗时间为56~180 d,平均时间为101.20 d,5例中3例结节、囊肿完全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遗留色减斑及瘢痕(病例1~3);1例结节消失,囊肿变平,硬化性囊肿缩小(病例4);1例硬化性囊肿略缩小(病例5).随访6个月后,2例肥胖患者均有复发,继续治疗后复发皮损消失.结论 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光动力疗法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PC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PCAS患者78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各39例.单一组单纯应用PDT进行治疗,联合组应用PDT联合点阵铒激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损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单一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总满意度(84.62%)高于单一组(64.10%,P<0.05).结论:PDT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PCAS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皮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毫火针结合"老十针"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案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儿,男,12岁.初诊日期:2021年2月3日.主诉:头顶片状脱发伴局部结节囊肿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因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头顶渐次出现散在脱发,合计面积约 4 cm2,头发缺损处头皮可见黄豆至蚕豆大小红色丘疹,自感疼痛、瘙痒.于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毛囊炎""斑秃",予口服盐酸米诺环素、外用联苯苄唑治疗.治疗 2 周后瘙痒减轻,丘疹逐渐发展成囊肿,脱发面积逐渐扩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