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面瘫后遗症的病机及针灸治疗策略,认为玄府闭郁、气血不畅、络脉受阻是面瘫后遗症的基本病机,当以开玄通络(开通玄府、祛瘀通络)为治.具体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拔罐法、梅花针叩刺法、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毫火针刺络放血法、扶正通络针法、通元针法、麦粒灸、热敏灸、穴位埋线疗法等.玄府及络脉畅通,气血调和,疾病自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灸治疗前列腺疾病临床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综述以针灸为主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研究,发现目前主要以单用毫针、灸法、温针灸、火针、电针、芒针、脐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耳穴疗法,或多种针灸疗法结合,或针灸疗法与他法配合进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在最佳方案选择方面,缺乏高质量RCT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有关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从中提取数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文献,共涉及患者2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 OR=4.42,95% CI(1.39~14.03), P<0.05]、显效率[ OR=2.89,95% CI(1.40~5.95), P=0.004]均优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轻微红肿、疼痛、瘙痒,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不影响疗效。有2篇文献涉及随访过程中的复发,meta分析结果显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复发率低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 OR=0.17,95% CI(0.04~0.77), P<0.05)。 结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并可降低复发率,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质量一般且存在偏倚的可能,建议以后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来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毫火针治疗Ⅳ级重度痤疮后瘢痕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毫火针外治治疗Ⅳ型重度痤疮后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9例,女21例,年龄18~29岁,采用毫火针及水杨酸外用;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18~28岁,采用普通粉刺清除术及水杨酸外治。2组患者均口服丹参酮胶囊、杷桑痤疮丸,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面部瘢痕评分,包括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痤疮瘢痕权重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瘢痕改善情况;比较皮损改善程度、痤疮严重程度评分(Gag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有效率为68.97%(20/29); 2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观察组为(3.66±0.91)分,对照组为(5.06±1.09)分( P<0.01);2组患者痤疮瘢痕权重评分:观察组为(39.40±16.90)分,对照组为(53.16±17.19)分( P<0.01);2组Gags评分:观察组为(10.31±2.14)分,对照组为(17.55±2.63)分( P<0.01)。 结论:毫火针治疗Ⅳ级重度痤疮瘢痕疗效安全可靠,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面部痤疮皮损,降低遗留瘢痕及色素沉着的几率,同时对已形成的瘢痕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至2024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数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其偏倚风险,最后通过Stata 17.0软件对临床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和多伦多评分等结局指标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 21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108例,对照组1 104例,共涉及15种针刺疗法.浮针、毫火针+电针、埋线、埋线+电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针刺、放血+电针、放血+针刺、温针灸+电针、小针刀+针刺、电针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针刺,埋线+电针、火针+电针、放血+电针、温针灸+电针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电针,火针+电针、放血+电针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放血+针刺,埋线+电针的临床有效率高于火针+针刺(P<0.05).浮针、毫火针+电针、埋线、埋线+电针、火针+针刺、火针+电针、穴位注射+针刺、放血+电针、放血+针刺、温针灸+电针、电针的临床治愈率均高于针刺,放血+电针、温针灸+电针的临床治愈率均高于电针,放血+电针的临床治愈率高于放血+针刺(P<0.05).不同干预措施患者的多伦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临床有效率排名前3位的干预措施为温针灸+电针、毫火针+电针、埋线+电针;提高临床治愈率排名前3位的干预措施为温针灸+电针、放血+电针、火针+电针;改善多伦多评分排名前3位的干预措施为浮针、埋线、小针刀+针刺.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散点全部位于倒漏斗图内且左右分布大致对称,提示发表偏倚风险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温针灸联合电针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效果显著,浮针在改善多伦多评分方面优势明显,但仍需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贺氏火针结合毫针对风寒痹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及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贺氏火针结合毫针对风寒痹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及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自2020月1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门诊招募的风寒痹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毫针治疗,观察组应用贺氏火针点刺配合毫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4周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阈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治疗4周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相比升高(P<0.05);治疗1周观察组压痛阈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组各时间点局部皮肤温度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2、3、4周观察组局部皮肤温度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贺氏火针结合毫针治疗风寒痹阻型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颈部疼痛等症状,改善颈局部皮肤温度,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毫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针刺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导致髌股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FPS可归属中医学"膝痹""筋痹"等范畴,针刺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围绕毫针刺、温针灸、火针、针刀、电针等针刺疗法梳理近年针刺治疗PFPS临床研究,探讨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和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有效改善PFPS症状和功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炎症因子吸收和关节腔积液清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机制发挥作用,可为临床治疗PFPS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周鹏治疗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经验及皮肤镜征象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周鹏教授治疗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通过深入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特点,强调本病通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导致频繁复发,并持久难治,进而可能引发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问题.阐述了血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病程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并提出了结合岭南火针和毫针针刺技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新方法.周鹏教授认为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调神为先,理血为本,辨证祛邪",旨在综合考虑病因与症状,以期达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结合皮肤镜征象分析,以一种新的视角,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改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六经辨证,治从三阴"论治白癜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是张仲景从《内经》五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于现代疑难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白癜风属皮肤科易诊难治性皮肤病,一般治疗方法仍具有局限性,因白斑常出现在暴露部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运用经方治疗白癜风,方证相符,效如桴鼓.白癜风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合病的病理状态.笔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干姜黄芩黄连汤、四逆汤等方剂以疏肝、健脾、温肾,再配以毫火针借火助阳、扶助正气,可达破冰之效,药针同用,三阴同治,收效良多,形成了诊治白癜风"六经辨证,治从三阴"的创新诊疗思路和特色诊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毫火针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比较症状评分,血清胃肠激素、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较治疗前增高(P<0.01);健康查简表(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GAS、MTL高于对照组(P<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78%vs.93.33%,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更有助于改善胃肠动力,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