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生在临床试验中的职责及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相关建议——基于一项注册器械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明确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的职责,分析临床医生对临床试验质量及效率的影响,并讨论改善方案.方法:以某三甲医院介入科一项常规注册器械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所承担的研究任务为例,从知情同意、病史判断、手术干预、随访、不良事件、合并用药等角度明确临床医生作为研究者的职责.结果及结论:在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需要确保试验过程严格遵循方案、数据真实准确、保护受试者安全.在完成常规医疗、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临床医生还会面临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方案设计、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挑战.为提高临床试验执行质量与效率,减轻医生研究压力,建议加强跨学科专业背景临床研究团队建设,完善临床医生晋升评价体系,优化试验流程和管理,加强临床研究支撑服务,从而促进临床试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病理学本科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紧密联系病理学课程特点,全面深入开展本科病理学课程思政,是培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本文结合本单位教学实践,探讨了本科病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目标设立、元素挖掘、方法实施和效果评估。我们结合病理特色,设立了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科学思维、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思政目标;总结了讲好中国故事和大师故事、融入时政元素、聚焦学科前沿等挖掘思政素材的方法,助力提升思政效果;提出了扩充病理学思政素材库、创新多元化思政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思政素质等机制,建立长效思政建设和评估体系。上述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旨在为融合病理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论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症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新兴临床学科,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其与诸多临床学科存在交叉,因此,除了重症医学科外,医院中比较强大的临床科室往往设置了其专门的ICU,如心脏病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神经ICU(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呼吸ICU(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等。麻醉学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往往是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学科之一,建立并管理好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AICU)不仅有利于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医疗安全与质量,并且对于麻醉学科的内涵建设以及麻醉学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构建防疫培训体系 助力学科内涵建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虽然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依然严峻复杂。在响应国家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的总体战略下,一方面严密防控疫情不放松,另一方面积极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迫在眉睫。在继续落实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的前提下,如何针对我国麻醉学科建设所暴露出来的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内涵建设不健全、感控体系普遍薄弱等问题,通过加强防疫培训体系建设,着力完善感控体系,加强麻醉学科内涵建设,满足社会对麻醉学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刚性需求,是摆在麻醉学科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麻醉学科加强人员感控培训、科学应对复工复产为切入点,探讨麻醉学科完善人员结构、岗位职责划分及学科内涵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供麻醉界同道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于分子病理教学的若干思考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分子病理通过基因组(DNA)、转录组(RNA)或蛋白质组研究疾病的分子特征,参与临床诊疗活动全流程。分子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临床应用使分子病理学科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分子病理学科建设及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只有通过推动分子病理教学,加速人才培养,才能有效推进分子病理学科发展。国内分子病理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教学体系尚未形成。未来如何开展分子病理教学,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促进分子病理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 提升患者总体健康结局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组与免疫相关,以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人数较多,治疗依从性差,达标率低,致残比例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近年来,虽然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水平进步明显,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和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且政府对风湿免疫性疾病重视度相对不足,支持和投入有限。因此,进一步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及提升高质量服务能力是风湿免疫学界同仁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在此呼吁风湿免疫科、医院、社会及国家政府部门增加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倡导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模式,组建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切实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努力把中国创面修复科建设好发展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简要回顾我国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建设重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住历史机遇,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把我国创面修复科建设好、发展好,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探讨排行榜对高校附属医院学科建设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对高校及医院现有主流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分析,为高校附属医院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学科的五大排行榜及国内医院三大排行榜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及对比分析。结果:主流排行榜各有特点,既有其积极意义,也有一定局限性。结论: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参考排行榜的指标,了解医院在学科发展中某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根据发展需要完善建设举措,促进学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4S管理模型的加速康复病房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4S管理模型(人员、物资、场地、制度体系)建设加速康复病房管理体系,探讨加速康复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之前加速康复执行过程,发现存在多学科团队人员不完善、无制度及缺乏标准化流程实施细则等问题。2020年4月以4S管理模型为理念创建加速康复病房,完善多学科专业团队、设备和场地,制订加速康复病房制度流程。选择2019年4—9月肝胆胰外科实施加速康复的患者为对照组(胆囊手术383例,肝脏手术59例),选取2020年4—9月加速康复病房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胆囊手术332例,肝脏手术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加速康复病房的医护规范执行率。结果:试验组胆囊手术、肝脏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胆囊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9%,33/332)低于对照组(16.7%,64/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医护规范执行率为96.7%(58/60)。 结论:基于4S管理模型为理念创建的加速康复标准病房以人员、物资、场地及制度体系科学监管为基础,有利于全面规范实行加速康复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努力将灾难护理学的建设向前推进一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通过讨论创建灾难护理学术组织、开展灾难护理学教育、加强灾难护理综合能力培训、开展灾难护理救援、举办灾难护理学术活动、开展灾难护理科研等方面,为灾难护理学形成标准统一,具有专业性和推广性的发展体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