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非酒精性脂肪肝到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命名变化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导致的肝内脂肪过度沉积,该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代谢异常疾病。目前,NAFLD已成为全球慢性肝脏疾病的首要病因,显著增加了人群疾病和医疗负担。虽然迄今已有超过300项针对NAFLD的临床研究项目,但是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正式获批用于NAFLD的临床治疗。NAFLD病因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不同致病因素导致的脂肪肝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反应上存在巨大差异,如不对NAFLD的致病因素进行准确区分,NAFLD干预药物至多只能达到20%~30%的治疗有效率。因此,现行的NAFLD诊断和分类标准已无法有效指导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知名肝病专家组联合倡议修改自1980?年起沿用至今的NAFLD疾病命名和诊断标准,并以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加以取代。新的MAFLD命名突出代谢因素在这类肝脏疾病中导致肝脏脂肪沉积的核心地位,首次将代谢因素引起肝脏病变的临床重要性提到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其他慢性肝脏疾病一样的高度。这一命名的改变将有助于推动基于病因的脂肪肝分类体系,并最终在指导脂肪肝的个体精准化治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将详细探讨NAFLD向MAFLD命名变化的原因和临床意义,并对新的MAFLD命名可能带来的脂肪肝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变革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28届急性疾病质量倡议工作组共识报告: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被定义为脓毒症背景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存在。在遗传易感性的背景下,脓毒症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SA-AKI的发生,基于病理生理机制的差异,SA-AKI归属于不同的“内型”,且表现为不同的“亚表型”。生物标志物和预测模型的结合具备早期识别AKI高风险患者和明确SA-AKI“内型”的潜力。容量复苏及血液净化是SA-AKI治疗的优化策略。此外,基于儿童的SA-AKI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 提升患者总体健康结局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组与免疫相关,以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人数较多,治疗依从性差,达标率低,致残比例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近年来,虽然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水平进步明显,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和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且政府对风湿免疫性疾病重视度相对不足,支持和投入有限。因此,进一步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及提升高质量服务能力是风湿免疫学界同仁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在此呼吁风湿免疫科、医院、社会及国家政府部门增加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倡导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模式,组建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切实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身心症状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及整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COPD患者身心症状的最佳证据。方法:据"6S"证据模型,检索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医脉通、COPD全球倡议(GOLD)官网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与COPD患者认知行为治疗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以及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2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3篇,Meta分析1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最终从建立信任关系、认知治疗、行为治疗3个方面形成21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认知行为疗法改善COPD患者身心症状的最佳证据,以期为COPD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儿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治行动倡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毒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全面梳理我国HRSV相关疾病负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策略及HRSV感染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治关键理念与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HRSV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医学需求,交流探讨后形成了我国HRSV防治行动倡议,亟需在全国:(1)建立全国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2)规范HRSV实验室诊断标准,促进HRSV感染相关病例的发现和报告;(3)积极开展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监测和多中心临床研究;(4)提升被动免疫用于预防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认知;(5)搭建HRSV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对于HRSV感染和流行的认知。专家一致倡议应尽快开展多中心参与、多学科联合的系列研究,为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对COVID-19疫情防控新形势,加强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儿科专家倡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常态防控下,对其他疾病(如季节性流感)及其疫苗接种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预防冬春季季节性流感和COVID-19的叠加影响,成为医疗领域工作的关键。冬春季是季节性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是流感疫情暴发主要场所。为降低儿童流感感染风险,全球儿科呼吸联盟(Global Pediatric Pulmonology Alliance,GPPA)组织专家组发出倡议。本次倡议涉及儿童流感流行特征及疫情暴发现状、COVID-19疫情下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意义,并结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制定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策略,以供各界相关人士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控的专家倡议(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造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和住院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目前导致5岁以下儿童罹患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首要病毒性病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进一步推进RSV防控工作,全面探讨RSV疾病负担、流行规律变迁、防治手段研发与监管及防控相关策略的制定等,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于2022年12月召开了“中华RSV论坛”。与会专家围绕RSV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交流探讨后形成了我国儿童RSV感染防控专家倡议:(1)加强对RSV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2)联合多部门多领域,开展多中心长期持续性监测;(3)重视疫苗、单克隆抗体及检测方法的创新、研发与引入工作;(4)推动RSV免疫预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5)统筹协调合理分配儿科医疗卫生资源,防止院内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工作组先后制定了CKD临床实践指南。为提高我国CKD防治水平,在参考国外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特点,我们组织上海市肾脏病专家制定了《CKD筛查 诊断及防治指南》,并于2017年发表。该指南对各级全科医师和肾脏病专科医师均有参考价值,有力推动了对CKD的认识和提高了对CKD的管理水平。近年来CKD研究又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基于临床证据的积累及各种新药的问世,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对2017年版《CKD筛查 诊断及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内容主要包括CKD筛查的对象和方式、进展的评估及防治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菌群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近10年来,FMT在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上对FMT能够治疗肠道内外疑难疾病寄予厚望。但是,由于FMT方法学的建立较为复杂,且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导致了各类研究疗效的异质性较大,极大地影响了FMT的临床推广应用。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倡议下,制定了我国首个关于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提高FMT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FMT的临床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近视防控博鳌宣言3.0版(中国眼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7年12月1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会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专家联合发布2017"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以下简称"博鳌宣言2017"),首次明确提出将近视防控纳入慢病管理,并从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增加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减负减量、规范矫正近视、科学控制近视、重视高度近视危害等方面提出建议性倡议。博鳌宣言2017发布以来,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和广泛的好评,为国家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措施的出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连续作出批示,提出要"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同年8月,教育部等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