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实景职业防护视频教学微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护生临床实景职业防护视频教学微课。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初步构建护生临床实习初级职业防护课程,选择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医院感染领域专家15名,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进行微课课程构建。结果: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7,两轮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2和0.63。构建临床实景职业防护视频教学微课,包括针刺伤防护及化疗药物防护课程。结论:参与德尔菲法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均较高,所构建的临床实景职业防护视频教学微课,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从实景体验、案例搜集及剧本编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等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进行培训。评估两组护士对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能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能等。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63、0.175、0.230、0.640、0.683、0.330、0.205,均 P>0.05),两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t≥4.461,均 P<0.05),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99.52±4.14)分比(85.20±5.02)分,(8.96±1.37)分比(7.03±1.28)分,(8.95±1.11)分比(7.05±1.06)分,(19.25±2.36)分比(17.69±1.58)分,(19.37±2.07)分比(17.58±2.04)分,(28.56±4.24)分比(23.52±2.89)分,(9.88±1.08)分比(8.09±1.01)分, t=11.004、5.147、6.189、2.746、3.079、4.911、6.053,均 P<0.05]。 结论:理论知识培训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带教模式可以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景体验、案例收集及情景模拟演练和个人心得汇报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科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更加适合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实景教学与模拟教学环境中学习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实景教学与模拟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4所高校的193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学习环境比较调查表(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arison survey,CLEC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差异。结果:学生在实景教学环境下的CLECS总分为(80.5±15.3)分,高于模拟教学环境的(76.6±1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03, P=0.002)。实景教学环境在沟通、整体观、评判性思维和教与学4个维度得分高于模拟教学环境,分别为(9.1±2.0)分比(7.5±2.3)分、(11.4±3.2)分比(10.3±3.4)分、(6.2±1.5)分比(5.5±1.6)分和(15.5±3.4)分比(15.1±3.1)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景教学环境在自我效能维度得分为(10.9±2.5)分,低于模拟教学环境的(11.4±2.6)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64, P=0.008)。 结论:建议护理教师建立临床教学指导原则,将实景教学与模拟教学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积极探索在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应用实景沉浸式体验模拟教学模式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2012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成开始,在过去10余年的时间,我国的卫生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国共有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包括32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5支中毒救治队伍、3支核辐射救治队伍 [1]。其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需求最大、建设最多、用途最广。总结以往医学救援的特点,我国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主要包含两个板块,一是主要是针对以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为代表的感染性疾病;另一个则聚焦于以"伤"为核心的重大灾难事故(安全事件)和严重创(烧、战)伤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1],多为由地震等自然灾害、生活和生产事故等造成。近年来,随着医学救援事件不断增多,我国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建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机遇和挑战共存。尤其在中国急诊急救步入3.0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创新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医学救援生力军,是目前急诊急救业内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探索实景沉浸式体验模拟教学模式在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培训中的应用,最终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救援场景是十分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针对传统健康管理实验教学中存在高成本、安全性、难重复性等突出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采用虚拟仿真、多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结合中医特色,构建了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管理及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等内容的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虚拟仿真与实景模拟相结合,形成了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实现无场地限制的网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及临床护理决策能力。重庆医科大学基于"5E学习环"模型,创设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护理专业基础实验+临床专科护理实验+虚拟仿真综合模拟实验+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的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景模拟实验相结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缩小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促进了学生护理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进一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应用做好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融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眼科视光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融合式教学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眼科视光学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方法:以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眼科学教学的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1组17名学生设为试验组,接受以微课预习、小组讨论、课堂实景教学、学习成果在线展示、双师课堂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眼科视光学融合式教学;另1组1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采用学生期末考核得分率及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数据分析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眼科视光学考核题目得分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77.8%(16.6%),77.8%(33.3%),教学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0(23.5)分和81.0(14.0)分,学习兴趣评分分别为83.0(29.0)分和78.0(22.0)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课前预习投入时间、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总体评分、课堂互动参与程度评分和参与眼科视光学研究的积极性评分分别为1.00(2.00)小时、84.0(19.0)分、81.0(26.5)分和100.0(23.5)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1.00(1.00)小时、72.0(22.0)分、70.0(20.0)分和80.0(38.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融合式教学在学生考核成绩、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眼科视光学教学中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学生开展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课堂互动参与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不同组织方式医学在线教学视频的学习体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对两种不同组织方式的医学在线教学视频的学习体验进行分析,为医学在线课程视频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2月,以某医学院校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课堂实录组和教师融合组。课堂实录组教学采用课堂实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教师融合组教学采用虚拟场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通过眼动指标、测验成绩、认知负荷测验比较两组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通过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课堂实录组学生和教师融合组学生的注视类眼动指标比较,兴趣区注视时间[(57.65±43.74)分比(81.39±43.49)分, P=0.047]、兴趣区注视次数[(159.00±38.10)分比(90.89±44.48)分, P=0.006]、兴趣区平均注视时间[(17.26±4.18)分比(28.65±8.95)分, P<0.001]等均小于教师融合组学生。课堂实录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验成绩[(5.92±1.16)分比(6.92±1.04)分, P=0.012]及认知负荷测验结果[(13.47±0.94)分比(15.76±0.97)分, P<0.001]均低于教师融合组学生,但实操测验成绩高于教师融合组[(7.06±1.56)分比(5.85±1.56)分, P=0.031]。 结论:学生对不同组织方式在线视频的学习体验不同,在线教学视频的组织方式应切合课程类型并与教学内容特征相适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实景能力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临床实景能力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198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98名,试验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集中授课、实践以单项护理技能操作为主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实景能力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二组低年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案例分析考核成绩,并了解试验组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实景能力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试验组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理论及案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实景能力教学法可以为低年资护士的自身发展提供目标,培养整体护理的观念,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Web3D技术在护理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在护理解剖教学过程中,利用Web 3D技术整合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助学助教的意义.方法 结合护理专业解剖教学的特点,以臀肌注射操作、胃插管等内容的教学实例具体阐述Web 3D技术在翻转课堂中的具体作用和积极意义.结果 过Web 3D技术建立的虚拟现实情境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完善内容,更加形象化、情景化、实景化,极大助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护理专业解剖教学和学习.结论 应用Web 3D技术可以极大推动护理解剖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转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