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背景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见习课程为实例,阐明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临床见习教学。该课程包括: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ICC)的自主学习;基于"引导性反馈"的在线讨论学习;基于"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的在线讨论课;以及基于"练习视频反馈"的"在线实操"诊断技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线混合式诊断学见习课整体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显著。如何运用资源整合的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同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理学线上翻转课堂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偏好,以期为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月至4月,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课程授课第一周和第五周分别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进行调查,通过配对秩和检验、配对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40名学生参加了2次调查。学生对线上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喜爱度评分均为4(3,4),同一学生的2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二次调查的满意度和喜爱度评分比第一次调查的评分均有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Z=-2.513, P=0.012; Z=-2.704, P=0.007)。2次调查中分别有56.4%(79/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15分钟短视频,43.6%(61/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45分钟长视频,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时长录播课程视频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41, P=0.200);55.7%(78/140)和60.0%(84/140)的学生偏好直播课程,44.3%(62/140)和40.0%(56/140)的学生偏好录播课程,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授课形式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00, P=0.480)。 结论: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的学习体验良好,对不同时长的录播课程视频、录播课程与直播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偏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设计应当兼顾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7月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级的139名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87.05%的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体验是非常好/好;99.28%的学生课前能提前看完线上视频;97.84%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3至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级156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云视频会议系统、微信等开展"内分泌系统"在线教学。以开展常规线下教学的2016级1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在线学习数据分析、课程成绩比较、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试验组所有学生均完整观看了课程视频,完成了课后作业;平台发帖数225个。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36±8.54)分比(81.10±7.01)分, P=0.010],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46±13.76)分比(78.45±10.74)分, P=0.163]。40名教师中32人(80.0%)认为在线教学总体效果与传统线下教学相似或更好。106名(76.8%)试验组学生对线上教学总体满意。 结论: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基本能够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同质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 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 结果: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 P<0.001; 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68, F=0.81, P=0.376; R=0.057, F=0.07, P=0.802; R=0.124, F=0.37, 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 R=0.890, F=76.41, P<0.001; R=0.934, F=163.67, 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 χ2=49.08, P<0.001)、出凝血疾病( χ2=25.97, 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 t=-2.09, 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 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R=0.523, F=196.22, 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 P<0.05)。 结论: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问题学习"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为提高PBL在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月至5月,制定"视频会议系统+微信群+图书馆VPN在线资源+PBL网站"PBL在线教学方案(简称PBL在线教学方案),选取北京大学2017级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2017级八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3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PBL网站反馈,以描述性分析和 χ2检验分析PBL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结果:90.9%(260/286)的学生反馈网络情况"很好"或"还行"。学生对PBL在线教学方案中学生主席、记录员、组员和指导教师的认可度分别为83.6%(239/286)、92.0%(263/286)、64.0%(183/286)和87.1%(249/286)。76.9%(220/286)的学生对讨论效果满意。关于学生对PBL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学习效果反馈,在"案例学习提高对PBL的兴趣"[81.4%(763/937)比83.0%(1 698/2 047)]和"资讯收集、分析、整理和批判性阅读的提高"[87.8%(823/937)比89.8%(1 839/2 047)]2个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明确案例学习目标和重点,并掌握用于解释临床现象的机制"方面[85.4%(800/937)比90.4%(1 852/2 04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网络情况能够保证PBL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对PBL在线讨论时记录员和指导教师的认同度高;PBL在线教学效果基本达到线下教学效果。PBL在线教学方案对PBL混合式教学可以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POC和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和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SPOC和形成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济南市人民医院2017级临床五年制实习学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培训模式,试验组采用SPOC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带教模式,在带教过程中强化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试验组学生SPOC和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学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考核中,试验组的分站总成绩、综合测评站成绩和两者相加最终总成绩分别为(71.60±5.89)分、(15.10±3.02)分和(89.03±6.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10±6.74)分、(11.57±3.05)分和(75.77±4.25)分( t=-4.59、-4.51、-9.72,均 P < 0.001);标准化病人考核中,试验组学生的沟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医德素养评分及职业素养总评分分别为(15.63±3.72)分、(31.33±9.56)分、(16.00±4.81)分和(59.80±6.7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77±4.21)分、(24.03±6.69)分、(13.23±3.82)分和(49.60±5.32)分( t=-2.80、-3.43、-2.47、-6.49,均 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POC微视频质量、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次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是SPOC和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 结论:SPOC和形成性评价的联合应用,有效提高了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专业成绩和职业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生在线学习师生互动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4月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参与在线学习的2015~2019级1 27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线学习师生互动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学生在线学习师生互动满意度评分为[12.0(1.0)]分。与师生互动满意度相关的因素包括学生所读年级( r=0.09, P=0.017)、就读专业( r=0.06, P=0.032)、在线学习认可程度( r=0.64, P<0.001)、在线学习适应程度( r=0.50, P<0.001)、团队合作满意度( r=0.39, P<0.001)、课后小测验满意度( r=0.54, P<0.001)、课程预习频率( r=0.20, P<0.001)。学生对在线教学方式"自学+微信答疑"、"微信知识点梳理"、"群聊语音视频"和"群聊消息讨论"的支持态度分别与其师生互动满意度评分呈正相关( r分别为0.22、0.11、0.06、0.10, P值分别为<0.001、<0.001、0.041、<0.001)。 结论:学生对在线学习师生互动满意度总体较高,师生互动满意度受学生年级、就读专业、在线学习认可程度、在线学习适应程度、团队合作和课后小测验满意度、课程预习频率及在线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本研究以长治医学院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学生在线微课视频和作业完成情况、在线篇章测试成绩、问卷调查结果等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95.3%(244/256)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在线微课视频观看、89.8%(230/256)以上的学生提交了章节作业且作业平均成绩较高(>91.7分);学生在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3大篇章测试平均分均>90.0分。91.4%(234/256)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讲授对学习非常有效果;82.0%(210/256)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师生互动交流和课堂讨论、84.4%(216/256)的学生认为线上完成章节作业与篇章测试非常有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参与较为积极,得到了学生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云"磁共振成像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效果,解决磁共振教学设备缺乏和生均训练时间不足问题,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基于医学数字成像和传输(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云"磁共振成像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设计了患者信息登记、检查序列、成像参数设置、图像浏览与处理、胶片排版与打印等模块;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学习,提供多部位MRI检查技术课程的实验项目,具有智能辅助学习助理、成像参数嵌入式微课教学视频和操作考核系统等特点,经过2轮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