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慧急救"的STEMI急救信息化护理流程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急且病死率高,需要以最快速度救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快速恢复心肌再灌注,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2-4].急救护理流程信息化的介入有可能减少文书手写工作量并进一步提高急救效率,但在STEMI急救方面的研究较少[5-8].本研究将评估STEMI急救信息化的护理流程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为改善STEMI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实习期口腔医学生叙事医学实践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教学实践对实习期口腔实习生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的提升效果,并尝试以此为参考,建立一套有效的叙事医学教学实践方法.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5月参加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本科生34名,分为实验组(14名)和对照组(20名).对照组按规范开展临床实习活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叙事医学实践,包括理论授课、细读、平行病历、讨论会等实践内容.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评估2组学生的共情力,并对实验组进行叙事医学实践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情力量表的总分和各模块得分在实习后较实习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在"个人忧伤"模块的得分在实习后显著下降(P<0.05),说明没有接受叙事教育的对照组学生经过学习后共情有所降低.调查问卷结果和平行病历内容,也反映出实习生经过叙事医学实践后,叙事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医患双方心理社会因素的理解也更深刻.结论:叙事医学实践有助于提升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缓和医患关系,应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和医生职业生涯中持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OPPPS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5月30日在泌尿外科的144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课前均进行理论测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分别讲授泌尿外科常见技能,实习教学后对两组实习医生均进行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操作测试,并发放调查问卷,对测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理论成绩均值分别为81.14±3.13和81.03±3.57,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理论成绩分别为90.32±4.51和84.70±5.10,P<0.001.实验组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成绩分别为:导尿术88.66±3.11分、直肠指诊90.44±3.16分及外科换药术92.66±3.27分,总成绩90.66±4.00分,对照组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成绩分别为:导尿术78.66±3.12分、直肠指诊85.34±2.16分及外科换药术89.41±3.61分,总成绩85.92±4.38分,且均低于90分,其中导尿术分值最低,且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所有实习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对自己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赞成本组教学法、整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实习医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实习医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显著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PS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HPS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路径,以苏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探究实验为线索,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转变,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人文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科研反哺教学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力学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等特点.然而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验工具高度封装化,学生和教师都难以理解其具体的构造和原理;实验设计中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偏离较远.以上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制约了生物力学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功能.因此,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急需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方法 本文基于对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改进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具体而言,在传统生物力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两项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基于教师的科研前沿成果,理解和搭建生物力学测量装置,并用其进行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 根据课后的反馈信息,科研反哺教学的改革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力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力学课程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结论 科研反哺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在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解决了目前生物力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方式可为未来生物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46例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老年HFRS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轻型、中型)(n=64)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n=82).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重症组入院时发热、纳差、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球结膜水肿、肾区叩击痛及多期重叠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和多期重叠是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结论 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老年HFRS重症的预警指标,疾病早期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及多期重叠的患者,病情往往向重症进展,需早期干预并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农村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对现阶段农村地区生物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落实不到位、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践活动被忽略等问题,探索培育农村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情境创设案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情境是核心素养培养、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核心素养评价的重要依托.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案例,针对利用生产生活类情境建立生命观念、利用科学史情境发展科学思维、利用实验情境开展探究实践、利用社会议题类情境提升态度责任4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创设情境发展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探究能力进阶培养的实验创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依据"核心素养为宗旨,教学过程重实践"的新课标理念,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证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改进实验发生装置、终止装置,创新性地设计"半定量"到"定量"实验,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阶梯,切实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联合其他指标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 2020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60 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情况:严重程度按定义划分,可分为严重脓毒症组 24 例与脓毒性休克组 36 例;严重程度按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划分,可分为低SOFA组26例(SOFA评分<6分)与高SOFA组34例(SOFA评分≥6分);按预后划分,可分为生存组 39 例与死亡组 21 例.对比不同分组患者IPF及其他血液指标[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与白蛋白比值(LAR)]的差异,绘制不同联合指标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线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高SOFA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APACHEⅡ评分、死亡所占比例高于低SOFA组(P<0.05).对于治疗开始 48 h IPF,脓毒性休克组患者高于严重脓毒症组,高SOFA组患者高于低SOFA组,死亡组患者高于生存组(P<0.05).因不同组患者治疗开始 48 h IPF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故截取 48 h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IPF在预测脓毒性休克及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 0.70(95%CI=0.55~0.83,截断值为 3.95%)、0.72(95%CI=0.60~0.86,截断值 7.70%),预测死亡的AUC为 0.73(95%CI=0.58~0.89,截断值为6.10%).IPF+基线APACHEⅡ评分+NLR、IPF+基线APACHEⅡ评分+LAR预测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91(95%CI=0.84~0.98)和0.93(95%CI=0.84~0.99);IPF+NAR+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0(95%CI=0.81~0.98).结论 IPF联合不同血液指标能够提高临床实践中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能力,治疗开始 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 48 h NLR及治疗开始 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 48 h LAR在脓毒症严重程度预测中具有较高效能;而治疗开始 48 h的IPF+NAR+P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效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