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四川地域特色探讨寻常性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白疕.历代中医医家非常重视地域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强调气候、饮食、体质等因素在患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总结,本文提出寻常性银屑病以脾虚为本,湿热内蕴为因,皮肤红斑鳞屑为果,提倡以寒温并调、清热利湿、健脾疏肝为治法,以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为目的治疗银屑病,临床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川派皮科对银屑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胡守友寒温并用法治疗肿瘤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肿瘤仍然是当今发病率、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不断深化,中医的特色治疗成为一大优势.寒温并用法是以性味属性相反药物配伍进行施治的大法,经历代演变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胡守友主任在充分了解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基础上,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归纳出寒温并用法治疗肿瘤的特点和规律.首先,通过辨肿瘤病期、辨病位在厥阴、辨病性有虚实、寒热、阴阳,以此分析肿瘤的发生和演变,寒温并用施治符合其机理;其次,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寒温并用可调理脾胃,后天之本平调,对肿瘤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与现代医学理念具有一致性且与时俱进.由此明辨医理、寒温并用、灵活处方治疗肿瘤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解析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院内制剂的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收集部分省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院内制剂配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新冠肺炎用药规律及特点,以期得出潜在新方.方法:全面检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各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收集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批准的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医院中药制剂,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等有具体药物组成的中药院内制剂21种,对纳入方药应用频次分布统计、关联规则以及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则分析等方法进行组方用药规律的分析.结果:纳入的21首中药院内制剂配方,共包含90味中药,其中药物使用频次方面,茯苓、杏仁、藿香等药物较高;药物性味以辛、温为主,归肺、脾、胃经药物最多,处方中化湿类药物应用最广泛;得到陈皮-甘草、白术-茯苓、藿香-茯苓等15对常见药物组合;潜在新方的配伍思路以宣清并用,寒温并调为核心.结论:各地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院内制剂多使用化湿药物,多从肺、脾、胃入手,切合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寒温并用方药调治慢性胃肠病机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结肠炎类病,中医认为其病变主要责之于脾胃.此类病变多呈慢性过程,治疗方法颇多,但综观其所用方药,无论虚实皆以调理脾胃、佐以化湿为主旨.而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又常以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如以黄连、黄柏、栀子、柴胡类性寒之药配伍白豆蔻、半夏、吴茱萸、砂仁等温热药,究其原因实与此类疾病的病机密不可分.脾为中土,其治如衡,宜寒温相配,以制性存用.且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太阴,其气易虚易寒,胃肠为阳明,受邪易实易热.加之木郁不达,湿邪浸淫,更易见寒热错杂之证.又湿邪乃脾土之气,其为阴邪非温不解.本文拟对慢性胃肠病寒温并用法的病机进行阐析,旨在为慢性胃肠病的辨证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复法大方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复法大方历代医家皆有应用,其内涵丰富,具有多法兼备、双向调节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肿瘤等疑难重症的治疗中.恶性肿瘤病机复杂,常呈现出虚实夹杂、升降逆乱、寒热并见等多种矛盾的病理变化,癌毒、瘀血、痰浊交织互结,单一治法处方不能兼顾.笔者花宝金临床常运用复法大方,以扶正培本为核心,调畅气机为关键,抗癌祛邪,顾护脾胃,灵活运用寒温并投、补泻兼施、升降同用、润燥互济、动静结合等双向调节之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彦刚教授从浊毒论治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总结王彦刚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 采集王彦刚教授2017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门诊病例数据,并建立医案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医案数据库进行中药统计、中药属性分析、互信息法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门诊处方169份,中药166味,高频药物有:黄芩(121次)、黄连(118次)、清半夏(114次)等;药味以苦、辛频次最高,药性以温为主,药物归经以肺、胃、肝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为主,绞股蓝-鸡骨草,板蓝根-鸡骨草,石膏-瓦楞子等为常用组合,聚类分析分为5类药物.结论 王彦刚教授从"浊毒"治疗胃癌前病变,以辛开苦降、寒温并施为用药原则,针对形成浊毒的"湿""滞""痰""瘀""痈"等方面各个击破,同时善用温性药,调肺胃以理气机为主,重视"开窍"为其用药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姚魁武基于脾胃升降理论治疗高脂血症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痰浊湿瘀阻滞脉道,属于本虚标实证.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复常升降为基本思路,以健运脾胃、化痰祛湿、通利气机为基本法则.遣方用药时,药味甘苦辛同用,归经以脾胃为主,升清降浊,尤其重视恢复人体气化功能,擅用白术与泽泻、柴胡与黄芪、川芎与苍术等药对,体现了寒温并调、升降协调、气血兼顾的用药特点.临证时在"三因制宜"的原则指导下,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调理脾胃为主,兼顾他脏,使清浊分明、气机通畅,机体恢复阴阳和调的健康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